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254|回復: 4

[說粵全傳] 香山文化论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3 18:37: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香山文化论纲

本文对香山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特征、内容构成与基本特点、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作进一步分析,并对香山文化在当代中山的传承与创新作简要的论述。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香山文化——历史投影与现实镜像》一书推出后,香山文化这一概念迅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香山文化的内涵、研究价值与意义,许多专家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指出,香山文化就是一种相对于岭南文化而言的地域次文化,它包括物质层面的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和制度层面的文化。有学者认为既源自于中国传统,又融合外来因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创造、制度构建、行为规则、文化习俗以及价值取向等的总和,即为香山文化。[1](序二)也有学者认为香山文化主要是指以包括今日中山、珠海、澳门在内的香山为依据,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是中原士族移民入徙香山带来的汉族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并与西方文化交会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质文化。[2]还有学者认为香山文化就是指历史上属于香山地区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即思想文化。所有这些关于香山文化概念的诠释,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香山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都很有启发性。本人亦在《概说香山文化》和《香山文化研究之价值与意义》等文章中作过概括和分析,[3]但仍有必要对香山文化作进一步探讨。

  一、香山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特征
  理解和诠释香山文化,首先必须从理解岭南文化和香山文化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切入。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或变异,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同时空产生的文化现象,无论是在本质特征,还是在结构功能上,都表现出差异性。尤其是地理空间的诸种因素和条件,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文化生成和文化本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马克思在论及古代亚细亚和日耳曼不同的原始公社关系时指出,这种区别取决于气候、土壤的物理性质,受物理条件的土壤开发方式,同敌对部落或四邻部落的关系,以及引起迁移,引起历史事件等等的变动的影响。[4]恩格斯在研究爱尔兰的历史时,也从爱尔兰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土壤性质、矿藏、气候等入手,再进入经济的和社会历史的考察。[5]列宁则认为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附在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地理环境的重视,至少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产品的多样性,这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和条件,而且直接造成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香山文化的产生和形成与香山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太平寰宇记》载,香山泛指历史上曾共属于一个行政区划的中山、珠海、澳门等地,它处在江海交汇处的伶仃洋之滨。晚清香山学人郑道实在《香山诗略》中对香山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就有这样的描述:“(香山)三面环海,有波涛汹涌之观,擅土地饶沃之美,民勤笃厚,赋性冒险”,“兼以僻处偏隅,鲜通中土,无门户主奴之见,有特立独行之风”。香山虽然没有构成完整的山川形胜的地理单元,却由于地临珠江水系的入海口,在中国翻天覆地的近代化进程中,风云际会地成为中外交流的一个关键地带。暨南大学马明达教授在《香山明清档案辑录》序言中写道:“自明清之际开始,特别是到了清朝中晚期,香山便一直处于中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冲突与交流的风口浪尖,一举一动皆关乎国政,事无巨细往往直达朝廷”。[7](序二)香山的历史地理和社会发展变化表明,香山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遭遇过多次的人口迁徙和社会融合,形成了一个兼容并包、文化多元的社会文化体系。香山社会的发展史,既是一部移民史,又是一部创业史;既是一部革命史,又是一部爱国史。
  从香山文化生成发展过程看,脉络较为清晰,其演变经历了汉唐宋元萌芽期、明清积累期、近现代成熟期和当代发展期四个阶段。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集中地体现了岭南文化中粤、闽、客三大民系的文化特征,是中原文化、土著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的产物,是相对岭南文化而言的亚文化。它既有岭南文化的文化特点、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又有其本身独具的特色。广东省社科院雷铎先生认为,香山文化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杂交文化,具体而言,是“两岭”和“两洋”的文化杂交。“两岭”即岭南和岭北(中原),“两洋”是南洋和西洋,这种内外二元和叠加的杂交文化,形成了香山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与创新性。[8]
  因此,既源自于中国传统,又融合外来因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规范、文化习俗以及价值取向等的总和,就构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香山文化。从香山文化的生成、发展以及内容结构和性质特征上看,它是岭南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本。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香山文化无疑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构成和表征”,“香山文化既具有深厚的岭南地域文化的根底,也具有扎实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它既是岭南地域文化小传统的构成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的承载者。”[9]
  广东省社科联颜泽贤教授也认为,香山文化足以成为一种区域文化概念,一是任何文化都脱不了其地域性,而香山文化的地域概念,包括现在的中山、珠海、澳门一带。这一地域虽历经朝代更迭,但总体上还是一体的,其中的居民,不论在生产、生活习惯还是语言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共通性。因此,香山文化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二是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文化现象,它应该既有大的区域文化的共性,也应该有在这个大区域文化中区别于其他小区域文化的特质,在共生之中有其独创,香山文化正符合这一特点。三是一种文化概念的提出,还应有一系列的文化人物和事例作有力的支撑。而近代中国出现的一系列启蒙人物许多都诞生在香山区域内,这正可以作为确立这种文化的一个有力注脚。脱胎于此的香山文化,包含了岭南文化体系中的粤、闽、客三大民系的文化特质,其本身又独具特色,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香山文化与岭南文化同步发展,演绎了中国近现代文明的壮丽篇章,是中华文明的优秀范式。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在《香山文化的底蕴和价值》中指出,“香山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概念,完全可以成立。”[9]

  二、香山文化的内容构成与基本特点
  若按文化形态学的理论与方法,香山文化在内容构成上可划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四个层次。[10](PP30-32)但这样划分似乎显得过于抽象,不便于人们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因此根据香山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的文化特性,我们认为香山文化基本上是方言文化、民俗文化、洋务文化、商业文化、华侨文化、名人文化和思想文化七个部分组成的统一体。[2]
  方言文化。丰富多样的方言,既是香山社会的一大特色,又是香山移民文化、多元文化的一种表现。在香山,广东三大方言语系并存,且各大方言语系中又有区域间的不同。就今日的中山而言,粤语系中分为石岐话、沙田话(近顺德话)、三角话(近东莞话)和古镇话(近新会话);闽语系中也有三乡话、隆都话和张家边话之分;客家语系内部比较一致,但与粤东客家语比较则存在一定的差别,前者不仅受周边的三乡话、张家边话和南朗话的影响,而且还受西方近现代语言文化的影响,夹杂了不少异质语言内容。香山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方言岛”。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民间社会生活中传承的文化事物和现象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部分。香山的岁时民俗和红白喜事民俗虽与中原地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在一些具体规定和仪式上有自己的特色。最能体现也最具审美和开发价值的香山民俗文化应是香山的民间文化艺术,包括沙田地区流行的高棠歌、咸水歌和大罾歌,五桂山区客家山歌和沙溪的鹤歌等。目前,咸水歌、小榄菊花会等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洋务文化。香山洋务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开创性和边缘性。洋务文化主要表现为香山人在近代洋务活动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并形成独具一格的洋务文化风貌。从鸦片战争前后香山人在洋行做买办与中外商人接触开始,到晚清洋务运动全面展开,香山人都积极参与对外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各项事务,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即洋务文化。在使中国打破闭关锁国从而面向世界的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诸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身旁和背后,有一大批旨在使中国工商业近代化的旧称“买办”的爱国实业大家,其中香山人士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容闳、唐廷枢、徐润、郑观应等就是当中的佼佼者。[8]
  商业文化。香山人向来重商。香山商业文化经历了宋、元孕育时期,明、清形成时期,清末民初发展时期,新中国以后的转化和创新时期等历史发展阶段。近现代香山商业文化达至一个高峰,成为中国近现代商业历史的缩影。香山人在成功地实现了自我历史书写的同时,为中国商业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1]香山买办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积极表现,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在近代百货业中的创举,以及香山商贸的繁荣昌盛,就是香山商业文化最好的印证。
  华侨文化。香山人迁居海外始于明代。数量庞大的旅居海外的香山人在长期与祖国特别是家乡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深厚的华侨文化和侨乡文化。“入清后,经过长时间的稳定发展,又有澳门所提供的诸多商机和便利,香山人口增殖,商业繁荣,文教日兴,遂与番禺、顺德等并列为大县,尤以侨乡名闻遐迩。”[7](序二)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香山华侨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精神状态投身于侨居国和祖国的建设,如孙眉、杨仙逸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实际行动印证了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
  名人文化。自明清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香山出现了众多闻名中外、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其人数之众、知名度之高、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巨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诚如张磊教授所言,“(香山)较早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地域,得以开风气之先,又能领风气之先。人文精神高扬,呈现群星灿烂。众多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艺术家……堪称光辉夺目。不愧为20世纪中国的三巨人之一的孙中山,更以民主革命先行者和近代化前驱的丰功伟绩而使香山易姓,更名为中山”。[1](序一)最具权威的大型综合辞书《辞海》收录了古今中外2000多名历史人物,其中香山人有30余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独树一帜。[12]
  思想文化。香山思想文化主要体现为名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结、民族性格等方面。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及他的爱国爱民精神、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和博爱精神,郑观应的“商战”思想,四大百货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思想,香山买办的经济思想和容闳、唐国安、钟荣光、萧友梅、韦卓民等的教育思想,以及刘师复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等,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篇章。
  香山文化在发展和传承中,不仅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传承性、包容性、先导性、民生性、创新性和开放性。
  传承性。历史地看,香山文化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和行政区划的变更而离散,相反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而得到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孙中山的愈挫愈奋、敢为天下先、与时俱进和博爱精神,在香山可谓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颜泽贤教授认为,“中山人民正因应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努力建设‘两个适宜’和谐中山与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这种具有时代意义的伟大实践,既是香山文化概念的现代诠释和作为一种活文化的具体印证,也是对岭南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深刻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1](序二)
  包容性。香山文化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和而不同”与“不同而和”的包容性。古今中外的雅俗文化不仅得到理解和接纳,而且还被转化和创新。严格说来,香山文化就是古南越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近代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融合、转化和创新的产物。
  先导性。明清以来,香山涌现出了许多领风气之先的优秀人物,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提出的幼童留美计划,开创了中国官费留学美国的先河。在120名留美幼童中,香山籍的占1/3,其中唐绍仪、唐国安、梁如浩等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郑观应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主张,并系统地论述了兵战不如商战的思想,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和发展经济的实业计划等,在当时都具有思想的先导性。
  民生性。香山人向来务实崇商、重利而不忘义。香山的经济严格说来都属于民生经济,都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有关,这在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中即有鲜活印证。和早期的香山买办一样,中国现代百货业的先驱四大百货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的经营者所持的经营理念也都体现出浓厚的民本思想。
  创新性。创新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状态,是流淌在香山人血液中的活性因子。香山人是中国近现代工商实业的重要开拓者和推动者,在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变革中,涌现了一批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买办和工商实业家。香山人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所作的开创性贡献就是这种创新性的明证。正如李宗桂教授所言,“强烈的创新追求是香山文化的重要特质”。[9]
  开放性。从历史上看,香山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不断移民的社会,也是一个文化输入型的多元文化组成的开放融通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香山人更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善于吸收、摹仿和学习外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浓厚,有强烈的开放意识。香山文化中的一些民族性、地域性和个性化的东西,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得到广泛而有效的传播。香山文化实际上在明清时期也一度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范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西方人的“中国观”。

  三、香山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香山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明显表现为崇文尚武、顺应自然和重商传统。
  崇文尚武。香山人历来就崇文重教。自明清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香山因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许多英才俊彦,产生了众多闻名中外、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早在明代中期,香山县的文化教育就与中原等地的水平不相上下。嘉靖年间,参加科举人数与日俱增,中举人数达180人之众,其中有16人考取进士,在道德文章上颇负盛名的亦不乏其人,如黄畿、黄佐父子。黄畿勤于著述,有粤洲先生之称;黄佐参加廷试,五试皆为第一,其著述甚丰,且广为传诵,时人誉为奇才。到了清朝,香山人读书应试者众,在清初至科举制废除的200余年内,香山出了2名探花,107名进士,其中武进士67人;721名举人,其中武举人312人。[13]虽然科举考试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历代科举取得功名的人员数目也不等于历代香山人才的总量,但可以肯定地说,它毕竟是古代香山社会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反映了香山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体现了香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
  顺应自然。香山在远古时代只是珠江出海口伶仃洋上的若干岛屿,所谓“香山为邑,海中一岛耳,其地最狭,其民最贫”,说的就是秦汉时期香山地区相对独立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大海对缺乏勇气和智慧的族群来说,是一种天然的阻隔,香山的先辈们却能围海造田,并将之变成绿洲;大海,有时是一条暗藏杀机的险道,香山的先民却凭借她远涉重洋,开辟金山坦途。靠山抱海,没有内陆地区的封闭和保守,却因拥有深不可测、浩瀚无垠的大海而视野广阔。香山先民就是在这山与海的结合中历练出开放、博大、包容的胸襟和刚柔相济、开拓创新的文化品格。香山沧海桑田的巨变,部分归因于自然的伟力,更多的则应是人化自然的结果。香山先民在持久的与自然亲近的过程中,学会了适应、改造、转化和创新,形成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的循环再生的经济发展模式,成功地变沙田为良田。香山文化因而也在这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中不断获得再造与新生。
  重商传统。香山人向来就有经商的传统。宋代香山立县的县城石岐(史称“铁城”),一直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元明时期,石岐山下就有商铺十八间的传说。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以后,澳门与香山地区之间的贸易就更加频繁。明万历十九年,大戏剧家汤显祖来到香山,被香山繁忙贸易景象所吸引,挥笔写下《香嶴逢贾胡》,诗云:“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香山因地近港、澳和广州,中外贸易和区间的商品流通迅速发展起来。境内除县城石岐以外,小榄、前山、香洲等地,也因商业的繁荣而成集镇。特别是清末民初,受孙中山民主革命和“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香山的工商业再一次出现蓬勃生机,县治石岐工商业在原来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民国时期,虽屡经战乱,商贸活动受到影响,但民间墟市仍然断断续续地进行,对外贸易也没有完全中止,商贸传统因此得以传承。
  香山文化在文化精神上主要表现为坚守正统与开放创新、趋利务实与热情浪漫、刚勇好强与文质彬彬、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等对立又统一的精神品格。  
坚守正统与开放创新并存。香山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多元文化并存是香山文化开放包容的表现,但是,香山文化在本质上并没有因不断地吸纳外来异质文化而丧失自己的本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相反,香山文化在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中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不断地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提升。孙中山先生就说,“余之谋中国革命,所持之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趋利务实与热情浪漫同在。香山靠山抱海,素有重农亦重商的传统。面对大海,他们很自然地有了探究天地之想;背靠大山,脚踏实地,注重实干和讲求实惠之情则油然而生。因此,香山人得山海相依之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一方面务实求真,趋利避害,具有时间效益观、开放效益观和变革效益观等商品意识,表现出趋利务实的个性;另一方面香山人又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憧憬,表现出热情浪漫的诗性情怀。
  刚勇好强与文质彬彬兼备。香山人历来就崇文尚武。如前所述,在历代科举考试中,香山籍文进士、文举人固然代不乏人,但武进士、武举人也层出不穷。香山人一方面素喜习武强身,保家卫国,在历代抗击外来入侵者的斗争中刚勇顽强、大义凛然,南宋末年马南宝毁家纾难、奋起勤王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香山人又擅长舞文弄墨,吟诗作画,表现出儒者风范。如黄佐、何曰愈、苏曼殊、古元等表现出的诗人气质和学者情怀。香山文化因而具有刚柔相济、儒侠兼备的特色。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合一。沧海桑田的巨变和移民社会构成香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香山人在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和创造,学会了博爱与包容。一方面,他们善于适应环境和灵活变通,处事从容、稳中求进,表现出一种务实守信的理性精神;另一方面,香山人在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网络中,又表现出和睦友爱、守望相助、重礼尚义的人文精神。因此,香山文化具有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合一的文化品格。

  四、香山文化在当代中山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正如人需要精神一样,一个城市也需要一种精神。2004年4月,中山开展了什么是新时期中山人精神的大讨论,并提炼出“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新时期中山人精神。[1]这八个字凝练了香山历史文化和建设现代文明的双重意念,是中山人一种精神力量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更是香山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
  博爱是伟人故里宝贵的精神元素。它是热爱、建设家园和祖国的民族精神之凝聚,既有传承性,又有时代性。孙中山先生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是人道主义的精髓,应与三民主义一起倡行。他的这种伟大的博爱人文精神,既顺应了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更为世人留下了关乎人生观、价值取向的宝贵精神遗产。[14](P8)在博爱这面旗帜的辉映下,爱国爱乡的情愫早已融化在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关心社会、乐于助人”为宗旨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慈善万人行持续了19年,不仅在内容上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和孙中山先生提倡的救国救民救世的博爱精神,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创造性地培育了现代城市新风尚,形成了当代社会新民俗。慈善万人行活动已经成为中山人民弘扬博爱精神的强大载体。
  创新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活性因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山人秉承“敢为天下先”的传统,创造出多个全国第一,包括第一个种粮万元户、第一家中外合作的旅游宾馆、第一个高尔夫球场、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游乐场等。1998年实施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能最终取得成功,也得益于创新。中山在国内较早提出实施“三个创新”,即体制、科技、投资环境创新,其中“投资环境创新”理念尤为独特,它不只强调基础设施的改善,更强调软环境的创新。自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后,公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城退出,不与民争利,给民间资本腾出发展空间,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现代市场经济理念;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近12万户,约占全市家庭户数的1/3,小榄、古镇等镇区更是接近50%。正是因为这种永不枯竭的创新力量,才使中山“以占全省1%的面积、2.7%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3.8%的生产总值,经济总量位居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第五位,并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殊荣”。[1](序二)
  包容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香山的历史就是一部接纳移民的历史,也是一部包容的历史,它充分展示了包容的文化底蕴。包容精神符合现代社会开放、开明、接纳、多元的价值取向。中山人的包容精神,体现在中山人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是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在中山,内外投资者一视同仁,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同步发展。“同是中山建设者”的社会氛围,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倍感温馨,十年前,就有外来工被推荐当选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或当选市政协委员,当时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新鲜事。
  和谐是全社会不懈的共同追求。和谐体现了时代性与群众性,其内涵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多年来,中山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既重视效率也关注公平,既重视代内公平也关注代际公平。如斥巨资实施安居工程,为相对困难的7000多个家庭圆了安居梦;全社会积极参与“身边的希望工程”,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实施“星光工程”,让农村的老人安享晚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专业特色镇,并积极探索农村保险向城市社保并轨等。三年前,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对中山提出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的要求。中山据此建立了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实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三年后,他再次来到中山调研,对中山经济社会多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中山已基本建设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今日中山,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目标追求,更是一种发展成果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王远明主编.香山文化——历史投影与现实镜像[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胡 波.香山文化的现代诠释[J].学术研究,2006,(6).
[3]崔国潮.香山文化:中山发展的精神动力[J].王远明.香山文化研究之价值与意义[J].胡波.香山文化的现代诠释[J].学术研究,2006,(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
[6]列宁全集(第38卷)[M].
[7]香山明清档案辑录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雷 铎.香山文化ABC [N].南方日报(理论版),2006-07-27.
[9]李宗桂.香山文化的底蕴和价值[N].南方日报(理论版),2006-07-27.
[10]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1]胡波主编.人文香山[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2]胡 波.简论香山名人文化[J].开放时代,2005,(增刊).
[13]中山市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4]广东省志·孙中山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郭秀文

 樓主| 發表於 2007-1-3 18:47:23 | 顯示全部樓層
香山(中山)有三大民系﹕本地民系(廣東人)﹑福佬民系﹑哎佬民系。
發表於 2011-7-6 02:18:2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使君子 於 2011-7-7 03:59 編輯

「翠亨」原名「蔡坑」,蔡姓是闽人较多,「X坑」的地名是客家较多。

虽说翠亨是闽客混杂区,但感觉会将「翠亨」「蔡坑」这两组字读音相混的方言应该不是闽客,而更像是疍家白话或某些广西白话。「蔡」,客话读cai,闽话读cua。「翠」,闽客皆读cui。

很有趣的一点,在壮族发展得很庞大的韦姓,在香山本地人之中也颇具规模。

中山姓氏结构确实带有些闽式风格,如比例偏高的郑林蔡周,还有福建的 「特产姓」——尤姓、连姓 居然也出现在中山。

孙中山的父系祖籍,不在翠亨,在左埗头,跟阮玲玉是同乡,左埗头是闽人聚居社区。左埗头又名「早埗头」,「左」「早」两字读音相混,是闽音特色,无得倾。
孙姓极罕见于土客,在闽人之中相对多点。左埗头的三大宗族祠庙——阮氏、欧氏、孙氏,除了欧氏是广府原著姓之外,其余二姓来源确实难讲,但可以肯定的是,来自客家的可能性远低于来自闽人。
發表於 2011-7-9 07:06:26 | 顯示全部樓層

「铁城」

-

魅力中山 > 中山历史



石岐为何称铁城

时间:2010-9-7来源:中山旅游网作者:中山旅游网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朝廷诏准香山设县。


立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这昔日以渔盐业为生的岛屿,建造一座稍稍像样的县城。


县城的城址选在哪最好?当然是经济比较发达,居民相对集中,具一定规模,而且发展前景较佳的地点。


在香山县的10个乡中,长安乡(今珠海香洲)得渔盐之利,开发较早,著名的金斗盐场列南海十大盐场之一,获利甚丰(原鸡柏银矿因连年开挖,资源已渐枯竭,后虽在附近发现金和水晶的矿脉,但储量不大,而且品位很低,没有太大的开采价值)。然而,仅是渔盐产地,毕竟难以成为中心城。


可以考虑的,其实只有丰乐乡(今三乡)和仁厚乡(今石岐),其余大都成陆不久,甚至是刚从外县划入的海滩,根本就缺乏竞争力。


第一个可供选择的地点是丰乐乡,即今天的桥头、平岚、乌石一带。那里有广阔的平原,近千户人家。是香山岛南北陆路交通必经之地,也靠近濠潭(今唐家)和濠镜澳(今澳门)港湾出口。


另一选择是仁厚乡的仁厚里(今石岐),这里也是宽广的平原,也有近千户人家,是县内南北水陆路交通的枢纽,又是通往广州的陆路出发点。该乡陈氏三杰陈天伦、陈天觉、陈天叙声望颇高,陈天觉是现任的寨官,正代行新设的香山县的县令之职。


陈天觉邀集乡亲父老商议,丰乐乡和仁厚乡的代表各执一词,争持不下。陈天觉是仁厚乡人,此刻不便说得太多。他做过京官。他心中明白,县城设在靠山面水(这时香山县与南海县之间的海域已逐渐成陆,那就是后来的顺德,石岐海已演变为岐江)、实际上已成为与州府联系枢纽的仁厚乡,当然要比缺了水运之利的丰乐乡有利得多。为了终止无休无止的争论,他祭起了一个最古老但却最有效的「法宝」,那就是堪舆(风水)之说。他对乡绅们说,古语有云:「土重为贵」。我们可以取两地的泥土称一称,哪里的土重,就选定在哪里建城!众人一致表示赞同。


相传,陈天觉在事前耍了个小狡狯,他暗中派人把铁砂掺在仁厚乡的土样里,接下来的「称土」,当然是掺铁砂的泥土要重,于是就商定在仁厚乡的仁厚里建城。这事后来传了开去,人们将此传为佳话,并把新落成的县城美称为「铁城」。——以上就是著名的「秤土」传说。


原来一直辖治香山的东莞县令姚孝资对建城十分支持。他亲自出面,动员官居邕州副将的香山籍校尉刘必从把位于未来县城中心的大片祖地(今孙中山纪念堂一带)捐出来,以修建县衙。与此同时,陈天觉礼聘仁厚里曲涌乡的建筑世家梁溪甫父子五人总管建城事务,择定吉日良辰破土兴工,于香山立县两年后的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竣工,暂设于香山寨所在的山场(今珠海香洲)的临时县衙,从这时起正式搬到了铁城。












-
發表於 2011-7-9 07:13:06 | 顯示全部樓層

石岐

-

石岐地理环境介绍

石岐属于中山北部冲积平原与中南部丘陵相接地带,地势平缓。石岐山(烟墩山)、西山、月山居其中,莲峰山、迎阳山、员峰山环立。最高的莲峰山海拔为78.8米,山地总面积近3平方公里。


石岐地处市城区中心,东至起湾道与东区接壤,南到白石涌与南区毗邻,西临石岐河与西区相望,北至东明北路的横河与港口镇相连。东西最大距离4.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2公里,总面积22.72平方公里。石岐江环绕本区西北两面,往东北经火炬开发区出东江口水闸,注入横门水道。


石岐地理位置优越,道路网络四通八达,水陆交通方便,是中山的交通枢纽。105国道和中江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与横跨岐江两岸的东明大桥、青溪大桥和外环路相连接,广珠轻轨即将开通,并在境内东江北设立了站口。区中心距高速公路仅5公里,距中山港只有15公里,距珠海、澳门57公里,距番禺40公里。


石岐的得名


石岐的得名比铁城早得多,唐末香山诗人郑愚就已写过题为《泛石岐海》的诗,可见早在唐代以前,就有「石岐」这个地名;而铁城却是在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并选建县城之后,因为《铁城的传说》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才慢慢叫响了的。



起初石岐和铁城所指的范围有所不同。铁城指城墙围起来的人工县城,石岐指岐江东岸沿江的开阔天然地带,秦汉以前,这里就是小渔港,是香山渔获的重要集散地。



烟墩山又名石岐山、阜峰,是古代的海防前哨之一,上有烽火台。每当发现海盗来袭,即焚烟示警,故名烟墩。香山立县后,由于地处边隅,经济落后,被朝廷视为「下县」。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风水先生振振有词地说:石岐的地势原为「网缯(即鱼网)地」,岐江东西两岸的烟墩山和马山,就是张开「神缯」的两支「栋」,由于烟墩山比马山矮,所张开的「神缯」就向烟墩山倾斜,结果「神缯」支不稳、兜不住,让「财气」白白地漏走了。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九月,香山知县蔡继善接受乡绅们的提议,决定在烟墩山上兴修风水塔,使之总高度与长洲马山相齐,这就是烟墩文塔的来历。



烟墩文塔在民间又称「花塔」,是一座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每层均有飞檐。塔顶用铸铁制成,整个造型就像一支在蓝天上书写诗文的巨笔,所以又称为「文笔」。自从烟墩塔落成后,「香山八景」中的「阜峰文塔」。就由原指山形似文笔的湖洲山,改指造型像文笔的烟墩山塔了。


关于石岐的得名,有多种说法。其一是,为了防止水患,陈天觉指挥众人在石岐海边兴建南、北两道石堤,这就是上基和下基。「岐」是从「基」衍变的。然而,石岐的得名显然在陈天觉生活的年代以前,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另一种说法是,古代石岐海东岸为乱石,故名「歧」。然而,要是水浅石多,船只无法靠近,又怎么能成为渔港呢?所以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


其实,石岐是因山水形态得名的。先说山,据史料记载,石岐山原是石山,宋代以后,历代采石作建筑材料,才逐渐把山剥成了现在的土山。 再说水,在郑愚的《泛石岐海》诗中,就有「岐海正分流」的句子,这「分流」两字,便证明了「岐」的本义的确是「歧」,不过,它指的不是石堤的「岐」,而是江水的「歧」。后来这一带的凤鸣路、山凤街等街道的取名也是继续沿着这一思路。


山多石,水分歧,就是「石岐」得名的来由!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4-26 20:58 , Processed in 0.0740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