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6036|回復: 2

[族群溯源] 关于「执骨」(拾骨 二次葬)的探讨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5-26 13:56: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7_154639_1841_skin0_1_1.html



疍民是指在岭南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河道水上居民,他们与陆上的广府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活方式而不在于语言文化,他们都是讲白话的,近年来水上的疍民已经不再象古代或近代受陆上居民歧视和压迫,大都已经转到陆上生活,所以疍民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消失的文化人群。疍民这个人群,按照一般学术界的说法,是古越人的后裔,与侗傣语族诸民族和岭南白话区、平话区汉人同源。我们现在只能说,壮族与疍民有可能是同一个祖先发展来的,壮族是百越族系的嫡裔,更多地保留了古代越人的血统和语言文化,而疍民则是历史上大规模汉化后,集团性地放弃了百越母语,转用当时古代汉语,通俗地说法是汉化的越人。所以,就象我们不能说壮族是广府人分化而来一样,也不能说壮族是疍民分化而来的,他们的关系只可能是同源异流。

既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源的,所以文化与习俗肯定会保持同一的地方。所以广府人、客家人、疍民和壮族等都有捡骨二次葬,那可能是都保持了百越的这个习俗,而不太可能是是谁传给谁。类似的情况如,广府人(主要是两广交界农村地区)、客家人和疍民也都爱唱山歌,其中疍民的山歌被称为「咸水歌」,两广的汉族山歌与壮族的山歌在旋律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善歌是岭南土著的文化特征之一,所以这也是壮族与广府人、客家人、疍民在文化上都继承百越文化的又一个实例。区别在于壮族山歌在韵律上的系统、音乐上保留独特的多声部,以及山歌文化较为发达,而如今两广汉人的山歌比较随意,都是单声部演唱,以及这个歌唱习俗正在迅速地消失当中。

如今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程度日益提高,所以捡骨二次葬这个葬俗也随着火葬的推行而逐渐消失,而较多地保留在两广交界的广府人、客家人农村地区,也说明了社会的变迁也可以促使习俗的脱落。捡骨二次葬在壮族地区确实是很普遍的,这个葬俗壮族保留得比广府人、客家人、疍民都完整和系统得多,应该可以说,捡骨二次葬是百越的葬俗,壮族最为系统地继承和保留了这个风俗。
 樓主| 發表於 2010-5-26 14:00:02 | 顯示全部樓層

广西邕宁上林县的「拾骨」习俗

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有投胎转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给他设灵位,祭祖时他是没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灵位设祭。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净」之后,将「净骨」捡出,安放在陶罐(壮话叫做「金罐」 也叫「金钟」)中,选取「坟山宝地」重葬,堆成圆形坟,叫「圆墓」,也叫「祖墓」。顾名思义,「祖墓」的死者是应该有后代的(含旁系亲属),故年轻人死后一般不作二次葬。解放前,按习俗不满36岁的人(还有带身孕死[壮语叫「湿身死」]的妇女)是不进行二次葬的。但在解放后,人们思想解放了,没那么迷信了,成年人(16岁以上)及「湿身死」妇女也行二次葬了。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但在旧社会,或追溯到民国以前,有个别「富贵」的人,为显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异常堂皇,仿照帝皇的做法,不再做二次葬,民间称之为「大葬」。不过,在民众观念中,对此种葬式大都嗤之以鼻,并不看重;甚至对一些荒芜的「长墓」讥之为「无主」或「无后」,有时还以此来咒骂自己厌恶的人「以后死了埋长墓」,意为未成年即死(早死)。

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对这种寄葬,清明扫墓也很简单,砍去杂草,烧几柱香即可。但寄葬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当然也有因经济问题或其他原因而长年寄葬的。

二次葬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应该靠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临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庄一样。上林李姓巨族(据族谱记载,宗传三十余代,现今人口二十余万人)祖传的族谱上有个故事,足以说明人们对墓地风水的看重。故事原文是:



二次葬,先是捡骨(也叫「捡金」),一般是一次葬三年后。所以定三年,一是等遗体腐化干净,二是按「五服」应「斩哀三年」。捡骨也要选好时辰,「五服」内的直系亲人都到场,先烧香祭拜,然后掘土、开棺,开棺时用蓬布或雨伞遮阳,见骨时亲属痛哭流涕,之后才围成一圈,逐一将遗骨取出,揩净,如果遗骨潮湿,还要用炭火烘干。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安放到「金坛」中,取「坐」着的姿势,表示他自然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他的子孙,祭拜时就像与后人亲密无间地「见面」一样,盖好罐盖。下葬又另选时辰,在墓地事先挖好一个容得「金坛」的圆筒形井穴,到时辰才将「金坛」放进去,「井穴」上严盖一块圆形石板,再堆土成墓。然后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二次葬礼仪结束。

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间,还要「探金」一至两次。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黄色的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坏的(遗骨虽不泡水但很潮湿、颜色灰白),可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转好或转坏以决定该墓地的取舍。「探金」也由「地理师」定时辰和主持,前后均要祭拜,但仪式都较简单。「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迁动了。
 樓主| 發表於 2010-5-26 14:02:26 | 顯示全部樓層
[这个贴子最后由 香港來的沛 在 2003/06/03 02:43pm 编辑]

我看過紀錄片,說加里曼丹島(婆羅州)的原住民都有相近的習俗,在先人逝世後先以土葬,再於數年後撿骨,由子孫把先人的遺骨一一潔淨,再進行隆重的第二次葬,把先人的遺骨送上山洞中葬。在潔淨遺骨時,做兒子的會顯得十分傷心,但原因不是因為先人離去,而是在為先人刷骨時感激先父母的生育之恩。在把骨送上山時,兒子會把骨頭將嬰兒般抱在懷裏,也算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一種報答。

我剛才網上查了一下,發現原來「撿骨」、「二次葬」在大陸東南沿岸的廣府人、客家人、疍家人、僚人,以至台灣、琉球(沖繩)、東南亞、印度東北部,都有相近的做法。似乎這不是某一族群獨有的文化現象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4-20 23:06 , Processed in 0.0572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