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芬1012

[語音探討] 粵文嘅“關”字唔做動詞。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8-25 18:45:38 | 顯示全部樓層

看,視也。正常人還是看書爲對,睇多在考試時用來左右兩邊偷看。

=======

看是手在额上远视,睇特指近距离视.

如:遥看瀑布挂前川.

若用看,看书,也可是很远的看书就不能得内容.而睇就一定是近距离.

一文/一块(一元钱的说法)——一文,是一個銅錢,相當於現在的一分錢。而一元是指一個銅元,一銅元等於一百文錢。當時對銅元的量稱是「塊」,故後又以「塊」代稱銅元。廣東的「蚊」可能是源自「緡」,一緡等於一千文錢,一千文錢等於一銀元。老廣東話稱一元錢爲「一個銀錢」,故廣東人的「元」的概念應該指「銀元」,與北方「元」的概念是「銅元」有別。

=========

古时钱币就是两.贯,吊,文,

一两银=1000文钱=1吊钱=1贯

铜元和银元是清末才有.铜元和银元也可用一枚,一个来作单位.

满清末年,铜元推出后,10文钱=1个铜元.100铜元=1两银.

光绪元宝铜元上有四字:当制10文.并不是100文

民国的铜元上也是2字:10文

 

 

 

 

 

 

 

發表於 2007-8-25 18:56:19 | 顯示全部樓層

马留/猴子——「馬留」與「猴子」都源自「夒」字,「夒」在遠古漢語中是一個半音節字,因後世的漢字漸趨一字一音節,一個半音節的字也就轉讀單音節或雙音節。「夒」字被轉讀單音節就成了「猱」,「猱」,本是指「讀『矛』音的在『木』上活動的獸類」,故從犭、木、矛,讀「矛」音。後世之無知者誤以「矛」、「木」爲「柔」字,而將「猱」讀成「柔」音,大錯特錯。讀成雙音節的就寫成「馬留」或「沐猴」(又作「母猴」、「馬猴」、「蒙貴」等等),不管如何,「M」音一直保留着。「沐猴」等後又省作「猴」。

===========

古时养马,均在马房里养一母猴子,可以防马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写道:“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避恶、消百病也。”著名医药家李时珍就此而引用“马经”解释说:“马厩畜母猴,避马疫。”原来古时西北方养马,常常同时将猴子养于马厩中,以给马匹防病消疫。因此,李时珍又解释说:这种做法“胡俗称马留云”。

所以古人把猴子称作马留.在<西游记>里也用马留指猴子.

节选《西游记》中第15回:菩萨道:“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留,村愚的赤尻!我倒再三尽意,度得个取经人来,叮咛教他救你性命。你怎么不来谢我活命之恩,反来与我嚷闹?”

宋代时,有专们作找失物的猴子叫作:着也马留

北宋张师正《倦游杂录》说:“京师优人以杂物布地,遣沐猴认之,即曰:‘着也马留’。”

 

 

發表於 2007-8-25 19:03:17 | 顯示全部樓層

行路/走路——行,《說文》:「人之步趨也。」走,《說文》:「趨也。」兩字同義。
========

疾行曰趨,行和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速度.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8-25 11:18:41編輯過]
發表於 2007-8-25 20:59:14 | 顯示全部樓層

不要認為古代沒有分,就把文=分,看過關於(古代)錢幣方面的文章,更贊同於古時的“文”等於現時的“元”,很簡單,消費力原因。

小說《康熙大帝》裡有一段說康熙話國庫尚有5000萬兩(還是500萬兩,忘了),但無論如何,如果把一文錢=一分錢,那麼算算,那麼頂盡也是五億。今天的腐敗也夠嚴重的吧,但國庫收入都不會少過這個數,但如果說1文=1元,那就比較合理。

所以把文看作分並不合理,不符合邏輯。所以較贊同樓上,並不那麼認同夢君。

發表於 2007-8-25 21:46:52 | 顯示全部樓層

《詩經.小雅.角弓》所載:「毋教猱升木」。猱,《說文》:“夒,貪獸也。一曰母猴,似人。”(夒,猱之古字。)

猱,从得声*mruu,粵語馬留讀作*ml’uu,是字古音的緩讀式,不必穿鑿附會甚麼“猴子看馬”一類的傳說。

馬留、馬猴、沐猴、母猴、獼猴……這些其實都是一些記音字,本無實際字義,有些文人見字生義,穿鑿附會,令人發笑。

如《馬經》:“馬厩畜母猴,避馬疫。”還解釋說:“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馬食之,永無疾病矣。”即是說馬吃了流染有雌猴月經的草,就不會染病云云。

卻不知“母猴”非“雌猴”,王氏句讀云:“母猴者,名也。史記謂之沐猴,今呼馬猴,聲皆相近也。按:沐猴合二言為一名,古止作木侯;或單言侯,遂施犬旁耳。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母猴乃此獸名,非牝者。沐猴、獼猴皆語之,字之也。

屈大均《廣東新語》:“大者曰獮猴。亦曰母猴。母非牝也。母音轉為馬。”

章炳麟《新方言·釋動物》:沐猴:母猴;母猴:彌猴;今人謂之馬猴,皆一音之轉。

沐猴*moog-goo、母猴 *mq-goo、獼猴*me-goo,馬、沐、母、獼,都是同一個音之轉。其皆源自“猱”*mruu

英語的“Monkey”、“Macaque”也是以“M”音開頭,應該也與此有關。



發表於 2007-8-25 22:08:22 | 顯示全部樓層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清朝在廣東鑄第一批銅元,

銅元的幣面鑄光緒元寶四個漢字和廣寶二個滿字,周圍有“每百個換一圓字樣,背面中央有團龍花紋,周圍有英文“Kwangtung One Cent(廣東一仙)字樣。

從此銅元上的“每百個換一圓”字樣來看,一銅元等於一百文制錢,這個毫無疑問。

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後所鑄的銅元把“每百個換一圓”改為“每枚當錢十文”,把“One Cent”改為“Ten Cash”。

這種後期製的銅元纔是當十文制錢的。但中國第一批鑄造的銅元的幣值確是等於一百文制錢。

發表於 2007-8-25 22:19:47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知夢星羽君所說的是否那種無孔銅幣,其實那個並非說是文,而是“鏰”,“鏰”之為字,本意就為清末發行的無孔銅幣,該字今天依舊在粵語以及不少地區留有此字,但已引申為那些小面值的硬幣,如北方則說“鋼鏰兒”。
發表於 2007-8-25 22:46:09 | 顯示全部樓層
至於鳳凰君所說的貨幣購買力,這個因時代不同,根本無法對比了。
不要說到清朝這麼遠,就說解放後的六、七十年代,當時的人一般月工資是36元(即俗語所說的“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但比現在360元還好用。
那時城市的豬肉價格基本上是,肥的一斤0.95元,半肥瘦的一斤0.85元,瘦的一斤0.75元。(以前的肥肉真的比瘦肉貴)
現在?一斤瘦肉大概要14元多,是四十年前的20倍。
當然,也有的東西比以前便宜,九十年代初期購買一臺電腦要十幾萬元以上,硬盤也不過幾百M大。現在,一萬元的電腦已經是你想要甚麼配置都可以的了,五千元的電腦的速度就比九十年代的工作站還要快,記得當時跟老師做研究,租工作站來計算研究數據,一個小時租金都要近千元。在九六年時,我第一次上網,一個月下來,網費,不要提了,反正我吃了一個多月的速食麵。現在,一個月幾十元錢,上到你發癲都沒問題。
發表於 2007-8-25 22:54:23 | 顯示全部樓層

那就是科技問題了,九六年時,網絡對於中國人而言尚算是高科技,但現在呵呵,中國的網民數量呵呵這個你知道。6、70年代是計劃經濟年代,與現在也不能比較,經濟制度都不同。

 

發表於 2007-8-26 03:25:11 | 顯示全部樓層
行,《說文》:“人之步趨也。”
走,《說文》:“趨也。”
趨,《說文》:“走也。”《博雅》:“行也。”

行與走並沒有太大的分別,故在中文裡,“行走”常連用。

發表於 2007-8-26 04:06:01 | 顯示全部樓層

不过喺广州话里面,“行”同“走”有好大嘅分别。

如果唔系,就唔会有“未学行,先学走”嘞!

發表於 2007-8-26 09:47:28 | 顯示全部樓層

飞沙走石,走投无路,飞禽走兽

鸡飞狗走.

走难

走避

若是行走均同义.古人何不以行代走.

紧急情况下,灾难的用词找不到用行的,都用走.

兽马争持,剑戟并举。未及数合,子牙便走.《封神演义》

玄德见势危,落荒而走 《三国演义》

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南齐书·王敬则传》

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 《水浒全传》

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的禽鸟,奔的野兽

 

 

可见,走和行在古语里是速度相差很大的.不能作用义

走难,

發表於 2007-8-26 10:11:42 | 顯示全部樓層

 



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後所鑄的銅元把「每百個換一圓」改為「每枚當錢十文」,把「One Cent」改為「Ten Cash」。

這種後期製的銅元纔是當十文制錢的。但中國第一批鑄造的銅元的幣值確是等於一百文制錢。
===================

当初铸造的铜元有当5.10.20.100.200.都有,并不是第一批流通的就是当100.民间流通的最大量的就是当10文制的铜元和当100铜元的银元.

以上几种铜元我的收藏里还有几枚.

 

 

 

 

 

發表於 2007-8-26 22:55:30 | 顯示全部樓層

行当然没有走的速度快,无需钻牛角尖了.

生死关头的都用走字.行军速度是慢跑+快速步行.

日行千里特指马的

.古人云:走马观花.衔枚疾走,

成语云:横行直走.鸭行鹅步.鹅行鸭步.

在成语词典里,走字成语几为指快速有关的.而形容走是慢速的成语我找了下没找到,但形容行是慢速的随便找了下就找出几个来.

且在古代小说诗词里,走字均指高速,逃跑,野兽奔跑就用走.

路上只会称有:行人,而没有走人.粤语有:"打横行"而没有"打横走"

 

發表於 2007-8-26 23:05:47 | 顯示全部樓層

行军就系“步行”,点会系连走带跑?我身边一直都有当过兵嘅!

即使系急行军都唔会系跑,因为如果跑嘅话,体力上应付唔到,只可以喺短距离上实施,所以急行军都只不过系加快步速,类似竞走。

“走”一定系快过“行”,已经讲过人系“先学行,后学走”嘅--包括嗰啲受过重创嘅伤者同长期卧床不起嘅病人。

發表於 2007-8-26 23: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至于话讲到《兵車行》,其实好容易解释。

军队出发,背负住各种辎重,又点可能“走”得快呢?所以只能够系“行”。

而嗰啲“妻”同“子”,睇电影电视都见啦,通常都系“迟到”嘅。其实系因为佢哋根本唔知道行军嘅准确时间同路线,而且要喺出城到“十里亭”呢段路上来回奔跑去揾自己嘅相公或者“阿爹”,你唔“走”快啲嘅话,点揾?

再者,“着草”又叫“走佬”,你“行”得慢嘅话,点“逃走”?

即使“走难”,如果“行”得慢嘅话,好难避得过灾劫,即使到达目的地,因为你“行”得慢,所以你揾得到地方栖身嘅机会会比较细,揾到工开、揾到食物嘅机会亦都比较微,因此“难”一定要“走”!

所以“行”一定慢过“走”。

發表於 2007-8-27 01:05:14 | 顯示全部樓層

啱先玩遊戲,未回覆。

我之所以敢講“行軍”係“步行”,完全因為我以前軍訓嗰陣時就係喺軍校(又叫武裝學校),就試過“行軍”,夢君未試過“行軍”咪以為係噉囉。

發表於 2007-8-27 01:17:24 | 顯示全部樓層
你說的是粵語的行與走,粵語的行比走慢。
但在古文中,的“行”與“走”速度基本相同,
《說文解字》中已經說得很清楚:行,人之步趨也。走,趨也。
兩字都是趨,即快步也。所謂“行走如飛”是也。
何爲趨?
《弟子規》:進必趨,退必遲。
則見到長輩時,要加快腳步,搶先上前致禮。
這種加快腳步就叫做“趨”。
而“行”就是“步趨”。
而“行”與“走”合爲“行走”一詞,古已有之。
蘇軾《小篆般若心經贊》:“如正行走值牆壁。”
普通話中的“行”與“走”同義,是合符古義的。
在古代,步速如果細分,可分“步”、“行”、“走”、“奔”等。
但相近的速度即很難細分,
如《說文解字》中:
步,行也。
行,步趨也。
趨,走也。(《博雅》行也。)
走,趨也。
奔,走也。
即步≈行,行≈趨,趨≈走,走≈奔,呈漸進式。
普通話的“行”與“走”同,是兩者向“趨”靠攏,故兩者分別並不大。
而粵語的“行”向“步”靠攏,“走”向“奔”靠攏,
而“步”與“奔”之間的速度分別就很明顯了。
這就象,步與行是“步行”,行與走是“行走”,走與奔是“奔走”,
但步與奔卻不能合用成爲“步奔”。
發表於 2007-8-27 03: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行軍這種事,試一下就知道。
我不知道你軍訓時行軍的要求是多快,
十公里行軍,兩個小時內完成,這是我大學軍訓時的要求,
雖然比軍隊的要求差多了,但是也一樣要連走帶跑纔能跟得上隊伍。
如果用粵語“行”的概念的那種速度來行軍的話,不用一分鐘就要掉隊了。


發表於 2007-8-27 04:08:10 | 顯示全部樓層

紧系“行”比“走”快啦!

碰到流行性感冒个阵,你走都走唔甩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4-23 19:12 , Processed in 0.0596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