为留故人墨香,陈家祠牌坊将分解后保留
<P>斯人已逝,墨香尚存。陈家祠广场动工扩建,落成逾3年的陈家祠牌坊也在近日裹上青纱帐,却引来一群文人墨客的挽留:该牌坊两侧318字的「百年荔湾长联」由诗词家郭应新耗时三年构思完成,由已故书法家曾景充书写,能否留存?荔湾区建设局昨日回应,牌坊编码拆解后将完整保留下来,配合陈家祠广场的扩建工程另行安置。</P><P> 旧牌坊耗资80万建成</P>
<P> 据了解,该牌坊是参考陈家祠的石雕、陶塑等工艺建造,造价高达80万元。其最大亮点是镌刻于两侧318字的「百年荔湾长联」,形象概括了西关近百年的风云变幻,更提及陈家祠、华林寺等多个老西关名胜古迹。</P>
<P> 全联由诗词家郭应新花费三年时间构思完成,书写该对联的是曾景充。曾景充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广州市书协副会长,尤以魏碑和行草称著,自成刚柔兼济的「曾体」。坊间随处可见的「黄振龙凉茶」、「皇上皇」等老字号招牌就是他书写,其题壁的毛泽东《沁园春·雪》已被人民大会堂和中央文史馆等单位收藏。</P>
<P> 牌坊已是墨客常聚点</P>
<P> 曾景充已于2009年1月病逝,牌坊上的对联却仍吸引书法发烧友慕名而来。记者走访发现,牌坊下已成为书法发烧友的常聚点:每日早上8时至10时,都有十多人到此相聚,以水为墨,在地上即兴写意。年纪最大的已逾八旬,俯身挥毫,在牌坊下拉出细细长长的背影。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印到了地上,行人看不懂,仍是小心翼翼避让,不敢踩踏。</P>
<P> 昨天,书法发烧友「小师妹」曾国惠抚摸着牌坊上深深浅浅的字迹,一脸惋惜:牌坊拆除,碑文字体能否另外留存?被拥为「老师」的刘绍威亦为故人惋叹,他还曾跟从曾景充学习魏碑。</P>
<P> 长联是曾景充代表作</P>
<P> 曾景充的遗孀郭宝碧透露,整栋牌坊的建成耗去了两名创作人太多心力。这一副318字的长联引经据典,就耗去了诗词家郭应新3年的时间构思完成,「还要求每一个字都不能重复」。即使构思完成后,曾景充在八尺宣纸上反复推敲,也耗去了逾半个月时间。</P>
<P> 由于在广州市内找不到巨石,也没有上好的工匠,长联还是在福建镌刻完工后再运回广州。时年75岁的曾景充天天前往「督工」,看着起重机将石块垒砌。曾景充的弟子刘扬建介绍,这还是老师最珍惜的代表作。师徒结缘20多年,原件完成后,曾景充还特意复印一份转赠刘扬建收藏。</P>
<P> 馆长李卓祺建议,可以先将碑文拆下保存,结合以后陈家祠广场的扩建,将碑文融入到相关的景观设计中,「这也是陈家祠历史的延续」。牌坊赞助商黄振龙凉茶有限公司也将相关建议递交到市人大部门,要求保护。</P>
<P> 荔湾区建设局相关人员昨日回应,深知该牌坊建成不易,已确定将陈家祠牌坊保存。据介绍,配合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和整个绿化广场的扩建改造,旧牌坊必须移位让道,规划在前广场前方重建另一牌坊,而旧牌坊由石块垒砌,将编码拆解后保留下来,配合陈家祠广场的扩建工程另行安置。</P>
<P>来源 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0.1.18<BR></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