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者陳澧:粵語乃「隋唐時中原之音」
《廣州音說》被錄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選修教材--《文言文拓展閱讀》(文化篇)2003年1月第1版<br>該教材由七市高中選修教材編寫委員會編著,由三聯書店出版社出版,現將《廣州音說》全文轉載如下:<br><br> 廣州音說①<br> 廣州方音合于隋唐韻書切語,為他方所不及者,約有數端。余廣州人也,請略言之。<br> 切語古法:上一字定清濁而不論四聲,下一字定四聲而不論清濁。若不能分上去入之清濁,則遇切語上一字上去入聲者,不知其為清音為濁音矣。(如:東,德紅切,不知德字清音,必疑德紅切未善矣。魚,語居切,不知語字濁音,必疑語居切未善矣。自明以來,韻書多改古切語者,以此故也。)廣音四聲皆分清濁,故讀古書切語了然無疑也。余考古韻書切語有年,而知廣州方音之善,故特舉而論之,非自私其鄉也。他方之人,宦游廣州者甚多,能為廣州語者亦不少,試取古韻書切語核之,則知餘言之不謬也。朱子②雲:「四方聲音多訛,卻是廣中人說得聲音尚好。」此論自朱子發之,又非餘今日之創論也。至廣中人聲音之所以善者,蓋千餘年來,中原之人徙居廣中,今之廣音實隋唐時中原之音,故以隋唐韻書切語核之而密合如此也。請以質之海內審音者。<br><br>教材原書注釋(部分摘錄):①選自陳澧《東塾集》卷一。陳澧(1810-1882),字蘭甫,廣東番禺人。清代著名經學家、音韻學家。②[朱子]指朱熹。引文見《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八。<br>樓主注:【七市高中選修教材編寫委員會】中的「七市」:天津市、重慶市、廣州市、武漢市、南京市、成都市、長春市<br> <P>楼主转载此文甚好。</P><P>转录时请注意简体与繁体的互换。</P>
<P>「余」表示「我」的意思时,不能转成「馀」;「朱子云」的「云」是「说」的意思,在通行繁体字时也是写作「云」,不能转换成上面带「雨」字那个繁体字。</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