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257|回復: 3

[百家爭鳴] [轉帖]话说粤语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6-17 06:32: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粤语因是在广东省内使用,所以又被人们称为 “ 广东话 ”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粤语在广东的使用范围,仅局限于东至惠州的惠东县一带,西至湛江,北至韶关地区的范围。惠东县以东人们讲的是客家话(潮汕地区讲潮汕话)。而在广东与湖南、江西交界的几个县,人们讲的也是一种类似接近客家话的方言。倒反在广西的梧州到桂平的地区,和南部沿海的北海一带,当地人讲的是粤语。所以把粤语称为广东话并不恰当。其实在粤语族群,民间对这种语言的称呼为 “ 白话 ” ,以别于当时读书所用的文言文。这是老百姓对自己所讲语言的称呼,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粤语最恰当的表述。至于粤语在岭南地区的起源,也有多方争论。一说在省府广州,另一说在肇庆古端州。我较支持后一种说法。广东人一般都知道,佛山的历史要长于广州,是先有佛山,后才有广州城(广州当时还叫番禺)。而肇庆(端州)的历史,并不亚于佛山。所以支持粤语起于广州说法的人根本就是颠倒了历史的前后秩序。只不过随着后来广州城的发展,粤语在广州通过省城的影响力,得以发扬扩大而已。也因此一部分人把粤语称之为 “ 广州话 ” 。外省的人往往分不清广东话和广州话的区别,认为都是一样。其实两者之间存在口音的差别,会听的人一听就分得出来。珠三角内人们所讲的广东话口音、用词差别不大(城镇之间),出了珠三角,差别就很明显了。如在粤西的湛江、茂名一带,人们说 “ 我不去 ” 不是象珠三角人那样说 “ 我唔去 ” ,而是说 “ 我无去 ” 。这就混淆了 “ 没有 ” 和 “ 不 ” 的用法。这可以说是粤语的一个变种。粤语圈以广州为中心向四周围(尤其是向西)作半径扩展,离这个中心越远,粤语的发音、用词差异就越大。珠三角的人出到其他粤语圈地方去,未必能听很明白当地人所讲的粤语。奇怪的是广西的梧州,人们所讲的粤语却与广州话很接近,其发音的标准,远胜于广东省内其它很多地区(细心的人还是能够听出梧州话与广州话的区别,例如梧州人说 “ 过黎 ” 而不说 “ 过嚟 ” )。我想这就进一步论证了粤语源于肇庆而非广州的说法。因为从肇庆沿着西江逆流而上,第一站就是梧州。其实即使在广州市内,不同城区、不同年龄阶层的人,所讲的广州话口音也是有区别的。白云区所讲的广州话,就和老四区(荔湾,越秀,海珠,东山)的有明显口音的不同。黄埔那边的也是。因为白云、黄埔都属城乡交接部,城郊人和市区人所讲的广州话,当然就有一定区别了。新并入广州的番禺、花都区(尤其是花都),口音和广州市区就更有一定分别。而在广州市,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和四十以下的年青人所讲话的口音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中年人说话的口音比较抑扬顿挫一些,显得较生硬,没有年青人讲的那么柔和。而年青人由于近年来较多地收看香港电视,口音与老一辈广东人已有一定分别。下面又讲到粤语的另一个分支 —— 香港话。 其实香港话和广州话并没有本质上的分别,甚至乎口音,不是细心的人都听不出来。香港人当初是跟广州人学会了 “ 广府话 ” ,但在学的过程中,或许是由于其本身文化底蕴不足、不能够全面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吧,所以造成了读音方面的一些错误。最明显的例子是没有明白汉字中的一字多音读法。例如 “ 大使 ” 的 “ 使 ” 字,在这里是读 xi ,而在说 “ 使用 ” 时, “ 使 ” 字应该读作 sei 。香港人没有明白这一点,一概全部读作 xi ,成为了广州人的笑柄。再如 “ 钱 ” 和 “ 元 ” ,广州人讲作 “ 文 ” 。 “ 几多文 ” 就是 “ 多少钱 ” 的意思。 “ 一文 ” 则是 “ 一元 ” 。 “ 文 ” 平时是读 men 的第三声,但在作 “ 钱 ” , “ 元 ” 用时是读第四声。这一点香港人也没有明白,在讲到 “ 元 ” 时,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字来表达,就借用了同读 men 第四声的 “ 蚊 ” 来写。可悲的是现时广州的年轻人,受香港杂志的影响,也把 “ 文 ” 写作 “ 蚊 ” 。于是广州周街做生意的店铺就挂出了 “ 蛋挞一蚊两只 ” , “ 本店清货一律 10 蚊 ” 的广告,令外地初到广州的人看了忍俊不禁。香港话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借用了相当多的外来词,特别是英语。如 cheap , in , out 等,通过香港媒体传播,已进入广州年轻人的日常用语中。近年来随着日韩潮的兴起,一些日语词也开始被香港话借用,打破过去英语一统天下的局面,如把 “ 电影 ” 讲成 “ 映画 ” , “ 电影上映 ” 讲为 “ 上画 ” , “ 盗窃 ” 讲为 “ 高买 ” 等。语言随着时代在变,香港话近年出现的一个变化趋势,还在于把读音为 ng 开头的字一律去掉那个辅音,如把我( ngo )读作 o ,牛( ngow )读作 ow 。这样讲起来就更柔和。由于曾一起和香港人共事,加上电视的影响,现在一般我在说到上述词时,也是把那个 ng 音去掉。确实这样听起来是要洋气、柔和一些,哈哈。 广府话概说 广府话又称粤语、粤方言、广东话或白话。广府话是一种声调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在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等省份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区,还有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它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对南方的称谓“越”或“粤”。在语言学分类上中国与西方有分歧注1。中国学者多数主张将广府话归为一种汉语方言,而其他国家学者多数则主张将它跟官话汉语(以普通话为代表)并列划分为独立的一种语言。 广府话(粤语)(cantonese) 流行于: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泰国、其他粤人移民国家和地区。 中国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大部、香港、澳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和南部。 使用人口: 7千万以上 排名: 16 [1] 语系: 语族: 语种: 汉藏语系 汉语语族 广府话(粤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的地区: 香港、澳门 语言代码 iso 639-1 zh rfc3066 zh-yue iso 639-2( chi iso 639-2(t) zho sil yuh 目前全世界广府话使用人口大约为7千万。这个数目在中国国内语言使用人口排名中处于第三位(第一位是官话汉语,约8亿;其次为吴语,约8千万),在全球则排在第十六位。虽然使用人口比以普通话为代表的官话汉语少,但广府话的使用地区非常广,在海外华人社区中应用广泛,并且支持著以香港文化及南粤文化为中心的广府文化,这使得广府话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可以说广府话是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 广州话口音是广府话的公认标准口音。但是随著近年来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广东境内一些城市出现外来人口远远多于本地人口的现象,与之相伴的是普通话使用人群大增(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加上广东省政府对广府话和本土文化不重视,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事实上已经由广州迁移到了香港。但是总体上,香港广府话跟广州话差别还是很小的,有时甚至难以察觉其中分别。大量来自香港及广东广府地区的移民,亦使广府话成为大多数海外华人社区的标准用语。 在香港及澳门,从市民日常交流,到学校教育、工商行业,到政府办公、立法会选举;到科学研究、新闻传媒、大众娱乐,广府话都占绝对优势地位(除广府话之外,英语亦较为流行)。在汉语语族里,除普通话外,广府话是唯一成功发展为全功能语言的语种。同时香港大众媒体及娱乐事业的繁荣使广府话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 广府话的主要特点 保留大量古汉语的成分 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在语音方面,广府话保留许多古老发音,例如广府话中“我”和“饿”两字有舌根鼻音声母 ng-(保留中古疑母的原始发音)。在声调方面,广府话完整保留中古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格局,而且还从阴入中衍生出一个中入调,是保留古汉语入声最为完整的语言。粤语包含-p、-t、-k、-n、-m、-ng六种韵尾,没有北方方言所具有的卷舌音、儿化、轻声等现象(这些北方方言特征都是在中古以后发展形成的,广府话并没有跟随北方方言发生这些变化)。在词汇方面,广府话保留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在北方方言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如广府话中“粘”说“?#91;”,用“差人”来表示“警员”等等。广府话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的典籍中找到来源。例如广州话常于句末的语气助词“忌”(现常常被写作“慨”),见《诗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又如“打碥炉”(吃火锅),“碥炉”为一种古炊具;“牙烟”(即“崖烟”,意危险,古文中原意为“悬崖边的炊烟”,就是说“悬崖边的小屋”——自然就很危险了);“濿淅”(现广府话中意为“遇到麻烦”、“麻烦”;来源于古书中形容衣衫尽湿在水中行走的声音——想象一下在水中行走的滋味,就不难发现广府话词生动)等词。在语法方面,修饰成分后置、在人名前加“阿”表示亲昵、“公鸡”倒置成“鸡公”等等,这些都是古汉语特征的遗留。 保留较多古南越语底层成分 古代南迁到岭南地区的汉人与“南越族”土著长期杂居,彼此间语言、文化、习俗等各方面不自觉地相互渗透。广府话既有古汉语成分又有古代南越语成分,正是两个民族相互融合的结果。现代广府话中也仍然含有许多古代“南越语”的成分,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如在广府话中“呢”表示“这”,“唔”表示 “不”,“虾”表示“欺负”,“边”表示“哪”等等。这都是“古越语”底层词的遗留。古越语底层在广府话中非常重要,若抽去则广府话会严重“残废”,无法正常实现表达和沟通的语言功能 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 广府话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近数十年来,香港广府话中吸收外来词特别多,影响著广东境内的广府地区。这些外来词很多是普通话没有吸收的,如“士多”,普通话中说“商店”;有的是普通话吸收了但译法不同,如普通话中的“沙拉”在广府话中译为“沙律”;不少外国人名在广府话中的译法,亦与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别,如现任美国总统bush在普通话中翻译成“布什”,香港人则把它翻译成“布殊”,广府话译法与英文的发音更为相似。从1980年代开始,不少广府话外来词随著香港、珠三角等等广府居民和内地交流更加频繁,渐渐进入了普通话,例如“巴士”、“贴士”等等。有时,这些词被普通话吸收的时候发生失真,如广府话“搭的”(“搭的士”的简称)被普通话当作“打的”吸收。 香港广府话口语中还经常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比如,“文件夹”通常用 file(读若“fai-lo”,有文具店会写成“快劳”);警员或老师称作“阿sir”(女警叫“madam”、女老师叫“miss”),工作加班称为 “开ot”(源自英语over-time)等等。虽然不少英文发音会翻译成汉字,但香港人不时会直接以英文字表达字词,如“感觉”用feel代替,也没有相关汉字表述该读音。值得注意是,为迁就广府话的节奏,feel往往会读成few,失去l尾声。这种中英夹杂的地道用法在香港十分流行,而且在广东省广府地区中也在逐渐增多。 拥有大量特有词汇 广府话在变化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许许多多特有的词汇,这些词汇有的沿用至今,成为广府话的另一特色。日常用语中广府话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可多达50%以上。在科学技术领域两者不同的词汇比较低,小于10%。 广普词汇对照举例 广府话 普通话 广府话 普通话 广府话 普通话 广府话 普通话 宵夜 夜宵 饮胜 干杯 心熄 死心 鬼马 多诡计 人工 报酬/薪金 心甘 甘心 火水 煤油 花樽 花瓶 欢喜 喜欢 后生 年轻 专登 特意 雪柜 电冰箱 夹万 保险箱 ?#91;线 神经失常/神经病 咸湿 好色/ 下流 人客 客人 老窦 爸爸 特登 故意 契弟 王八蛋 吹胀 气坏/ 无可奈何 跷蹊 蹊跷 酥虾 婴儿 得意 可爱 点解 为什么 直头 简直 是但/ 求其 随便 得戚 得意/ 嚣张 儸柚 屁股 同埋 和/ 与/ 跟 折堕 做孽/ 遭遇悲惨 横掂 反正 柜桶 抽屉 屋企 家 好彩 幸好 马骝 猴子 谂 想/ 考虑 大嘥 浪费 荷包 钱包 曱甴 蟑螂 生萝卜 长冻疮 掟煲 分手 执生 小心 老世 老板 番枧 肥皂 皮箧 箱子 淡定 镇定 纵使 即使 失觉 失敬 火烛 失火 口齿 信用 省镜 可人 唔通 难道 包租婆 房东太太 游车河 兜风 熟口面 似曾相识 第二啲 其他 唔该 谢谢 犀利 厉害 巴闭 了不起 大镬 惹了大麻烦 闭翳 忧愁 抽秤 挑剔 倾偈 聊天 铰剪 剪刀 电掣 电钮/开关 车辘 车轮 軚盘 方向盘 戆居 蠢/笨 踩屐 溜旱冰 拥趸 捧场者 琼 凝固 喊 哭泣 嬲 生气 唞气 呼吸 蛤乸 大青蛙 曳 淘气 唛头 商标 岌岌贡 摇摇晃晃 发吽哣 发呆 蛊惑 使人心意迷惑 独特的句式和语法 广府话语法中有许多修饰成分倒置现象,此外还有许多很特殊的句式。例如普通话中“怪不得”;在广府话中作“唔怪之得”。又如普通话中“我先走了”;广府话中为“我行先啦”等等。 发音系统较复杂 广府话有相当复杂的声调系统,这与普通话(官话方言)差别非常大。在广府话中相当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而且还由阴入、阳入分化出中入。标准广府话有九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关于广府话的发音和拼写,详见广府话罗马化方案(广府话拼音或广府话罗马字)。 广府话的书写系统 现代广府话在正式场合里普遍采用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现代汉语白话文书写系统,其语法、词汇跟普通话书面语大致相同。这种白话文的语法、词汇和用语与广府话有较大的差别,不过人们似乎已经基本上习惯了这种差异,不觉有大的不便。但当人们用广府话读这种白话文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完全按照字面来读的。朗读者会习惯上根据广府方言语法、词汇及用语对字面文句进行调整,用广府话复述出来。大众媒体为贴近民众,不时会加入大量广东用语。部分杂志会采用另外一套广府话自己的白话文书写系统,大量按照广府话语法及用语书写,不懂粤语的中文使用者是难以理解这种广府方言白话文的。报纸则会采取折衷方法,主要行文都是以普通话白话文书写,但在对话和引言中,会使用广府方言白话文书写广东话对白,令文章更为生动,并避免在翻译成汉语白话文时出现失真。 因广府方言白话文书写会用到大量广府话独有的广府字,在big5系统(由台湾公司建立的繁文系统)的计算机中没有收录这些字,书写广府话尤为不便。香港政府早年曾推出一个香港增补字符集 hkscs,收录了扩增粤字约5000字左右),如“啲”、“慨”、“攞”、“揸”、“嘢”、“冚”等等。在最新一版的增补字符集中,进一步收录了一些所谓的“粗口字”。此做法备受质疑,因为粗口乃社会的一般禁忌。但谈到学术层面,始终“粗口”不被普遍认同。香港政府方面则表示收录“粗口字”乃方便警方录取口供时使用。姑勿论谁对谁错,借著这套增补字符集,大部份广府话口语都可以被书写出来。由于并非所有计算机都装有广府字增补字集,广府话使用者在网上讨论区等非正式场合,在没办法打出广府字的时候,会折中地以英文的“o”代替口字旁,写成“o的”、“o既”、“o野”来代替“啲”、“慨”、“嘢”这类粤字。 广府话的方言 广府话包含若干种方言。现在普遍将广府话分成下列几个方言片: • 粤海方言片(standard cantonese) o 广州方言 o 南番顺方言 o 东莞方言 o (近代)香港方言 • 四邑方言片(toishanese) • 高阳方言片 • 桂南方言片(cancerese) • 吴川话 • 蛋家话 粤海方言片 广州方言 广州方言又称广州话,为广府话的典型代表,但广州话本身亦不断地变化发展。1949年前的广州话用词比以后的古雅,而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也较少。 南番顺方言 广州本身乃由番禺及南海的一部份组成,所以广州方言其实可以算是南番顺方言的一个特例。广州、番禺和南海的方言比较接近,但顺德有不少字的发音跟其他地方不同,例如:“凹”不读[lʌp]而读[nɪp];“吃饭”不叫“食饭”而叫“吔[yɑ:k]饭”。 中山方言 石岐话主要流行于广东中山市的石岐区,与广州话相近,但又不尽相同。对一些事物的名称或一般用语的叫法与广州话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中山石岐人能听得懂并把广州话说标准,但广州人或香港人并不一定说得准并完全听懂石岐话。如广州话“瞓觉”(睡觉之意),“瞓觉”一说石岐话也用,不过一般称作“咪觉”。广州话“头先”(刚刚之意),石岐话也用,不过多称作“啱先”。另外石岐话在口音方面与广州话也有些不同。 香港方言 1949年前的香港,由于粤、客混居,所以香港方言带有很浓的客家口音。当中以锦田话为代表,但这种口音今日只在上了年纪的香港人身上找到。 1949年后,香港方言开始出现大量懒音,当中以鼻音消失(即n/l不分)及w拗音的消失最为显著。新一代年青人普遍把“你”[nei]和“我” [ngo]念成[lei]和[o]。把“国”[gwok]误读成“角”[gok],“过”[gwoh]读成“个”[goh]。这现象似乎与大量外地移民有关,对他们而言, n/l 的发音差异不大,在大部分情况下混淆两者亦不会带来严重的沟通障碍,于是他们来港学习这种新方言时,往往舍难取易,淡化一些难以分辨的发音之差异。这亦所谓“移民理论”,这种现象在台式国语、美式英语的演化过程中,亦曾出现。不过,80年代之前的大众媒体依然尽力避免在电台电视节目上出现懒音,直到今天,部分香港文语言学家亦对懒音屡加抨击,并提出“正音”活动,但懒音似乎已经为香港广府话的特色,在大多数大众媒体、歌手表演中,懒音更被视作“潮流”、 “入时”的口音。但总体上,香港方言与广州方言仍然异常接近。英语在香港比较普及,加上从前香港通常比内地较先接触外来的新事物,过去不谙英语的低下阶层会用广州话拼读日常的英语词汇,所以香港广州话的英语外来词十分普遍。例如“地盘管工”叫“科文”(foreman)、“煞车”叫“逼力” (brake)、“轴承”叫“啤令”(bearing)、“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等等。不少老人家仍把“邮票”称作“士担” (stamp)、“保险”叫“燕梳”(insurance)等。这些道地的用语可能会使外地汉语使用者不知所云。 东莞方言 罗广方言片 分布于肇庆、四会、罗定、广宁、怀集、封开、德庆、郁南、阳山、连县、连山等县市。以肇庆话为代表。虽然所有语音、词汇都在跟广州方言片靠拢,但在语调上依然保留早期古语的特色。如阴平调的高降调与高平调有明显差别,阴入调的重读(调值与普通话第四声相近)。几乎无粤海方言片中所盛行的懒音,如所有非元音开头的字,均冠以声母[ng],珂[ngo1],矮[ngai2],亚[ngaa3],爱[ngoi3],恶[ngok3];[n], [l]音分明。 四邑方言片 四邑方言是指新会、恩平、开平、台山等地的方言,当中以台山话为代表。珠海有一半人讲四邑方言(特别是斗门一带),而其他地区则使用香山片广府话。四邑方言和广州话发音相差较大。 高阳方言片 高阳方言主要分布于阳江、雷州半岛一带。 桂南方言片 主要分布桂东南。以桂东北的贺县至桂南的南宁市、凭祥市为分界线。线的东南主要说广府话,几乎占广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线的西北主要说官话话广西广府话与广州话相近,互能听懂。但也有早期一部分广府居民迁入少数民族地区杂居,吸收了少数民族语言成份,形成如勾漏广府话等与广州话相异较大的土语。主要包括邕浔广府话,梧州广府话,勾漏广府话以及钦廉广府话。分类如下: 邕浔广府话(南宁话) 与梧州广府话比较接近。主要流行于邕州、浔州两岸交通便利的城镇,如南宁市及邕宁县、崇左县、宁明县、横县、平南县等县城以及柳州市部分地区。以南宁市为代表点。 梧州广府话(梧州话) 与广州话很接近。主要分布在梧州市,平南县大安、丹竹、武林3镇,桂平县城及金田镇,苍梧县城,贺县县城及附近。内部差异很小。以梧州话作代表,语音系统声母21个,韵母46个。 勾漏广府话(玉林话) 主要分布在玉林及梧州两地区13个县市(除平南县、桂平县城外)。音系复杂,声调有10个。有粤语的其他方言中罕见的b、d浊声母。许多字的韵尾失落,如“两”读为[lar]。以及词汇也很有特点。与广州话差别较大,操语双方对话沟通交流困难。 钦廉广府话(钦廉话) 与邕浔广府话基本相同,内部差异小。主要分布钦州市、合浦县(旧称廉州)、浦北县、防城县、灵山县及北海市。 吴川话 分布于广东省吴川市、湛江市。 蛋家话 蛋家是广府“水上人”的自称。蛋家话又名水上话,普遍通行于两广的水上人家。 注释 注1:语言学家一般认为,若两种话语间不能直接通话,则这两种话语可定义为两种不同的语言;若两者间有或大或小的差别,但可以直接通话,则两者可定义为同一种语言的两种不同方言。根据这一分类标准,广府话跟普通话是完全无法通话的,应分别归类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不过,一般认为,这并非语言分类的唯一标准,如挪威语、瑞典语、丹麦语虽然可以通话,却列为三个不同的语言。语言归类问题上难免出现政治、文化上的考量,因此中国语言学家大多将广府话归类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严格以通话为标准,中国就要多出许多种语言。总的来说,随著广府话的标准化,其真正独立成一门语言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 广府民系又称广府族群是指以粤方言(广府话)为母语的人,是汉族的一个族系,其人口比例在广东和广西均占优势。注:广府人不等于广东本地人。广东本地人从语言和习俗上划分,可分为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
發表於 2006-6-19 03:00:54 | 顯示全部樓層

Re:[轉帖]话说粤语

粤语就是广东话,广东省的主人就是广东人,客家和潮汕人都是外来人的。
發表於 2006-6-19 03:05:20 | 顯示全部樓層

Re:[轉帖]话说粤语

点解从广东人(主人的地位)的地位就被滴棚民学者贬低为广府人、广州人架?广东话的分布面积大,不单单是广州市。
發表於 2006-6-19 03:07:51 | 顯示全部樓層

Re:[轉帖]话说粤语

广东省就是广东人的,棚民和福佬都是客籍的。广东话是广东省、广东人的语言。所谓的客家话就是棚民民系的语言,潮汕话是广东福佬民系的语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4-25 06:50 , Processed in 0.1203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