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gjun
發表於 2010-7-19 12:05: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的道理,根据辛世彪的纪录,新会的荷塘也发现某些精组字读如端组的情况,只不过荷塘的某些端母读如 l ,而不是零声母
-----------------------------------------------------------------------------------------
我对荷塘话不了解,能否介绍一下其声母系统。荷塘话声母是否有不分的现象,就好象顺德话那样,只有声母,没有声母?
Sharon
發表於 2010-7-19 12:18:50
回覆 61# dengjun
荷塘话 n和 l还是分得很清的,只是 l 对应的不但有来母,还有某些端母字
发上来某些国际音标符号显示不了。。。。
邮箱多少?给你发过去?
dengjun
發表於 2010-7-19 13:15:30
我已经通过短信告诉我的电子信箱。
嶺南散人
發表於 2010-7-19 22:13:57
新会以前很大,开平赤坎姓关的人的祖先以前是从新会司前来的,他们口音中的「心母读边擦音」的现象应该是他 ...
dengjun 發表於 2010-7-17 16:56 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common/back.gif
邊擦音東起新寧 西至廣西 廣泛分佈於嶺南腹地 話邊擦音係司前帶過來 好似有少少放大
還有一種可能就係 寧開地區本身就有邊擦音 司前人來到祇不過係入鄉隨俗
dengjun
發表於 2010-7-20 02:38:06
新会以前很大,开平赤坎姓关的人的祖先以前是从新会司前来的,他们口音中的「心母读边擦音」的现象应该是他们的祖先带到开平并传下来的,司前一带以前是新会的政治中心,那里有原住民(古越族),「心母读边擦音」的现象应该是从古越语来的。
----------------------------------------------------------------------------------------------------
我是寻找以开平赤坎话为代表的开平话舌边清擦音的源头,因此要寻找移民的历史。
我们知道,广西壮族的语言(壮语)和西藏的藏语有舌边清擦音。
广西粤语和广东南路一带心母字为舌头边擦音好理解,肯定是从古越族语言来的。但是根据开平姓关的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在北宋初年从当时的京城被派到新会司前一带担任新会郡的第二把手,后来落地生根,其中一个子孙迁移到开平赤坎附近的乡村聚居,繁衍后代。他们的祖宗经过广州,并没有经过广东南路。当时司前一带是新会郡的政治中心,有原居民古越族,是汉越民族聚居的地方。姓关的祖先通过语言交流,吸收了古越语的舌边清擦音,是很有可能的。
huishanese
發表於 2012-11-9 17:52:56
我想是什么府都没关系,关键是人种来源和语言的来源。
四邑,其实来广东至少1300年了,因为我家的族普上面可以追查到的人物已经有1300多年。 ---
那么我们的语言怎么会和白话不一样呢?
先不管我们和什么不同,先看我们和什么同。
我在网上找到好几段近代破译的中古汉语朗诵的一些唐宋诗词,以及中古汉语数数的音频。
发现居然有90%是台山话。
所以我们台山话是中古汉语的疑问应该没错,和我家的族谱,和四邑的主要来源没出入, 唐宋遗民。
至于上古汉语谁认去,那是看事实真相如何了。但我能找到的商周语言的破译音频中也惊奇地发现, 居然和台山话还是有某些一模一样的发音,
所以我认为上古乃至中古 语音词义 的连贯性还是非常好的。
但是和普通话 完全 不 相干。
注意,台山话,也有两种,白沙台城至上一带 是叫 HOISHAN WA...
打下一带,如深井挪夫,海堰,恩平某系地方 等等 是 HUISHAN WA
如果是台山土生土长的 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现在某些不懂台山话的人,一直将台城(开平)话当做 台山话的唯一来大论特论,其实真是大错特错。
以为台山话也有两种。
至于这两种话的来历,我听过各个朝代的「我」的录音。
rwo... 我 -- 隋朝 581 - 618
这个就和 hui shan wa 中的 regwo 我 一 模一 样
Rwai 我 -- 唐朝 (618-907)
这个和 hoi shan wa 中 rwai 我 一模一样
(这个发音是我自己拼造的 不知道是否和大家的翻译一样 )
所以, hui shan wa 应该比 hoi shan wa 更早一点
一个是隋 一个是 唐
那就是为什么两种台山话中用词基本一致,互通无阻。
可以想象 唐宋来的汉人 和隋朝来到四邑的汉人 融合在了一起。
huishanese
發表於 2012-11-9 17:53:17
我想是什么府都没关系,关键是人种来源和语言的来源。
四邑,其实来广东至少1300年了,因为我家的族普上面可以追查到的人物已经有1300多年。 ---
那么我们的语言怎么会和白话不一样呢?
先不管我们和什么不同,先看我们和什么同。
我在网上找到好几段近代破译的中古汉语朗诵的一些唐宋诗词,以及中古汉语数数的音频。
发现居然有90%是台山话。
所以我们台山话是中古汉语的疑问应该没错,和我家的族谱,和四邑的主要来源没出入, 唐宋遗民。
至于上古汉语谁认去,那是看事实真相如何了。但我能找到的商周语言的破译音频中也惊奇地发现, 居然和台山话还是有某些一模一样的发音,
所以我认为上古乃至中古 语音词义 的连贯性还是非常好的。
但是和普通话 完全 不 相干。
注意,台山话,也有两种,白沙台城至上一带 是叫 HOISHAN WA...
打下一带,如深井挪夫,海堰,恩平某系地方 等等 是 HUISHAN WA
如果是台山土生土长的 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现在某些不懂台山话的人,一直将台城(开平)话当做 台山话的唯一来大论特论,其实真是大错特错。
以为台山话也有两种。
至于这两种话的来历,我听过各个朝代的「我」的录音。
rwo... 我 -- 隋朝 581 - 618
这个就和 hui shan wa 中的 regwo 我 一 模一 样
Rwai 我 -- 唐朝 (618-907)
这个和 hoi shan wa 中 rwai 我 一模一样
(这个发音是我自己拼造的 不知道是否和大家的翻译一样 )
所以, hui shan wa 应该比 hoi shan wa 更早一点
一个是隋 一个是 唐
那就是为什么两种台山话中用词基本一致,互通无阻。
可以想象 唐宋来的汉人 和隋朝来到四邑的汉人 融合在了一起。
huishanese
發表於 2012-11-9 17:54:11
我想是什么府都没关系,关键是人种来源和语言的来源。
四邑,其实来广东至少1300年了,因为我家的族普上面可以追查到的人物已经有1300多年。 ---
那么我们的语言怎么会和白话不一样呢?
先不管我们和什么不同,先看我们和什么同。
我在网上找到好几段近代破译的中古汉语朗诵的一些唐宋诗词,以及中古汉语数数的音频。
发现居然有90%是台山话。
所以我们台山话是中古汉语的疑问应该没错,和我家的族谱,和四邑的主要来源没出入, 唐宋遗民。
至于上古汉语谁认去,那是看事实真相如何了。但我能找到的商周语言的破译音频中也惊奇地发现, 居然和台山话还是有某些一模一样的发音,
所以我认为上古乃至中古 语音词义 的连贯性还是非常好的。
但是和普通话 完全 不 相干。
注意,台山话,也有两种,白沙台城至上一带 是叫 HOISHAN WA...
打下一带,如深井挪夫,海堰,恩平某系地方 等等 是 HUISHAN WA
如果是台山土生土长的 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现在某些不懂台山话的人,一直将台城(开平)话当做 台山话的唯一来大论特论,其实真是大错特错。
以为台山话也有两种。
至于这两种话的来历,我听过各个朝代的「我」的录音。
rwo... 我 -- 隋朝 581 - 618
这个就和 hui shan wa 中的 regwo 我 一 模一 样
Rwai 我 -- 唐朝 (618-907)
这个和 hoi shan wa 中 rwai 我 一模一样
(这个发音是我自己拼造的 不知道是否和大家的翻译一样 )
所以, hui shan wa 应该比 hoi shan wa 更早一点
一个是隋 一个是 唐
那就是为什么两种台山话中用词基本一致,互通无阻。
可以想象 唐宋来的汉人 和隋朝来到四邑的汉人 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