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class=t_table cellSpacing=0>
<TBODY>
<TR>
<TD>
<BLOCKQUOTE>粤事实指米相干! 百越你知道吗?百越地域广阔!不单指广东哦 古时的南越王是客家人!客家话产生比任何一种汉民系早!白话是清朝时期产生的。当时的土白话是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语种后通过客家人参透后和同化影响了 ...<BR><FONT size=2><FONT color=black>Guest from 121.9.251.x 发表于 2009-8-23 21:40</FONT> <A href="http://bbs.southc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852604&ptid=471542"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http://bbs.southcn.com/images/common/back.gif</FONT></A></FONT><BR><BR><FONT color=black><FONT size=4> 汉语各大方言从古代汉语分化出来的时期,是吴方言与老湘语最早——大约春秋后期,粤方言、闽方言次之——会<FONT color=red>(为?)</FONT>分别是汉末、东晋年间,客家话、赣语、新湘语是在晚得多的宋末至元、明期间,西南官话和其他各区官话陆续在最后的明清年代。这是经学界不少研究形成的结论,大抵已有了共识。结论的得出,固然凭靠有关历史情况的考察和参证,主要却是依据语言事实的比较分析。粤方言(后面大多以成为珠三角白话典型和整个粤方言标准样式的广州话为代表)的形成期与客家话的形成期,早晚相隔了千年之久,确实从现代这两系方言本身的表现形态就可看出端倪。<FONT color=red>……</FONT>现代粤方言<FONT color=red>……</FONT>其基本源头只能是<FONT color=red>……</FONT>楚秦至两汉时期的汉语。</FONT><BR><FONT size=4></FONT><BR><FONT size=4> ——摘自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叔新著述《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粤语惠河系探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第32页。</FONT></FONT><BR></BLOCKQUOTE></TD></TR></TBODY></TABLE> <FONT size=4><STRONG><FONT color=#ff0000>[转帖]</FONT></STRONG> </FONT><FONT color=black size=4>原帖作者荔浦碧野,发表于百度-粤语吧-「被侵犯的主家人——惠州广府人的泣血控诉」主题版内,以回复网民游客「113.87.209"帖,2009.5.25<BR><BR></FONT><STRONG><FONT color=black><FONT size=4> </FONT><FONT size=5>东江中上游流域及惠州河源等地文化决不是以客家文化为主!</FONT></FONT></STRONG><FONT size=4><FONT color=black> <BR><BR></FONT></FONT><FONT size=3><FONT color=black> 「东江文化以客家文化为主」吗?决不是!非常错误!楼上所说的「东江文化」——准确地说,应当在「东江」之后加缀「中、上游流域文化」,其中包括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的本地人或曰原住民和宋朝之前流入东江中上游流域及惠州、河源等地的中原汉人——前两者又可称为「主家人」,以与「客家人」相对应——的文化及其源流,才真正是东江主流文化,即东江文化应当是以该地域的「主家人」文化「为主」、为主流;而「客家文化」只不过是其一个支流、其属下的一个组成部分罢了!。 <BR> 楼上的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的历史、文化知识可是不及格啊!知道<FONT color=red>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客家人最早是什么时候来到该地域地区的</FONT>吗?知道<FONT color=red>该地域地区客家文化始于何时,真正的该地域地区文化又是始于何人及何时的</FONT>吗?据有关信史史料记载,后者的肇始,可要比前者早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以上;如果「客家文化是东江中上游流域的主流文化」,那,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的文明史、人文史、文化史,不是要被删掉、迟延乃至空白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以上了吗!?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的主流文化,不是因此而要变成「截流」、「断流」、「无远古源流」的「一段历史空白文化」了吗?!这不是很荒谬吗?!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文化,又从何时何人谈起呀?! <BR> 著名史学家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1933年出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第二章、又见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1960年,文字改革出版社)第147页说:客家先民从中原向南迁徙,唐末、五代的第二期南迁,迁离最远的才第一次入粤境,抵达循州(今广东龙川一带)、惠州、诏州。《汉语方言概要》第146页说:不过这些最先移居广东的客家先民,人数还很少;要到宋末至明初的第三期迁徙,广东东部和北部才迁入大量的客民,「广东的客家大半是宋末到明初才兴盛起来的」。无论如何,诚如罗翙云《客方言·自序〉(《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8集,85、86、87期合刊,1929)所说:宋时客家居地的户口才分列「主」、「客」,「主客之名当起于宋」;客家人形成汉族一个特殊支派,是宋代以后的事。另,据《惠州市志·人口》(第439页)载:宋末,北方汉人为躲避战乱再次大量南迁,今惠州市境容纳了大量北方移民,即为「客户」,祯州 [按 惠州的前称] 4县 [按 即归善(即今惠阳)、博罗、海丰、河源 ] 原籍6115户、客籍2224户(《太平寰宇记》)。又,据《惠州市志·大事记》(第45页)载: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惠州府属以长年战乱,民死田荒,多年未复,兴宁、长乐及安远、武平等异邑客民流入归善、海丰、永安地界。另据东江时报一则报道,客家籍的叶挺将军,其在惠阳的开基始祖,是于清康熙元年(1662)从粤东客家地区迁徙入籍归善。总之,「广东的客家大半是宋末到明初才兴盛起来的」;广东境内客家方言的形成,当是宋代以后的事。 <BR><FONT color=red></FONT></FONT><FONT color=black> 因此,很清楚,当唐末客家先民最初少量迁徙到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来时,此地域地区已是本土原住民和早先南来的汉族人民开发已久的地方;当宋代以后此地域地区一带出现客家人及客家方言时,那里也早已存在着本地「主户」的汉族人及所使用的另一种汉语方言博罗本地话——博罗话、惠州本地话——惠州话、龙川(佗城)本地话——龙川话、河源本地话——河源话。近远者,如苏东坡谪居惠州时,其子苏过两诗中所写记的原住民及其「鴃舌」土语。中远者,如周朝、先秦时扶娄、缚娄古国人及其「鸲鹆」土语(类八哥鸟叫声),秦末中原人、将军赵佗率军征服东江中上游流域一带、并被委任为龙川县令,汉初及此后赵佗(及其后人)又被立封为南越王、在南越当政历五世共93年;以及惠州博罗县城区以北约3公里处的横岭山300余座先秦(春秋战国)前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精美陶器、原始陶器、青铜器、玉石器、编钟和青铜鼎等;博罗龙溪镇银岗村先秦古窑场遗址(参见惠州文史专家家何志成《失落在历史迷雾中的缚娄古国》文,该文网上有转载)……此历史时期及之前,东江中上游流域一带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区的客家人,「人」化未成,「话"(方言)不存在,「文」化乌有,何来何有东江「客家文化」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客家文化」?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区的文明史、人文史、文化史,不是要被删掉、迟延乃至空白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以上了吗!?说「东江文化以客家文化为主」、为「主流文化」,不是犹如天方夜谭,很荒谬吗?! <BR> 因此,很清楚,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的本地人或曰原住民和宋朝之前流入该地域地区的中原汉人——前两者又可称为「主家人」,以与「客家人」相对应——的文化及其源流,才真正是该地域地区的主流文化,才是「为主」。而东江中上游流域及博罗、、惠州、龙川、河源等地区的「客家文化」,只不过是「半路杀出个(的)程咬金」,只不过是该地域地区本土主流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支流、一个组成部分罢了!</FONT></FONT> <FONT color=#ff0000>[转帖] </FONT><FONT color=black>原帖作者荔浦碧野 第67楼 发表于中国语言文字网-百家论坛-学术讨论-主题:[转帖]粤及中国亟须制定实施《方言管理法》类法!2009-11-8 14:52:00</FONT><BR><FONT color=#000000></FONT><BR><FONT color=#000000>[转载] 原载南方都市报2008-11-25 AⅡ08 惠州读本 ·喜事 版 <BR><BR><BR> 编出《惠州方言》老伴由嗔转喜<BR> 王石奎参与编写的词典大功告成,曾怪他无暇做家务的老伴引以为豪 <BR> <BR> [图/文]为了这本词典,王石奎做了很多笔记。本报记者田飞摄 /文 <BR><BR> ◎主角:王石奎<BR> ◎年龄:60岁<BR> ◎身份:惠阳地区[荔浦碧野按 据了解,应更正为惠州市]司法局退休员工[应更正为干部]<BR><BR> 60岁的王石奎捧着刚出版的《惠州方言》词典乐不可支。想当初,身为编写者之一的他,因为太专注没空做家务而招来老伴抱怨,而如今,妻子以他为豪,朋友要书的电话也打个不停。王石奎觉得,能将惠州方言收录到词典里,不单是自家的喜事,也是惠州人的大喜事。<BR><BR> 建言编书被采纳<BR><BR> 王石奎是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高教自考)的大专毕业生,在全省统考的《现代汉语》课程中拿过94分的高分,他和妻子都是土生土长的惠州人。2004年,王石奎看到一篇评论,称作为客家话分支[荔浦碧野按 据了解,此为该评论文作者当时的看法。而王石奎则坚持认为应当是粤语(粤方言)的分支]的惠州方言若不加以保护,可能面临绝种的威胁。<BR> 深有感触的他就建议在主管部门任职的老同学,促成编写一本《惠州方言》词典。而老同学的回复让人兴奋,他说此前早有设想,又请王石奎帮忙联系有文化、文字功底好的惠州本地老者,一同参与编写。<BR><BR> 自己掏钱买参考书<BR><BR> 王石奎原以为妻子老林会鼎力支持,但老伴却因为他太专注于词典的编写,而无暇帮忙做家务而抱怨。她当时认为,丈夫玩这些好多人都已经看不懂的文字,还不如分担自己的家务来得实在。为这事,老两口还偶尔拌嘴。<BR> 王石奎全情投入其中,根据自己的记忆摘抄了许多从老辈人那里流传下来的俗语、俚语。有一次,为了验证一句惠州方言俗语里的一个字,他特意向本家族一位老者请教了半天。因为很多惠州方言的字无法在《新华字典》里查到,他还掏钱买了《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作为参考。<BR><BR> 词典出炉受热议<BR><BR> 从2005年到2008年,王石奎和其他编写者一起,以国际音标的字母序列排序,给惠州方言的字句注音,方便检索查询。今年10月份,这本书终于出版,第一次印刷了5000册。<BR> 大功告成,王石奎在老伴心目中的地位一下子大为提升,老伴拿着《惠州方言》词典,感慨自己说了几十年的话,现在也编成了一本词典,让后人能记住和重视惠州方言。女儿阿贞平常说惠州方言常常夹杂着普通话,她翻完词典后对老爸说,以后她碰到不会说的方言,就可以查词典来和他「对决」了。<BR> 王石奎最近还经常接到老朋友们的电话,他们开口第一句就是:「能不能把你编的《惠州方言》词典送一本给我啊?」王石奎说没想到这本词典会这么抢手,他希望相关部门能扩印,好让大家能方便地在书店里买到。外孙女刚刚周岁[荔浦碧野按 据了解,应更正为满月],王石奎还盼望着《惠州方言》词典能作为一种财富保留下来,等到外孙女长大后,它还能起作用。<BR></FONT> <STRONG><FONT size=4>[转帖] 原帖作者碧野,发表于惠州-西子湖畔「惠州话——不是客家话的一个语种」等主题版内<BR><BR></FONT></STRONG><FONT color=magenta><FONT size=5><STRONG>[转摘] 东江时报2009年3月3日第09版「好有瘾的惠州话」专栏载文<BR></STRONG></FONT></FONT> <BR> <FONT size=5><STRONG> <FONT size=6>好仔无改祖宗声<BR></FONT><BR> 这是谚语,意思是好男儿(无论怎样)都不忘记自己的家乡话。<BR> 惠州话类似的还有:好仔无离祖宗姓,好女无离祖宗声。把祖宗声提高到祖宗姓的高度,可见重视得不得了。这种本土话的情结,源自于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而那种对本土语言的不屑倒是值得众人不屑的。实际上任何一种方言都会产生这种认同感。客家话就有「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的信条。老革命家、教育家谢觉哉在《书同文语同音》中讲过:「谈谈讲话罢,有那么一种习惯,同乡人见面,要讲土话,否则是『卖祖』。」<BR> 无改祖宗声反映了一种对自己母语的自觉守护,这无疑是应该肯定的。因为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记忆,一种信息,一种情结,一种文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句「脉介」(什么)就会勾起客家人的族群认同感,一句「乜惹」(什么)同样会使惠州人感到亲切。普通话说水不断地下滴,惠州话形象地说水零(音近棱)水汀(音扽)。仅从词汇看,惠州话就来得更生动、精微、传神,更不要说声调、声母、韵母的多姿多彩、抑扬顿挫了。这也是我们不忘祖宗声的一个原由。<BR> 无改祖宗声也是与国际接轨的。早在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倡议:从2000年起,每年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正如该组织一负责人讲的:维持尽可能多的语言如同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需要语言上和文化上的多样性。否则,整个世界就会单一化,所有人都说一种语言,举止行为如出一辙,这样,我们就会丢失掉祖先传下的文化遗产。不可否认,我们的语言和方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据今年2月19日上述该组织发布的2009年国际濒危语言地图集,就有2511种语言面临从世界上消失的风险。因此,多国保护语言的呼声越来越高。<BR>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惠州,方言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最近,有一百多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把客家话列入电视台节目,该议案并列入市人大督办的头号议案。但是遗憾的是:一,他们是惠州市人大代表,不是哪个县区、也不是只是客家人的人大代表,本应站在全市的高度考虑问题,因此不应遗忘惠州方言;二,惠州方言比客家方言形成的历史至少早600多年,是惠州市中心城市流行的主要方言。按刘叔新语言学家的调查,在市区讲惠州话的人数抗战时期约4万,至1992年已增至12万左右,这里还不包括近郊远郊的马安、水口、汝湖等镇、办事处[注]。如此历史悠久且有10多万人讲的方言,理应不会被忽视;三,如果说保护濒危语言的话,首选是惠州方言。因为客家话是汉语7大方言语系之一,其大本营在梅州地区,族群庞大,而惠州话却处于客家语群包围之中,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在惠州除了客家话,更应将惠州话列入媒体节目之中。改革开放前,惠州广播站(县级)不是使用惠州话广播吗?那才叫好仔无改祖宗声呢!(祝基棠)<BR><BR> [注]:引自刘叔新著《东江中上游土语群研究——— 粤语惠河系探考》<BR><BR></STRONG></FONT> <FONT size=5><FONT color=magenta><STRONG> [注] 祝基棠,高级编辑,惠州日报前总编辑,《惠州名人》主编之一,《惠州方言》(词典)主编。</STRONG></FONT></FONT> <STRONG><FONT size=4><FONT color=#ff00ff>[转帖] </FONT><FONT color=red>原帖作者碧野,发表于惠州-西子湖畔论坛「主题:[求助] 我很想知道:博罗本地话是客家话吗?」版内, 2009-5-27 10:51 </FONT><BR></FONT></STRONG>
<TABLE class=t_table cellSpacing=0>
<TBODY>
<TR>
<TD>
<BLOCKQUOTE><FONT color=#999999></FONT><BR><STRONG><FONT size=4>MG007 发表于 2009-5-24 17:51 </FONT></STRONG><A href="http://bbs.hz0752.com/images/common/back.gif" target=_blank><FONT color=#444444 size=4><STRONG>http://bbs.hz0752.com/images/common/back.gif</STRONG></FONT></A><STRONG><FONT size=4> <BR><BR> 地方土话</FONT></STRONG> <BR><STRONG><FONT size=5></FONT></STRONG><BR><FONT color=red><STRONG><FONT size=5> 还应该补充说一句:是与「好有瘾的惠州话」同系属的粤方言惠河话。</FONT></STRONG><BR><STRONG><FONT size=5> 而「好有瘾的惠州话」,是东江时报开设的定期定版专栏的标题。从事实上看,惠州话也确如该说。从某些方面看,惠州话等惠河话,要比国语普通话更优秀些,诚如该报该专栏所载祝基棠先生撰文《好仔无改祖宗声》中的例说:「普通话说水不断地下滴,惠州话形象地说水零(音近棱)水汀(音扽)。仅从词汇看,惠州话就来得更生动、精微、传神,更不要说声调、声母、韵母的多姿多彩、抑扬顿挫了。」——该文在本主题版内第63楼有转摘转载。</FONT></STRONG><BR></FONT></BLOCKQUOTE></TD></TR></TBODY></TABLE> <FONT color=black><FONT size=4><STRONG>应该是「饭匙头」,而不是「番薯头」或「饭薯头」<BR><BR></STRONG></FONT><FONT size=3>引文</FONT><BR>惠州日报2009-10-31 A3版载<BR><STRONG>过埠「番薯头」</STRONG>(图/文)<BR> 广东人喜欢把 「大眼镜蛇」叫做「饭铲头」或「番薯头」。「饭铲头」好解释,那是说「大眼镜蛇」凶巴巴地把头抬高「嘶嘶」作响的时候,蛇头扁得像饭铲。而「番薯头」则一直没有比较形象的解释。这回不一样了,博罗县居民林小姐日前从家乡五华县带回来的这条番薯,像不像那凶巴巴地抬高头,「嘶嘶」作响的「大眼镜蛇」? 本报特约通讯员徐穗辉 摄/文<BR><BR><FONT size=4> 关于广东人对眼镜蛇的俗称,粤语(粤方言)系列的广州方言称为「饭铲头」、模糊音「番薯头」,广州方言词典亦收有「饭铲头」词条。同属粤语系列的惠州方言,也有两个俗称,一个是「饭铲头」,其含义与上面引文「饭铲头」的基本一样;另一个是「饭匙(惠州话音qi。普通话音chi)头」,其中「饭匙」即饭勺,与「汤匙」相对相成,但其用以舀饭部位形状,则比汤匙较扁且宽大些,活像该蛇蛇头变扁时的形象。因此,那种将惠州方言关于眼镜蛇的俗称,称为写为「番薯(</FONT><FONT size=4>头)」、「(饭)薯(头)」的,其原音读音、用义、用字,均为不当。</FONT><BR><FONT size=4> 由此看来,上面引文中关于广东人把眼镜蛇俗称为「番薯头」,应该纠正更正为「饭匙头」。亦即其所说的「番薯头」,应该是「饭匙头」之讹误,因而出现了「『番薯头』则一直没有比较形象的解释」,乃至不得不苦煞心思,以难逢难遇、难得一见、形象像眼镜蛇的农作物「过埠『番薯头』」实物图文类来解释的窘境。</FONT></FONT> <STRONG><FONT color=#ff00ff>[转帖]</FONT><FONT color=black>原帖作者</FONT></STRONG><A href="http://bbs.xizi.com/space.php?uid=531952" target=_blank><FONT face="Helvetica "><FONT size=3><FONT color=#003399><STRONG>33a33</STRONG></FONT></FONT></FONT></A><FONT size=3><STRONG> <FONT color=#444444>*</FONT><FONT color=#ff0000>100</FONT><FONT color=#444444> <FONT color=black>楼</FONT>*</FONT> <FONT color=black>发表于惠州·西子论坛-主题:惠州方言-中国方言学界对惠州话的几种主要观点</FONT> <FONT color=#008800>2009-8-29 19:46</FONT> <BR></STRONG><BR></FONT>
<TABLE class=t_table cellSpacing=0>
<TBODY>
<TR>
<TD><FONT size=3><FONT color=black>这就是惠州话,惠州方言。<BR>最能体现惠州话方言生动性及丰富性多样性的两个字<BR><BR>惠州话方言是产生于东江流域现惠城区域的一种方言,它有别于这区域流行的外来语言客家话及广州话和普通话。虽然它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它是其他任何语言难以企及的一种原住民方言。它的生动性及丰富性多样性,可考虑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吉尼斯世界纪录。<BR>据说,苏东坡老先生及王朝云在惠后期也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惠州话。考证苏东坡寓惠期间及后期的诗词,因受惠州方言影响,有些诗句用惠州话读出来更具神韵。著名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其实原来是用惠州话写下的,原诗「日食荔果三五只,不辞做个惠州仔」,是后人在征得作者同意,整理苏东坡诗词时翻译成普通话的,并进行了修改。<BR>发掘惠州语言的历史及品味惠州方言的文化,对宣传惠州文化及推动惠州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介绍的由「头」及「乌」两个字组成的惠州话方言词组,堪称惠州语言之典范,在世界范围内绝难找出用一个字能组成这么多生动词组的语言。这就是惠州话,惠州方言。<BR><BR>头眈眈(读担)头觇觇√ 头岳岳√ 头耷耷(搭搭)√<BR>头拧拧√ 头雷雷 头錑錑√ 头拉拉(涞黎lai)<BR>头装装 头晕晕 头仲仲 (种zeng) 头昻昻√<BR>头重重 头業颛√ 头赤亦 头(乌英四声)(wing)<BR>头贪贪 头铎铎 头光光 头尖尖<BR>头歪歪 头大大 头缩缩 头突突<BR>头垂垂 头扁扁 头侧侧 头别别(別头)<BR>头(毛)瓮瓮 头望望 头涩涩 头伸伸<BR>头竖竖 头瞄瞄 头园园 头栋栋<BR>头低低 头摸摸 头点点 头企企<BR>头帖帖 头思思 头痹痹 头痒痒<BR>头歹歹(dai) 头郁郁(蠕动) 头兴兴(庆) 头金金<BR>头叩叩 头屈屈 头辣辣 头冷冷<BR>头愣愣(leng) 头侬侬 头确确 头(毛)绒绒<BR>头大尾细 头晕眼花 头昏脑涨 头重脚轻<BR>头先<BR><BR>乌宊宊√ 乌术术 乌腊腊√ 乌雷雷√ 乌碌碌 乌迪迪<BR>乌治治√ 乌漆漆 乌铁铁√ 乌念念(niang) 乌卒卒 乌紫紫<BR>乌骚骚√ 乌雪雪 乌咣咣 乌啄啄(duang) 乌墨墨 乌睡睡(阿蛇)√<BR>乌捞捞 乌溜溜 <BR>乌里狗灿√ 乌里捞骚√ 乌里墨黑 乌胆大青√ 乌囗黑面 乌烟瘴气<BR>乌灯死火√ 乌天黑地 乌里关刀√ <BR><BR>典型的惠州话:<BR><BR>样边--怎样 料--玩 契—累 浑—睡 耐殊—哪一个 番来--回来 冇—没有 唔该--谢谢 耐妮--哪里 奇察--蟑螂 春车—顺利了 鸡春--.鸡蛋 伯底--煮东西糊了 汁嘴--.接吻 哥么产--愤怒骂人的话 地豆—花生 转--回来</FONT></FONT></TD></TR></TBODY></TABLE> <FONT color=#ff00ff>[转帖]</FONT><FONT color=black>原帖作者碧野</FONT><FONT color=#ff00ff> </FONT><FONT color=#444444>*</FONT><FONT color=#ff0000>170</FONT><FONT color=#444444> 楼* </FONT><FONT color=black>发表于惠州·西子论坛-主题:惠州方言-中国方言学界对惠州话的几种主要观点</FONT><FONT color=#444444> </FONT><FONT color=#008800>2009-10-11 23:04</FONT><FONT color=#444444 size=2><FONT size=3> <BR>回复</FONT> <BR></FONT>
<TABLE class=t_table cellSpacing=0>
<TBODY>
<TR>
<TD>
<BLOCKQUOTE><FONT size=2><FONT color=black>33a33 发表于 2009-8-29 19:46</FONT> </FONT><A href="http://bbs.xizi.com/images/common/back.gif"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 size=2>http://bbs.xizi.com/images/common/back.gif</FONT></A> <BR>这就是惠州话,惠州方言。<BR>最能体现惠州话方言生动性及丰富性多样性的两个字<BR><BR>惠州话方言是产生于东江流域现惠城区域的一种方言,它有别于这区域流行的外来语言客家话及广州话和普通话。虽然它没有自己的文字,但 ... </BLOCKQUOTE><FONT size=3><FONT color=black> 好!高!优!坚决支持<FONT size=2><FONT color=#444444> </FONT><FONT color=black><STRONG>33a33</STRONG> </FONT></FONT>及该帖! </FONT></FONT><BR><FONT size=3><FONT color=black> 东江时报原有一专版专栏的标题是「好有瘾的惠州话」。读该帖后,不禁要补充说一句:好优秀的惠州方言!</FONT></FONT><BR><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 顺便探讨一下。该帖的「据说」部分,说及:「苏东坡老先生及王朝云在惠后期也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惠州话。考证苏东坡寓惠期间及后期的诗词,因受惠州方言影响,有些诗句用惠州话读出来更具神韵。著名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其实原来是用惠州话写下的,原诗『日食荔果三五只,不辞做个惠州仔』」。我以为,其中作为七言绝句末句「不辞做个惠州仔」的末字「仔」,疑是「人」字之讹误,即似应原为「人」字,因为,按照七言绝句的诗韵韵律,它须与原诗第二句「卢橘杨梅次第新」末字「新」押韵同韵。而「新」的韵母,宋代及现代的汉语和惠州方言,都是「-in」(宋《集韵》、《韵会》:新,斯人切;人,而鄰切。《现代汉语词典》:新<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FONT></FONT>x-in)。「仔」的韵母,宋、今汉语都是「-i」(《集韵》、《韵会》祖似切;今z-i);宋、今惠州方言则均为j-ie。「-ie」与「-in」不押韵同韵,故苏老先生在该诗中绝不会适用「-ie」韵,而只会适用「-in」韵,亦即只会适用「人」字而非「仔」字。<BR><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 又,</FONT></FONT></FONT></FONT><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惠州方言中有大量古汉语的字词。可惜,因现行的汉语字词典及电脑汉字词库所限,帖中有些惠州方言字词,未能选用到音、义、形一致的古汉语相应字词,而只能用同音的汉字词以代。现实中,全国不少方言也碰到类似问题。看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正视和解决此问题,整理、审定和公布一大批规范的古汉语字词,以供汉语字词典、电脑字词库再版增容古汉语字词量及各种方言用者和读者之需。</FONT></FONT></TD></TR></TBODY></TABLE>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