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670|回復: 0

[學術論文] 鍾慶:從日本的現狀看先進工業國家的政治與經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7-23 21:59: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使君子 於 2010-7-23 22:01 編輯

-

從日本的現狀看先進工業國家的政治與經濟  
      
    2009/04/26 08:31
  
      
         從日本的現狀看先進工業國家的政治與經濟
                       作者:鍾慶

                       第一節 序言


一個平等的世界一直是許多人的夢想,但這個夢想並不符合現實。在這個狹小的星球上,少數幾個先進工業國家事實上主導著全球經濟體系,並在文化體系中占據了制高點。


落後國家既然確定了融入全球化,利用比較優勢,在市場經濟中爭取復興的基本國策,自然會把這些先進國家作為我們的樣板。


不過,作為世界的核心地區,這些先進國家樂於看到資本在全球的自由流動並積極的在落後國家投資,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動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卻不允許同屬經濟要素的勞動力向它們的國土自由流動。因此,大部分落後國家人民對這些「樣板國家」並沒有直觀印象,只能由少數率先與先進國家「接軌」,接受西式教育的精英轉述對這些國家的認識和見聞。

就目前而言,先進工業國家基本上被描繪為「沐浴在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場經濟下的天堂」,西方議會民主「保證」了人民的權利,自由市場則「推進」了經濟的發展。兩者結合則「創造」了西方先進國家的美好生活。本文將試圖用事實和數字來分析事實的另一面。


本文選擇日本作為主要分析對象,是考慮到日本在現存先進國家中最後一個建立現代工業經濟體系和政治結構,明治維新採取了全盤西化(全面效仿「鐵血宰相」俾斯麥治下的德意志帝國)的方針,戰後又由美國親自主導民主改革。由於走向現代化的歷史很短,歷史的遺跡非常多,易於把握真實的運行規律及發展脈絡。

                  第二節 日本的經濟體制


二戰後,日本一片廢墟,殖民地紛紛獨立,原有的財閥體系被盟國解散,剩餘的軍艦、飛機等軍用物資也被收繳一空,幾十年的工業積累毀於一旦。整個日本的經濟體系必須在這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從頭開始,然而,20餘年後,日本一躍而成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分析這段奇蹟般的發展過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日本的經濟現狀。

戰後的日本,百業凋敝,極端缺乏資本,但日本並沒有開放市場,吸引投資,指望外國投資者解決問題,而是於1946年成立了經濟安定本部。也就是後來的經濟企劃廳。

關於這個機構的性質,從經濟安定本部1947年的《經濟實相報告》可以看出個大概:「基於收集的資料和統計數字,把我國的經濟現狀向國民傳達,想要國民一起考慮和解決問題。每個國民需要像考慮自己的家計一樣考慮國家經濟」,提出了「國家、企業、家計、赤字」著名的口號,意思是無論國家、企業還是家庭開支都出現了赤字,以此號召全體國民團結起來共度難關,爭取國民理解和協助。


經濟安定本部迅速宣布了一系列硬性的經濟管制措施,主要有四項:


1.基於「臨時物資需給調整法」的物資管制;
2.基於「物價統制令」的物價管制;
3.基於「金融機關資金融通準則」的資金管制;
4.基於「貿易等臨時措置法」的貿易管制。

四項管制,管死了企業的方方面面。而嚴格的金融管制和幣制改革則抹殺了一切貧富區別,無論是皇族、貴族、財閥家族,還是平民,在劇烈的通貨膨脹中,每人每月只能從銀行提取五百圓的存款(當時的工資約五百圓),所有的存款、國債、社債、股份都在猛烈的通貨膨脹中化為廢紙。

日本的上層能夠在經濟崩潰時與人民同甘共苦,而不是先富,這是我們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

主持日本復興計劃的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派的經濟學家有澤廣巳,提倡「傾斜生產方式」。所謂傾斜生產方式,就是放棄利潤、產權等如今最熱門的概念,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煤炭、鋼鐵兩個行業,生產焦碳是為了煉鋼,煉出的鋼材又優先供應與煤礦生產相關的工廠,煤鐵兩部門循環擴大,最終恢復基幹產業,為下一步發展做準備。


在這個循環過程中,資金全部來自復興金融金庫(政府全額出資的國營銀行,任務就是向煤炭、鋼鐵、電力、肥料四部門重點融資)的貸款,由於工業部門沒有生產任何最終產品,也就無所謂利潤,帳面虧空由國家銀行印鈔票彌補,因此引發高通貨膨脹在所不惜。


盡管這個煤鐵複合體在狹小的國土上濫採自然資源,不關心任何利潤,但經過數年艱苦的努力,日本再次在缺乏外匯的情況下重建了獨立自主的核心產業,最終能夠做到出口成套設備,進口原材料,在獲取長期利潤的同時保護了國家的資源。(日本的煤鐵複合體不是特例,歐洲戰後也有類似的煤鋼同盟。)

在重工業優先的國策下,整個日本的資源都被集中,服務於體內循環的重工業,消費品工業(輕工業)無法從重工業取得物資,被迫停產。日本人的生活水平被壓到最低,只能靠本土殘存的農業生存。

農地改革,使農民獲得土地,使他們能夠承受低的糧食收購價格和高的稅收。糧食和極少量生活必需品均採取統購統銷,按人頭配給,自由市場則被取締,每個日本人每天只有四支火柴的定額,一年才能得到一塊肥皂(《日本經濟白皮書》:「配給的實績,比如火柴一人一天只有四支,肥皂一人一年一塊」),只有少量來自美軍基地的物資及一些隱匿物資能夠在黑市上緩解這種極度匱乏。這種匱乏不僅僅限於日本平民,而是基本平均的施加到整個社會,舉個例子,1947年10月,東京地方裁判所就有一名34歲的法官,由於遵紀守法,拒絕食用黑市的糧食,營養失調死亡。

嚴重的普遍貧困,並不能阻止日本人繼續實施經濟管制和政企不分的國策,1946年08月,經濟界成立了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連),它是戰前的日本經濟聯盟會及戰中的重要產業協議會的延續,這個團體包括了所有的大型工業企業、金融企業和高技術工業。

1948年02月,在已經存在的行業協會、地區企業協會基礎上,進一步成立了日本經營者團體聯盟(日經連),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也被聯合。日本的企業從此要受到統一的指導,至於這種聯合體更重要的作用,後面談日本政治結構的時候將會詳細論述。

2002年05月,大企業團體經團連與中小企業團體日經連合併,組建了新的經團連。會員總數1623社、團體。其中,日本的主要企業1306社、行業協會(如日本鋼鐵聯盟,日本自動車會等)性質的全國團體129個,地方性質的經濟團體47個。會長是豐田自動車的會長奧田碩,副會長則是新日鐵、三菱重工、住友商事、東芝、SONY等日本大公司的會長。

以上介紹的是日本戰後的應對措施,但在戰後帶來的衝擊過去以後,這些政策並沒有作為臨時措施受到取締。而是成為了日本的一貫國策。主要的表現就是日本財閥集團的重建。

日本戰前,幾個財閥家族擁有大部分工業資產,壟斷了大部分行業,戰後,財閥家族不再擁有股權,也被強制排除在管理階層之外,並禁止出任公職。但這種變革並不導向一個產權清晰,自由競爭的市場化經濟體系,相反,產權集中程度比戰前更甚,財閥壟斷轉向了政府壟斷。改革手段也不是採取宏觀調控政策,基本以直接行政干預為主。

1946年日本政府強行從資本家手中徵收了相當於GNP10%的財產稅,並通過金融緊急措施、農地改革等,在戰後猛烈的通貨膨脹中用紙幣贖買各種資產,到1947年,日本的財閥及非財閥系的主要企業,大部分股份被集中到持株會社整理委員會、閉鎖機關整理委員會、大藏大臣等政府機關的手中。

等到重組結束,日本的大企業有國家股,個人股,各企業間也相互高比例持股,糾纏不清,同集團的經營者結成社長會,如金耀會(三菱)、五日會(三井)、白水會(住友),進行情報交換和協調行動,統一及調整集團意志,占有全部的經營權力。在這種體制下,根本不能指望個人通過買賣股權或參與股東會議來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


擁有大部分工業資產的財閥家族被趕走了,但由於這些家族下屬的企業之間分工配合緊密,股權又多半被收歸政府,在短時間內,與原來的財閥企業相對應的大企業集團又紛紛出現,日本的經濟又重新被大企業集團所控制,與戰前相比,壟斷程度變本加厲,而企業股權又多集中在政府或由企業相互持有,經濟體系距離理想的自由市場經濟越來越遠。

50年代中期出現了三菱、三井、住友等企業集團,60年代初又形成了富士、第一和三和,共六大集團。日本的大銀行也歸屬各個企業集團,並且一一對應--三菱銀行、三井銀行、住友銀行、富士銀行、第一銀行和三和銀行。

近年由於銀行不良債權問題進行了合併重組,剩下四大銀行,分別是三菱銀行、住友三井銀行、瑞穗(富士、第一)銀行和UFJ(三和)銀行。這些大型集團的成立,並非各個組成企業各自的獨立選擇,而是日本經濟部門統一的規劃所致。


大企業集團本身掌握了日本的核心資產,還能夠干預大量集團外企業的活動,進而掌握了整個日本經濟的脈搏。它們的主要控制方式有兩種:


1.利用金融進行投資控制和利用技術優勢進行控制。金融控制是指大企業集團所控制的銀行為外部企業提供資金,戰前各個財閥銀行主要給本集團的企業融資,如今各個大集團銀行大約只有20%的貸款是提供給下屬企業的(傘下企業),這使大量的中小企業聽命於大集團,增強了大集團的控制能力。


在高度成長期,日本企業的平均自我資本只有17%,據1993年的統計,企業的總資本中,私人股份僅占23%,個人大股東已經消失,剩下的主要集中在以金融機關為中心的法人手中。

政府對金融機關實行「護送船團」的保護,並進行「窗口規制」和「窗口指導」,以統一計劃引導貸款的投向。近年由於銀行大量的呆壞帳,政府大量購買銀行股份或向銀行大量注入公的資金,事實上國有化。大企業的會長和社長,基本上不擁有股份,而是由從業員逐步提拔上來的管理者,所有權和經營權徹底分離。

2.技術優勢控制是指以大企業為核心,控制大量的配件工廠、合作工廠等中小企業群。大企業不斷挑選中小企業進行間接控制,通過持股、金融援助、人員派遣等進行經營指導,特別進行質量管理等技術指導,還把它們編入自己的經營計劃。特別培養,比較典型的有日產的寶會,豐田的協豐會,三菱和川崎重工的下請協同組合等。


當然,鑒於金融資本與工業資本結合之緊密,兩種控制以稱為會社主義或企業主義(引自《日本經濟史[2002年版]》)。日本整是一個會社(企業),叫「日本株式會社」。

日本不是資本主義嗎?怎麼又變成社會主義了。其實名字不重要,關鍵看是如何運作的。日本的經濟和政治體制圍繞Full Set產業構造,Full Set是全套完整產業鏈的意思。


金融部門向重點產業低利融資,日本企業自我資本很少,大部是銀行的金融資本。如果銀行清理呆壞帳,追求經濟效益,日本立即休克。政治面是自民黨一黨支配的官僚體制,其實自民黨只是代理人,真正支配的是背後的經團連「民僚」。


官僚--民僚對價格進行控制,價格競爭排除。輸出產業獎勵,因為日本沒有資源,要靠出口換取資源。輸入則嚴格限制,強制進口替代,積極導入技術。整個產業採用護送船團方式,即協調統一發展,不是某個行業超常發展,也不讓另一些行業掉隊。總之,日本的經濟政治體制是以計劃為主導的保守僵化的體制,運行效率是不高的,效益是很低的。

政府為了培養自己完整的產業,欠了一屁股爛債。銀行也有數不清的呆帳,還沒有辦法清理,只有靠政府印錢補貼銀行,來個事實上的國有化。即使是民營,也不知道老板是誰,日本企業的大股東是法人,法人間相互持股,個人大股東早被消滅了,日本是經營者支配,產權不清。進入90年代後,日本經濟不景氣,進行構造改革,但只是嚷嚷,沒有實際動作。


日本的這套體制,叫社會主義也不為過,反正現在也沒有人能夠回答到底什麼是社會主義。


1939年,日本與蘇聯打了一仗,全軍覆沒,被蘇聯現代化的裝備嚇呆了。1904年日、俄戰爭日本獲勝,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日本對俄國出兵,與列強一起絞殺俄國革命。20年後,日本遠遠落後了。於是,在1940年實行物資調援,向重點產業傾斜,摒棄「利潤」,構造了戰時計劃經濟體制。

現在的日本經濟體制也被稱為1940年體制,很有成效,但很快也發現了問題,於是進行了一通改革,最終形成了戰後的經濟體制。在《工業化的軌跡——經濟大國前史》(岡崎哲二.??新聞社,1997年02月)的封面上這麼寫著:計劃與市場糾葛的經濟體制在戰後的廢墟中保存了下來。戰敗後,財閥解體,農地改革,資本家和地主被清除,企業由從業員支配。戰後的傾斜生產,則由社會主義計劃主義派經濟學家有澤廣巳主導。其後又進行了改革,最終形成了現在的1955年體制。


這套體制有三個明顯的特徵,一是整體協調,二是價格控制,三是進出口控制,找不到自由市場的影子。除了內部的壟斷(或寡頭)經營外,日本對外貿的嚴格管制一直持續到今天,尤其以技術引進為甚。

日本企業引進技術是需要個別申請,由外資審議會後才能獲得外匯和引進許可的。主要不是為了節約外匯,而是著眼長遠,防止成套技術引進打擊國內的自主研發能力,日本制定了如下的審查基準:


1.只能促進不能損傷自主技術的發展;
2.技術導入不能使即存的產業秩序發生混亂;
3.技術導入不能使中小企業陷入困境;
4.技術導入的企業有其它相關技術和資金配套,能夠靈活使用導入的技術。

這些判斷基準是曖昧的,可以有多種解釋,具體負責的官員有否決權。貫徹「一號機輸入,二號機國產」的方針。與大陸改革開放後,給外資超國民待遇,無保留的放縱外來技術打垮自己的研發力量形成鮮明對比。

在大企業集團的壟斷經營下,日本的工商業和交通運輸業基本為少數聯繫緊密的集團企業壟斷,剩下的只有農業。但農業也不是市場經濟的天堂,戰後日本確實進行了農地改革,土地被無償平均分配,產生了大量的自耕農,但農民並非單獨面對市場,而是加入農業協同組合等組織,農資的購入和農產品賣出主要通過農業協同組合進行。


根據2000年的統計:農產品販賣類農業協同組合在農業相關產品貿易中占的比例為穀物96%、牛奶95%、肉類85%、蔬菜水果92%。農資購入類農業協同組合占的比例為飼料67%、肥料83%、農機具71%。


這與大陸改革開放以來解散農民組織的政策完全相反。不過日本的農業並不是賺錢的產業,主要還是作為日本這個島國的一種儲備資源,保證在國際市場動盪,糧食進口困難的時候,日本人不至於沒有東西可吃,這裡就不做過多比較了。

第三節 日本的政治體制

高度成長期的日本被稱為「企業國家」,即國家整個是一個企業,日本人稱自己的國家「日本株式會社」。這個企業有以下三個特徵:

(1)通過財政投融資等方式,國家機器將巨大的貨幣集中,是轉化為生產資本的中介者和組織者。
(2)國家機器自身擁有巨大財富,是高度集中的生產經營主體,形成作為大機能資本家出現的國家壟斷。
(3)國家裝置對生產、流通、信用、土地、資源利用,貿易、資本輸出等諸分野進行規制,也就是國民經濟的「組織化」和「計劃化」的展開。

日本這個「企業國家」的權利核心是政官財合體。國會只是裝飾品,實際的權利掌握於企業界的聯合組織經團連,經團連才是日本真正的政府。

經團連對此也不諱言:「我們是政府」,與官僚相對應,經團連工作人員被稱為「民僚」。官僚和民僚的人員互通,官僚退休了出任經團連的民僚,民僚退了出任官僚。經團連直接干涉政府的日常工作。

首先,政府的各項政策由經團連提出方案(意見書),為了制定政策,經團連內設置了各種委員會,與政府的各省、廳、部、局、會對應。

其次,經團連向政府的各審議會、調查會、懇談會派遣委員。對於全體產業經濟的審議會,關係省廳必須邀請經團連的委員成為通例。

第三,各省廳的當局與經團連的事務局保持日常接觸,進行政策調整。制定新政策法律的省廳,責任官需要事前與經團連的事務局會晤,詢問財界的意向,然後做成政策的方案。

日本政府畢竟在名義上是議會民主的產物,因此經團連需要控制議會。具體控制過程如下,這一過程充分表現了日本議會民主的本質。

在日本,政治家和政黨接受經濟組織的政治捐款(獻金)並不是需要避諱的事情,只要遵守一些很鬆散的規則即可,如:政治團體的代表或領導人,只有在被證明對該團體財務負責人的選任和監督兩個方面都出現失察和失責的情況下才要負刑事責任,相關省廳的大臣或政務官不能接受相應的政治獻金等等,這些規則一般都非常容易規避。

事實上,如果沒有政治獻金,日本的絕大部分政治團體都無法生存。唯一拒絕接受政治獻金的議會黨派就是日本共產黨(依靠發行黨刊和開辦醫院等黨營事業支付辦公經費)。

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長期以來經團連倡導的「政治獻金是自由世界的守護神」沒有依托,再加上一系列政治獻金的醜聞,1993年開始經團連被迫停止有組織的獻金。


1993年自民黨喪失政權,1995年體制崩潰。政治獻金斷絕後,經團連與自民黨的關係意外的緊密化了。自民黨喪失政權對經團連是不小的打擊。經團連的平岩會長辭職,豐田的豐田宗一郎出任會長。豐田最大的使命是修復與自民黨的關係。


為了推動自民黨重新上台,由於不能以獻金形式提供資助,而是通過銀行貸款,1993年夏的總選舉給自民黨本部貸款一百億日圓。

1996年住宅金融專門會社(住專)不良債權處理法案,由於被國會中的新進黨議員阻止,不能通過。連立與黨請求經團連,要民間銀行能夠多承擔負擔。自民黨山崎拓政調會長等連立與黨政策責任者到經團連的會館訪問,向銀行界的代表末松謙一(櫻花銀行會長)副會長請求協力。這個事件是自民黨與經團連相互新的依存關係形成的起爆劑。

作為回報,自民黨的緊急金融系統安定化對策本部給經團連提供30兆日圓公的資金。兩者的提攜,最近涉及養老金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等廣範圍分野。

經團連經歷了政權交代,開始進行政黨的全方位外交。不僅僅與自民黨接觸,還與民主黨和自由黨提攜(現在自由黨已經併入民主黨)。這樣與野黨逆轉的可能性基本是零。

如果只是企業對政界獻金,看起來並不太出奇,因為大大小小的黨派和政治團體總不能全靠成員交黨費運轉,政治派別接受社會政治捐款,各國大抵如此。但國內很少提到的一個事實是:日本大部分政治捐款來自經團連,而經團連根據一個早就擬訂好的打分制度對各個黨派分發捐款,這個過程充分說明了日本政治的本質。(前面曾經談到日本的大小企業分別結合成經團連和日經連,並在2002年合併成新的經團連。就是這個經團連代表日本的企業界出面給議會各個政黨打分。)

打分有很嚴密的評價體系。國家政策的主要方面都單獨立項,每一次立法投票都對各個黨派的投票傾向按A~E五等打分,每等中還用+-分出三個檔次。彙總後經團連就按這個打分表給各個黨派發錢。

資金來源是經團連下屬企業的捐款,經團連根據淨資產把傘下企業分成25個檔次,淨資產百億以下最低要出50-200萬,100~150億的下限是100~300萬,3000億以上起碼1000萬以上,此外還根據經營規模和營養額等綜合測定,協議出資額,2004年計劃分發40多億日圓的政治獻金。(數字引自京都新聞2003.11.19)。

在與每一次投票掛鉤的高額獎金刺激下,各派政治勢力無不精心揣摩經團連的意圖,言聽計從,經團連的意見書百分之百的變成了具體的法律規章。
對於降低法人稅,要從現在的實質稅率約40%,降到20%的水平。同時消費稅從目前的5%逐步提高到18%。此外還削減養老金和提高養老保險費。經團連的意見書:

「產業力強化的課題與展望─2010年日本國產業社會─」(2003年04月22日)
「『將來的稅制改革』意見-政府稅制調查會中期答申取-」(2003年05月29日)
「今次年金制度改革的意見」(2003年9月10日)

這些意見書已經演變成正式法案。經團連關於反對修改獨占禁止法的意見書:

「『獨占禁止法改正(案)的概要』日本經團連意見」(2004年4月15日)
「『獨占禁止法改正(案)的概要』」(2004年6月25日)

日本剛通過可以出口武器的法案,對應的經團連的意見書是:「今後的防衛力整備─防衛、生產、技術基盤的強化─」2004年07月20日


關於修改憲法第九條,2004年05月27日經團連設立了「國的基本問題檢討委員會」想必將制訂出意見書,然後交國會變成法律。


經如此介紹,讀者當可看出,日本議員其實只是大財團的投票機器、政治寵物,各個黨派爭吵不休,不過是揣摩大企業官僚的心意,吃醋爭寵罷了,所謂的議會民主,一個幌子而已。

議會雖然已是經團連的馴服工具,但大企業的官僚們並不希望這個工具索要太高的價碼,經團連通過巧妙分配政治獻金,始終讓議會中的大黨之間保持平衡,不使一黨獨大,防止一黨主導議會投票後和經團連討價還價。如果已經形成了獨大的政黨,就一定要在黨中搞分化,促成各種派別,這也就是日本自民黨等大黨黨內外鬥爭和不斷出現的各種派系的原因。(也是西方民主國家所有議會鬥爭的本質)

舉個例子,根據2004年《一次政策評價的發表》, (經團連網頁:http://www.keidanren.or.jp/japanese/policy/2004/012.html),自民黨得分85點,民主黨得分50點以下,自民黨明顯比民主黨更貼近經團連的主張。

2004年,經過11年,經團連的有組織政治獻金再開,約40億日元,如果經團連下屬企業自主決定政治獻金方式,那麼40億日元基本會給自民黨。經團連統一獻金,則自民黨63%(85/135),民主黨37%(50/135),這樣就保證了自民黨不至於獨自控制議會,擁有與經團連博弈的能力。如果一定要說日本是個自由市場國家的話,恐怕議會是唯一體現這種競爭原則的地方。

關於國會,這裡還要說一下,雖然立法活動和內閣決策已經基本為財團掌握,但議員能帶來的巨大利益和象徵意義還是讓各派勢力趨之若鶩。特別是官僚集團和一些特殊利益集團,更是希望直接掌握投票權而不是通過收買這種間接方式插手政治。這就構成了日本政治中特殊的「族議員」現象。


所謂族議員,倒不一定是家族政治(雖然日本議員有相當比例的父子相承,甚至祖孫相承),但肯定是穩定的某一利益集團的代表,如運輸族代表汽車修理業的部分小業主和運輸省部分官僚反對取消車檢,厚生族直接代表醫生協會捍衛醫師優惠稅制等等。

這些族議員在服務大財團之餘,還利用自己的合法權力及社會地位,千方百計直接為所屬的「族集團」牟取利益。這給日本議會政治帶來一些爭吵和不確定因素,但無論如何,沒有任何議員代表所謂的「人民」,他們只是各個大小財團、利益集團的投票機器而已。

很顯然,日本的政治制度是赤裸裸的壟斷企業專政,經團連自己對此也並不諱言,而且公開的擺出一副「事實政府」的樣子。

              第四節  經團連與日本平民生活

少數財團和官僚控制了日本的政治和運轉,日本平民對此卻並沒有什麼抗議,至少是熟視無睹,只有共產黨等少數政治團體不斷呼籲取締政治獻金,只是無權無勢,在媒體靠金錢運轉的今天,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

不過,這不意味著日本平民已經被資本專政外面的民主包裝所蒙蔽,普通日本人對社會現實還是有充分認識的。

譬如,日本的議員被民間稱為「三??(bang)」議員,( 「看板」、「皮包」、「基盤」,這三個辭彙的最後一個字的日語發音都是??bang)。看板就是廣告牌,有能力把自己的畫像貼到大街小巷。皮包裡裝的是錢,有錢方能當選,有錢才會投票。基盤則是老子遺留的勢力和人脈。

日本的議員普遍世襲,老子英雄兒好漢,比如小泉是三世議員,自民黨幹事長安倍晉三的老子是原首相,田中真紀子的父親是原首相田中角榮。由秘書承接老議員衣缽的也大有人在。

議員既然如此,日本平民自然對政治沒有興趣,車站門口時常有些議員或準議員抱著擴音器演說,但很少有人駐足圍觀。平時一般人都要工作,沒時間搭理,而即使在例假日,也基本上沒什麼人看。除非黨魁或派系領袖出場,才能熱鬧一些,但也不排除事先安排人手做秀的可能。而日本的投票率也逐年下降。

投票率走低的原因不僅僅因為是日本整體國民參政熱情的下降,更重要的原因是年青一代平民對政治了無興趣。青年人生於這種政治決策與己無關的社會,比父母一代更不願意投票。30歲以下的人,投票率不足40%。倒是女性的投票率稍高,但在女子普遍以家務為重的日本社會,這多半只是反應了女性的閒暇較多而已。可以預見,未來日本社會的投票率會越來越低。

經團連控制下的政府,名義上奉行自由主義,不便干涉日本的一般生活秩序,但作為日本的事實主宰,必要時介入平民生活是必要的。事實上,日本還有另外一個地下政府——暴力團。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可怕,卻不是整天殺人越貨、謀財害命的組織,暴力只是他們經營事業的保障,主要作為一種威攝,平時還是避免使用。

暴力團的財產基本上來自色情、賭博和高利貸等行業的利潤或保護費(變相的稅收),這些行業或為日本法律所禁止,或者打擦邊球,總之是一些邊緣行業。

新宿的歌舞妓町就是暴力團的財源之一,日本最大的高利貸會社、東證上市企業,武富士也有很深刻的暴力團背景(在日本經營高利貸並不違法,但若無暴力團通過武力威攝,確保欠款人還錢,就難以規避伴隨高回報帶來的高風險)或許是日本主流社會壓力太大的緣故,這些行業很是興旺,暴力團也獲益非淺。

以日本財團力量之盛,政府議會尚且是經團連的附庸品,暴力團也不例外,前面說過的武富士高利貸公司就是經團連的成員。事實上,在經團連面前,暴力團和政府不過是左右手的區別,都是財團控制社會的工具。暴力團雖名為黑社會,和政府之間基本上處於一種曖昧的合作關係,在許多政府利用合法手段介入成本太高的社會領域承擔了管理職能。

舉幾個例子,東京都政府在新宿,新宿的區政府在歌舞妓町,暴力團的最大財源之一——歌舞妓町就在政府的眼皮底下大搞非法色情事業,卻一直無人過問。而新聞裡時有暴力團槍戰的報導,槍戰過後,警方馬上就可以報導說暴力團成員某某死傷。說明警察深知暴力團內情,但從不干涉其運行。
政府興建一些公共工程,需要徵用土地。日本的土地名義上私有,受法律保護。政府一家一家的去談價錢,免不了有滿天喊價的釘子戶,這個時候往往由暴力團出面擺平。政府與暴力團之間的關係是誰也說不清的。

第五節  日本與其他先進國家的比較

前面幾節是對當代日本政治經濟的一些介紹,與目前國內對日本的一般認識多有衝突之處。但衝突的根源並非在於信息來源,事實上,上述信息都來自公開的媒體或者調查機構,有關經團連依照打分表發放政治獻金、控制立法機構的圖表和文字部分來自經團連自身的官方網站。

之所以國內大部分人依然認為日本是一個經濟自由、政治民主的國家,恐怕是因為自由主義思想已經占據了思想界的主流地位。即默認只有自由市場和民主政治能夠帶來富裕安寧的生活,既然日本是第二大經濟大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創造了「日本奇蹟」,那麼,奉自由主義思想為真理的思想界,自然傾向於用自由市場的經濟理論和分權民主的政治理論去解釋這一現象,無視基本事實地把日本名義上的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看做是真實規律的體現,甚至動輒以日本作為市場經濟、議會民主的成功典範也就不足為奇了。

日本是一個把自由經濟和民主政治當裝飾品的先進國家。但它並非是先進國家中的特例。在日本這個典型樣本的參照下,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其他先進國家的政治經濟事件,詳細分析具體的運行過程,而不是滿足於對表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許多有意義的結論。

當然,正如序言所說:「……日本在現存先進國家中最後建立現代工業經濟體系和政治結構,明治維新採取了全盤西化的方針,戰後又由美國親自主導民主改革,是一個徹底西化的國家。由於走向現代化的歷史很短,歷史的遺跡非常多,易於把握真實的運行規律及發展脈絡。」

西歐和北美工業國家早在19世紀就占據了對全球的優勢地位,並一直保持到今天,能夠輕鬆的向外界輕易轉嫁矛盾,它們現存的基本社會結構已經建立了一個多世紀,磨合良好。表面上的經濟自由,政治民主和實質上的資本專政。像日本這種由經團連向議會打分發錢的赤裸裸手段,一般不會在英、美等國出現。因此觀察這些國家的運行規律需要更多的資料和更多的分析。


英、美等國自立憲以來,選舉基本上是兩黨競技,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競爭黨(無論是哪個黨)的綱領越來越接近,甚至隨著競選形勢的變化而交換立場。自由主義當然可以把這解釋為保持競爭的需要。但兩黨都沒有堅實的基層組織,黨的唯一作用就是競選本身。一定要用社會力量的博弈和競爭來解釋黨派鬥爭是很難自圓其說的。


事實上,通過與日本的議會選舉做對比,我們會發現,兩個綱領相近的黨派是大財團收買成本最低的政治結構。既不會出現單個黨派控制議會(或直選),不聽指揮或漫天要價的行為,也沒有政治派別太多,亂中出錯,交易成本太高的弊端。還能自然的作出激烈的競爭姿態(如前所述,爭風呷醋)。從這個角度看去,激烈但基本沒有根本性分歧的政治鬥爭就很好解釋了。


當然,在總統制國家,行政權相對強大,總統一經當選,任期固定,總統在地位暫時無憂的時候有可能做出與大資本、大財團利益相悖的舉動。大資本即使控制議會也不能隨時倒閣阻止其行為。這時就需要一些非常手段來保證財團利益。譬如刺殺(甘迺迪)、適當的造出一些醜聞(水門事件),並在達到效果以後在適當的時刻讓醜聞消失(克林頓)。

這些事件看似偶然,且都有正常的解釋方式。但如果你把這些偶發事件及最終結果與同時期發生的政治經濟變動放在一起觀察,就可以發現驚人的相關性,這是不能用「偶然」來解釋的。

日本有暴力團為大資本利益做一些政府機構不便出手的工作,在其他先進國家也有類似的組織。如意大利的黑手黨。但意大利的大財團比較弱小,對其他先進國家的依附性比較強,因此傾向性和與政府的默契程度不如日本暴力團。至於為美國、英國政府在世界各地充當打手的私人軍事公司,早就走上了前台。

從經濟角度看,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先進工業國是在開放市場,允許外國資本和商品自由進入的政策下進入先進國家行列的。如今的各國政府對本國的大企業一向是不遺餘力的扶持,從政策上進行保護,必要的時候則直接進行行政干預,譬如眾所周知的美國政府為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做貸款擔保。
另外、西方國家對農業多有高額補貼,這似乎也不能用自由貿易理論來解釋。當然,大部分先進國家還是及在自己的企業占有優勢的行業會很高興提倡自由貿易,但這顯然不能為貿易自由做榜樣……….

限於篇幅和資料搜集能力,本文對其他國家不再進行系統分析。僅舉幾個例子供讀者參考。但總體上,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地球上所有的先進國家與自由主義所描述的理想國家都偏差甚遠,甚至完全背道而馳。但正是這樣的國家占據了世界的中心地位,向國民提供了更富裕的生活和更好的公共服務。在這種事實下,我們有必要重新考察歷史的演變,以便更好的解釋現實世界。

                  第六節  歷史的沿革

日本及西方社會是工業革命後高度組織化的社會,個人只是在龐大的大工業生產體系中的一員。組織中的個人覺得壓抑,於是高喊民主自由、市場經濟。其實整個社會與民主自由市場經濟不沾邊,至少與大陸人理解的民主自由市場經濟不沾邊。

這種體制繼承於中世紀時日本和西方的封建(分封)制度。而大陸自秦「統一」以來事實上就結束了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權、官僚體系(現代文官制度的前身)——科舉制度產生,經濟上以自耕農加上全國大市場的自由經濟為主。這種差異最終影響了工業革命的結果。用梅棹忠夫的《文明的生態史觀》中,歐亞大陸示意圖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舊世界的主要文明發展可以分為第一和第二地域。舊世界是歐亞大陸及周邊地區,可以簡化成橢圓形。橢圓的東西兩端的日本和西歐是第一地域,進入近代由於工業革命產生了高度發達的現代資本主義。第二地域是橢圓的其它部分,進入近代時沒有產生工業革命,逐漸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

第二地域的中心位置,是從東北到西南的廣範圍艱苦氣候地帶,古代的高度文明處於乾燥地帶的邊緣,如大陸。乾燥地帶是游牧民族的居住地,對文明有極大的破壞力。為了抵禦外族入侵和統一治水,採用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

第一地域很少受乾燥地域的暴力影響。這個地域的西歐和日本,進入中世紀時產生了權利分散型的封建制度。西歐以種植小麥為主,小麥的產量比水稻低,再加上餵養家畜,經常為爭奪糧食發生流血衝突,中世紀的歐洲私鬥橫行。為了保護自己,需要倚賴有力量的封建領主。


封建領主間的互相爭鬥,需要國王擁有權利進行全國平衡協調,形成了國王支配領主,領主再支配農民的封建制度。為了形象直觀,以中世紀的日本為例來說明封建制度。

中世紀的日本是幕藩體制,天皇是名義上的最高首腦,幕府將軍才擁有權利。幕府下面是大大小小半獨立的藩,也就是封建領地。藩主對領地內的人進行各經身份限制,誰該種米、誰該種菜、誰做手工、誰做生意等等。

藩的內部不存在自由市場,由藩主統一經營管理,如何投資、如何修工程水利等。為了保衛或擴展疆土,養了一幫職業武士,武士世襲領奉祿,由於社會運行主要靠經濟以外的力量維持,所以統治階層異常龐大,中國則主要靠自由市場維持,所以統治的文官很少,不足1%,是小政府。

藩是命運共同體,藩中的領民對藩主有極強的人身依附關係,不能自由移動,如果脫藩也不可能進入別的藩,成為衣食無著的浪人。(封建制度的基礎是人身依附關係。)

藩之間互相自由交易,存在自由市場經濟。但藩與大陸傳統的大商人不同,大陸傳統的商人思維是利益優先、要掙錢。藩除了是經濟組織外,還是政治和軍事組織。交易時不是從純粹的經濟角度考慮問題,還要結合政治及軍事問題作出決策,後來的壟斷資本就是這種文化沿襲。藩有軍隊,是仗劍經商。如果賺了,尊重市場規律,如果賠了,劍就出鞘了。

比如明朝時的倭寇,就是仗劍經商。藩在必要的時候甚至會與幕府對抗。清朝與西方進行自由貿易,掙到了大部分白銀,但英國用堅船利炮搶奪,也是封建的仗劍經商的傳統。

20、30年代,日本在大陸投資,也是這種政、軍、經三位一體,什麼手段合適用什麼。這種政、軍、經三位一體的傳統是封建時代的遺留,看現在的美、日、英非常明顯。

當然,日本和西方在理論上探討政經分離,經濟脫離政治完全自由化,但這只是一種理論探討,絕非西方世界的現實。大陸由於過早結束封建制度,政經分離得非常徹底,政府只收稅、做裁判員,對發展和保護自己的民族產業漠不關心,心安理得地看著自己的民族產業基盤被肢解。


幕府雖然是最高權利者,但其實不過是一個相對強大的藩,並沒有絕對優勢。幕府將軍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威,想辦法削弱其它藩的實力,主要辦法是改易,減封藩的土地。此外還修建一些工程,大興土木,費用和人力當然也轉嫁到藩上。還要藩定期參勤交替,也是很大的負擔。


幕府時代的經濟可以稱為轉嫁經濟,幕府把負擔轉嫁到藩上,藩又把負擔往下轉嫁,如剋扣武士的俸祿,要領民分擔。隨著農業社會緩慢發展,在總體上向大陸模式過渡。不過,工業化打斷了這個趨勢。

1853年美國培里的黑船來航,日本被迫打開國門,被強行納入世界資本主義的自由貿易體制。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廢藩置縣、建立中央集權。


原來的藩有高度的組織,維新後在此基礎上整個國家高度組織化。原來的封建身份制轉變成契約制,各種封建規制轉化為法規。原來「士農工商」等級序列,變成四民平等、從業自由。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法制、市場經濟都能在封建制度裡找到對應物和沿革。

但大陸2000年前就已經結束了封建制度,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法制、市場經濟等概念傳到大陸時,引不起共鳴。

由於大陸農業的發達和社會的穩定,工業革命後的大工業所需要的組織資源必須重新建立。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由於地球的狹小,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已經不允許大陸從頭建設大工業體系了。反觀日本,農業社會的落後反成了優勢,封建社會的組織資源能夠直接轉入大工業時代。

譬如:當年藩之間和藩內的交易是通過特權商人進行的,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特權商人積累了很大勢力,能夠和特定藩的財政相互結合,謀取更大的利益。當時的特權大商人三井就擁有為幕府發行紙幣的特權。


幕末的經濟、政治動盪,三井又為幕府提供資金,如1864~1866年鎮壓長州藩反叛的戰爭。由於長州戰爭失敗,三井又暗中支持長州倒幕,薩、長、土、肥四藩聯合倒幕時,以三井為中心的三都特權商人提供了超過70%的經費。伏見鳥羽之戰倒幕勢力獲勝,三井旗幟鮮明地支持維新政府,維新後轉身成為新政府的特權商人,為新政府提供資金和發行紙幣。現在經團連操縱政黨,在歷史中能找到影子。

再以三菱為例子,土佐藩1870年(明治03年),以三艘汽船創辦名叫「九十九」的海運會社,岩崎彌太郎被任命為經營、監督者,這是三菱的起點。不久「九十九」更名為「三川」,1873年(明治06年)岩崎彌太郎成為社長,更名為「三菱」。1877年(明治10年)日本的最後一場內戰:西南戰爭爆發,三菱負責給政府軍隊送軍火和補給,得到了大發展,占據了大財閥的位置。

三井、三菱等大財閥是亦官亦民,被稱為「政商」。他們直接干預、支持政府的運行,並從政府得到特權。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

三井等幕府時代的舊商人,產權是不清晰的,是受限的股份所有制,出資人只能把自己的股份傳繼,不能分割轉讓,也不能拿取本金,只能根據規定領取經營的利益,投資優先。經營者則由招聘而來、或長期培養選拔,出資人不能隨意干預經營。這種受限所有制被稱為財閥「總有制」。這種「總有制」演變成今天日本的經營者支配體制,所有權和經營權徹底分離,股東的牟利趨向對企業經營的刺激微乎其微。

中世紀的日本與大陸一樣,以農為本,也引進大陸的「士農工商」等級序列。當然「士」不相同。中世紀的大陸是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是靠科舉產生的文官支配的社會,統治大陸的是「文士」。日本相對落後是封建社會,統治社會的是「武士」,武士們信奉暴力,還沒有把自身的統治意識形態化、集中化。
日本雖然也從大陸引進了儒教,但儒教對武士階級沒有行為規範,日本實際上不是儒教國家。兩國的中堅階層「士」的差異,導致了兩國被西方列強打開國門後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大陸文士和日本武士從各自的文化傳統,去理解和學習西方。百年前,各自引導兩國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日本成為世界強國,大陸淪為半殖民地。現在大陸的文士又繼續指導大陸的改革開放,準備全盤引進西方的經濟和政治制度,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但是,精英階層對西方的經濟社會制度的現狀和變遷完全沒有了解。

完全憑大陸傳統的小農--手工業自由市場思想去理解現代工業經濟,憑大陸傳統儒家的仁義道德去接受西方作為裝飾品的民主自由。結果改革到現在,南轅北轍,離西方的經濟政治體制越來越遠,越來越回歸大陸傳統的小農經濟和社會結構,基層組織瓦解,重新走上了依附型的發展道路。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4-26 17:12 , Processed in 0.0704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