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浮沉五十年
<P> 珠影,这个广州人心中既陌生又熟悉的字眼,好像已经淡出我们的记忆很长时间了。</P><P>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珠影的含义,似乎只是广州河南的某个地名。中国的电影市场一派繁荣,我们翘首等待、津津乐道一部又一部「大片」,却忘记了广州也有个地方,叫「珠影」。</P>
<P> 曾经,无数优秀的影片在这里孕育。《南海潮》、《七十二家房客》、《乡情》、《乡音》、《雅马哈鱼档》、《心香》、《孙中山》……那些或黑白、或彩色的影像,曾经深深地触动过我们的心灵。</P>
<P> 曾经,那么多对电影充满爱慕的电影人,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丁荫楠、张良、胡炳榴、王为一、孙周、何群和梁信——「广东电影七杰」中就有六杰在珠影。岭南特有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前沿鲜活的生活、新时期的艺术思索,借助一部部优秀的影片,走出岭南,走向全国。</P>
<P> 公元2008年,珠影迎来了它五十周岁的生日。从最初的珠江电影制片厂,到今天的珠江电影集团,历经磨难、几经沉浮的珠影,在长久的蛰伏期中,默默地集聚着……</P>
<P> 是在沉默中消亡?还是在沉默中奋起?我们在等待!</P>
「传奇」从这里开始
<P><IMG src="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7/13/B2/res05_attpic_brief.jpg" border=0></P><P> </P>
<P>珠影拍摄的经典电影《七十二家房客》剧照。</P>
来自前苏联的「梦想家」
<P> 1956年4月~10月,毛泽东提出了在文学艺术和学术研究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中国电影面临着加速发展产业队伍的良好契机,珠影就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环境当中孕育而生。</P><P> 为了珠影的筹备,中央电影局派来前苏联专家波德勃夫等4人,为未来的珠影选址。</P>
<P> 前苏联专家最终圈定了位于广州东南郊区的赤岗。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冈野地,不通公路。今天繁华的新港中路,还是一片黄沙弥漫。</P>
<P> 前苏联专家们却自有他们的道理。珠影的老导演于得水说,按照当时的设想,「珠影」将是未来华南地区、甚至是亚洲地区最大的电影基地。空旷的、远离城市的、如同一张白纸的赤岗最合适不过。这里远离都市的嘈杂,不会给电影的拍摄和后期制作造成干扰。</P>
<P> 这4位不太了解中国国情的前苏联专家堪称「梦想家」——按照他们的设想,珠影的投资需要1570余万元,汽车库配备60辆车的规模,生活福利区占地8万平方米……</P>
<P> 时任广州市市长的朱光,最终定下「边基建,边培训人员」的方针。一千多工人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快速施工,完成主要厂房大楼的建设。</P>
<P> 不得不佩服那个年代的效率,从1956年2月,中央同意在广州建立电影制片厂开始,到1958年5月1日正式投产,珠影从无到开始运营仅仅耗时2年多,即便是在50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足以让人吃惊的速度。</P>
<P> 而这,只是一个传奇的开端而已。</P>
第一个「黄金时代」
<P> 珠影传奇拉开序幕,首部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的故事片是《南海潮》。</P><P> 《南海潮》的导演之一蔡楚生,是广东潮阳人,上世纪40年代末在香港曾完成一部名为《南海风云》的电影剧本,一直想拍成电影,却未能如愿。1956年珠影建厂,蔡楚生的脑海里闪现一个念头:《南海风云》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地方特色都非常适合在珠影厂进行拍摄。他力邀当时声名鹊起的王为一和他一起担任导演,并请当时「广东文学名家三巨头」之一的陈残云加入到《南海风云》的编剧队伍中。而此时,中国的政治形势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原剧本中的「风云」已演变成了「浪潮」。《南海风云》遂改名《南海潮》。</P>
<P> 1958年正式成立的珠影厂,在《南海潮》之前一直以拍摄科教影片为主,大部分的演员都是外借的。为了拍《南海潮》,珠影厂决定建立自己的「演员库」,剧团团长郭仙梅和摄影师龙庆云北上上海,招收学员。</P>
<P> 几经周折,《南海潮》的主演、在此前从未演过电影的吴文华、方丽丽、金玲、陈翠兰四个女生,以及从武汉招收的上影厂著名演员魏鹤龄的儿子魏坚一起,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了南国之畔的珠影厂。</P>
<P> 在草创之初的珠影,初来乍到的新学员们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到饭堂里去打饭,揭开锅一看,粗糙的米饭上全都是苍蝇;没有水洗漱,好不容易在一个荒岭坡坎上看到一口井,奔跑过去,却发现里面全是污物……学员们难过地抱头痛哭,梦想中的艺术殿堂,竟与自己的想象完全不一样。</P>
<P> 《南海潮》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拍摄出来的。《南海潮》上集于1962年4月25日正式停机,下半年在全国公映。</P>
<P> 1963年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南海潮》上集一举夺得了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以及最佳女主角的第二名,在15项45个大奖中获奖最多。</P>
<P> 此后,《七十二家房客》、《大浪淘沙》、《跟踪追击》等富有岭南特色的影片大量涌现,珠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厂逐渐发展壮大,确立了「南国电影」在全国影坛上的地位。这一段时期,堪称珠影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P>
<P> </P>
第二个「黄金时代」
<P> 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电影第二个高潮的到来,珠影也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P><P> 第二个「黄金时代」和广州的地缘因素密不可分。因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珠影的艺术家们率先捕捉到了时代的亮光,并成功地将其反映在电影作品中。</P>
<P> 1984年张良导演的《雅马哈鱼档》,如同改革开放时期广州的「清明上河图」。片中的故事、人物、场景以及语言,都源于当时广州街头巷尾,在全国引起轰动。</P>
<P> 对于广大的内地观众,影片展现的迪斯科舞厅、音乐茶座、雅马哈摩托车是相当新鲜的事物,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强大冲击。这部电影不但获得了当年政府奖的二等奖,还参加了柏林电影节,享誉东欧等红色区域。据说,俄罗斯、越南在改革开放初期都多次在电视台播出此片,将其作为改革的示范性教材。</P>
<P> 同一时期,珠影涌现了《春雨潇潇》、《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乡情》、《逆光》、《乡音》、《廖仲恺》、《孙中山》等优秀影片。先后有数十部故事片和科教片在国内外获奖,风靡大江南北。很多对珠影充满爱慕之情的电影人才也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广州,到珠影实现自己的淘金梦和明星梦。</P></FOUNDER-CONTENT>
从过去到未来
<P><IMG src="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7/13/B2/res07_attpic_brief.jpg" border=0></P><P> </P>
<P>刚建厂时购进的英国名牌电影放映机。</P>
今日珠影
<P> 今天的珠影大院是安静的。</P><P> 大门口的牌子刚刚换过,「珠江电影集团」六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P>
<P> 大院里的树特别多。表皮斑驳的小叶桉、婀娜多姿的水杉、还有盘根错节的大榕树,在不同的道路上成行成列。树丛的背后,随处可见三层楼高的老房子。造型敦厚、墙壁厚实,是典型的苏式建筑。</P>
<P> 珠影厂的录音车间就是其中的一座。现在,门口挂着的是「影视制作基地」的牌匾。</P>
<P> 走进去,长长的走廊两旁,房间大都门扉紧闭,仿若无人。</P>
<P> 珠影厂一级录音师黄明光就是在这里办公。1971年从部队转业来珠影算起,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7个年头。</P>
<P> 过去的珠影大院可没有现在这般寂静。「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耳朵里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响:走廊里匆忙的脚步,隔壁房间里机器运作的咔咔声……」这些富有层次的声音,意味着好几部电影的后期制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对于黄明光来说,这是最动听的「音乐」。</P>
<P>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国产电影步入低潮期,整个电影市场开始萎缩,珠影与国内其他老牌电影制片厂一样,面对猝不及防的转型,沉寂了下来。</P>
<P> 黄明光为我们打开录音棚的大门,带我们看这儿看那儿,过去热火朝天的日子仿佛又回到眼前:</P>
<P> 录音棚建于1958年,时至今日,这里的条件依然保持着国内先进水平。黄明光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这里特殊的吸音墙壁、国际水准的建筑声响水平、还有为珠影厂立下汗马功劳的话筒车……当他掀开车间前部地上活动的木板,下面居然出现了一块泥地——他告诉我们,旁边的那块木板下面,曾经是一汪浅浅的池水,有的木板下面是一小片草地……它们都是用来做后期的拟声效果用的。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一个角落,两个木橱里,还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就是使用这些材料,电影里各种各样的声响,被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P>
<P> 他们认真地保存着关于珠影的一切:磁带声音**、早期手动电影剪辑机、还有珠影厂最早的放映机……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然锃光瓦亮。黄明光说,这是当年国内最先进的放映设备,珠影和八一厂各有一台。「八一厂的早就坏了,我们这个还可以用。」</P>
<P> 说到这,他脸上满是骄傲的神情。</P>
明日珠影
<P> 也许过不了多久,寂静的珠影大院又要热闹起来了。</P><P> 今年6月28日,「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对外挂牌。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林西平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很美的蓝图:现在的珠影大院,将会被打造成「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的东西两侧,是两栋现代化的写字楼,将吸引大量高端创意文化产业和企业进驻;园区的一边,是一座拥有18个影厅的影城。不只是大片、各种类型的小制作电影也会有充足的机会在这里展映;创意园区的西侧位置是全部保留影视生产环节的生产厂区,珠影会在现有的资源上进行改造,吸引影视文化企业在此集聚——当然,珠影富有历史感的建筑也会得到保留。「用两三年的时间,这个蓝图就会实现。」</P>
<P> 珠影集团成立之后,每年会有1500万元的「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拍不出好的电影,电影企业永远翻不了身。」林西平说,珠影计划每一到两年拍出一部有全球市场的大片。每年还要拍一部有社会价值的主旋律影片、一部代表珠影艺术品位和档次的艺术影片和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影片。</P>
<P> 这意味着,五十年前,站在一片荒野之上,前苏联专家心中那个宏大梦想,也许就要成为现实了。</P>
王为一:见证珠影五十年
<P> 王为一,1912年生于上海,著名电影导演,曾导演《珠江泪》、《火凤凰》、《山间铃响马帮来》、《椰林曲》、《铁窗烈火》、《南海潮》、《七十二家房客》、《三家巷》、《不亦乐乎》等电影。</P><P> 珠影五十年的历史里,王为一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P>
<P> 他是电影界的「大腕」,样子却很像邻居家慈祥的老爷爷。说话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喜欢开玩笑。虽然已经96岁高龄,但他的思路依然很清晰,珠影50年过往的点点滴滴,他都记得很清楚……</P>
<P> </P> <P><IMG src="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7/13/B2/res09_attpic_brief.jpg" border=0></P>
<P> </P>
<P>96岁的老导演王为一接受采访。</P>
赤岗初印象
<P> 作为上海人,却在珠影生活了大半辈子,个中缘由也许只能用「缘分」二字来解释。抗战胜利后,王为一在上海参加CCP领导的联华影艺社(后合并为昆仑影业公司)。1948年冬,昆仑影业公司的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等撤离上海,南下香港,筹建南国影业公司,为「昆仑」准备后撤之路。不久,王为一也被调往香港。1949年,王为一在香港导演了南国影业公司的第一部粤语片《珠江泪》,一炮而红。</P><P> 「《珠江泪》的背景是广东。我猜,这大概就是建珠影时派我来的原因吧。」</P>
<P> 那是在1958年。在王老的记忆里,珠影一带,目光所及之处是一片红土。「赤岗」之名,名副其实。</P>
<P> 珠影门前是一条土路。中山大学是当时河南公交车的终点站,在此转乘陈旧的长途汽车,在颠簸的公路上坐上4个站,才能到珠影。一路上绵延的果树菜地倒也有些郊野的生趣,不过王老却听别人说,赤岗是广州旧时死囚就刑之地,还有人说,凄风苦雨的夜里,这里会隐约听闻到野鬼的嚎哭……</P>
<P> 纵是天性乐观的王为一,看着眼前这幅景象,也不仅暗自捏了一把汗:「要在这片荒凉土岗上建立华南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实在让人难以想象。」</P>
《七十二家房客》轶事
<P> 珠影建厂初期,王为一陆续完成了一批相当有影响的影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1963年的粤语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直到2004年,周星驰的《功夫》上映,很多人还在惊呼:猪笼城寨原来是《七十二家房客》里面屋村的翻版啊!包租婆、一众房客的模式,也和《七十二家房客》无出其二。</P><P> 而这部充盈着地道粤语腔调的电影,却是一个几乎不会说广州话的上海人导出来的。</P>
<P> 王为一说,《七十二家房客》本是上海的一出滑稽戏。他自己不懂粤语,便请来了广州作家黄谷柳一起改编剧本,把所有事情的背景都改到了广东,还丰富了许多人物和情节。剧组里的广东演员也为剧本情节添枝加叶。广东人爱吃,剧里的好多情景都挪到了茶楼、饭馆和路边大排档。大家整天在茶楼嘻嘻哈哈,灵感也是层出不穷。在如此轻松的氛围里,《七十二家房客》从改剧本、改语言到拍摄完成,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P>
<P> 这部公认为粤语电影史经典之作的影片,「文革」期间,却被列为「毒草」。王为一记得,按照程序,第一天组织群众看片,晚上讨论,第二天就要把他拉出来批判。结果,放电影那天,凝重的气氛不断被笑声打破。晚上的讨论会也没开成,因为大家一想起电影情节就忍不住笑……第二天,贴着王为一名字的大字报消失了,批判会不了了之。</P>
<P> </P> <P><IMG src="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7/13/B2/res03_attpic_brief.jpg" border=0></P>
<P> </P>
<P>王为一在拍摄现场。</P>
喜剧人生
<P> 王为一说,相较悲剧而言,他更喜欢的是喜剧。真正优秀的喜剧是卓别林式的:欢声笑语的背后,衬托着一个悲凉的底子,却也让人忍不住笑出了声。</P><P> 在珠影这片土地上,王为一生活的时间比在故乡还要长得多。他到现在也不怎么会说粤语,但是并不妨碍他融入并喜欢这里的生活。「我是学画画出身的,我相信一切的事物都有美的一面,这和你的观察角度有关。」</P>
<P> 也许正因这种智慧,风云变幻的岁月,才都被他演绎成了喜剧。无论是电影,还是他自己的人生——否则,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又怎会有如此明朗的孩童般的笑容!</P> <P> 策 划:赵 洁</P>
<P> 撰 文:金 叶</P>
<P> 摄 影:黎旭阳</P>
<P> </P>
<P><A href="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7/13/content_255025.htm">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7/13/content_255025.htm</A></P>
<P> </P>
<P><A href="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7/13/content_255026.htm">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7/13/content_255026.htm</A></P>
<P> </P>
<P><A href="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7/13/content_255027.htm">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7/13/content_255027.htm</A></P>
<P> </P>
<P><A href="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7/13/content_255028.htm">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7/13/content_255028.htm</A></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