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俗缘何经久不衰
广东民俗缘何经久不衰胡芸菲
一名外省人到广州,他会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被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广府
民俗”所包围,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踩中那些民俗避讳的地雷:酒席上不说“干
杯”忌讳“干”字的杀气而说“饮胜”;探病送礼不能拣“四”的日子和挑“四”
件礼品;夏天来了,要喝凉茶降火,秋天到了要煲汤去燥,冬天要进补,春天要
去湿防潮;从年头到年尾的四时八节,民俗的枝枝节节更要做得疏而不漏,否则,
如果元宵不去三元宫、惊蛰不“打小人”、清明不祭祖、重阳不登高的话,一年
的运气都会打折扣。
名目繁多的岭南民俗除了忌讳的制约外,更带来了奇幻迷人的乐趣享受:广
州的茶楼风情和除夕花街、番禺的沙湾飘色、顺德的风味美食、中山的菊花盛会、
潮汕的功夫茶、梅州的客家山歌,没有哪个省份像广东这样顽强地保留了百里不
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民俗特征,岭南大地其实就是一片民俗的迷宫,引领你徜徉
其中并其乐无穷。
是否遵守这些民俗也成为区分是不是正宗广东人的地域标志。80年代后落户
广东的南下移民增多,入了籍的外省人并不等于获得广东“土著”的心理认同,
如果炒菜时还习惯放辣椒,如果还不习惯煲汤、煲凉茶,家里添丁后不煮姜醋蛋,
过年后不封利是,那么你仍旧是一个“北佬”(广东人对北方人的称呼)。
然而追根溯源,广府民俗的发祥地却在“北佬”的中原。在秦国军队入粤之
前,广州是人烟稀少的渔村,断发文身的南越族人还保留有食人的习俗,“南蛮”
的称呼由此而来。秦始皇发配50万中原兵士到岭南垦荒,之后中原居民陆续四次
大规模南迁。离开故土的中原人,为减轻思乡之苦,坚定地秉行传承了中原故土
的各种民俗,并随着岭南气候和地理特色而增减变异,繁衍成今天独具风韵的岭
南民俗。有的民俗在中原地区已消失却在岭南扎根,如新嫁娘必须撑伞下轿,此
俗民国时在中原已见不到,而广州西关的窄巷里至今还可以看见打洋伞穿婚纱的
新嫁娘。
自从政府开放海禁后,岭南出现了几波出洋谋生潮。远到异国他乡的广东人
受排挤和歧视,对故土的念根心理尤其强烈。广东出洋人群分成珠江三角洲、潮
汕和客家地区三大地域代表,华侨之间的感情联系和互帮互助以各自地区为归属,
地区之间的民俗就成为心理认同的基础,潮汕人见面肯定泡功夫茶,客家人都会
喊上几句山歌,岭南的民俗辗转万里到异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熏陶渐染,故
习尤胜。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岭南民俗遭遇一个前所未有的整合碰撞期。一方面广
东经济的超前发展吸引大批外省人南迁,一方面是东南亚和港澳居民随着政策开
放陆续北上,还有美欧华侨频频归乡,广东南来北往的迁移使民俗在交汇整合、
碰撞中变异。
经过20多年的大交汇,从现在岭南民俗出现的趋势来看,可以说是旧俗越老
益壮、新俗越来越多,旧俗为根,新俗为表,旧的并没有被新的赶走吓跑。比如
广东五花八门的节庆习俗,堪称全国之最,传统的东方节日越来越讲究传统的习
气,受港澳居民的影响,广东人开始过西方的“洋节”,圣诞节和复活节的气氛
都由北上休假的港澳居民带回罗湖桥这边。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土著的广东人越来越多与外省人打交道,岭南民俗在
南北交融中显现出强大的同化魄力,它本身是岭南独有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的产物,
外省人在它面前只能入乡随俗。而北上的港澳人和海外回乡客,带回新俗的同时,
更依恋故土旧俗,长年的海外谋生,民俗越旧越显可贵、亲切。很多在“文革”
时期被人为破除的如“生菜会”(谐音生财会,流于珠江三角洲,正月二十六四
乡居民齐聚吃生菜),在海外回乡客的倡议推动下又重新回潮,归粤的回乡客在
民俗方面更多地承担了加固的义务。因此,岭南民俗活动近年在归侨传统的认祖
追宗心理的推动下,愈演愈烈。
《华南新闻》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