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466|回復: 5

[雜文] 袁崇焕诗词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1-14 22:3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袁崇焕诗词选



  《落 第》 
  遇主人多易,逢时我独难。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出谷莺偏媚,还枝鸟亦安。故园泉石好,归去把渔竿。 


  《秋闱赏月》 
  战罢文场笋阵收,客徒不觉是中秋。月明银汉三千里,歌醉金秋十二楼。 
  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钥蟾宫任我游。


  《咏独秀峰》 
  玉笋瑶簪里,兹山独出群。南天撑一柱,其上有青云。


  《黄 河》 
  河水奔流去,暄腾万马声。源从天上落,性本地中行。 
  独处真须激,清来自太平。济川吾有愿,击楫动深情。 


  《度庚岭》 
  客路过庚岭,乡关渐已违。江山原不改,世事近来非。 
  瑟岂齐门惯,人宁狗盗稀。驱车从此去,莫作旧时归。 



  《山海关送季弟南还》 
  公车犹记昔年情,万里从戎塞上征。牧圉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慰生平! 
  由来友爱钟吾辈。肯把须眉负此生。去住安危俱莫问,燕然曾勒古人名。 
  弟兄于汝倍关情,此日临歧感慨生。磊落丈夫谁好剑,牢骚男子不能兵。 
  才堪逐电三驱捷,身上飞鹏一羽轻。行矣乡邦重努力,莫耽疏懒堕时名。 



  《归庚岭步前韵》 
  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道说还山是,惟言出塞非。 
  主恩天地重,臣遇古今稀。数卷封章外,浑然旧日归。 



  《边中送别》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记 母》 
  梦绕高堂最可哀,牵衣曾嘱早归来。母年已老家何有,国法难容子不才。 
  负米当时原可乐,读书今日反为灾。思亲想及黄泉见,泪血纷纷洒不开。 



  《寄 内》 
  离多会少为功名,患难思量悔恨生。室有莱妻呼负负,家无担石累卿卿。 
  当时自矢风云志,今日方深儿女情。作妇更加供子职,死难塞责莫轻生。 



  《忆 弟》 
  竞爽曾殇弱一人,何图家祸备艰辛。莫怜缧绁非其罪,自信累囚不辱身。 
  上将由来无善死,合家从此好安贫。音书欲穿言难尽,嘱汝高堂有老亲。 



  《哭熊经略之一》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授夜谈兵。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苦失声。 



  《哭熊经略之二》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家贫资罄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 
  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坛善将兵。 



  《南还别陈翼所总戎》 
  慨慷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名主眷,心苦后人知。 
  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



  《偕弟煜夜坐等有作》 
  忆到乡关百事愁,挑灯细语不能休。人心此时将何恃,予骨他日望尔收。 
  画里青山长入梦,镜中白发已盈头。但求烽火今平息,得遂闲身及早抽。 



  《入 狱》 
  北阙勤王日,南冠就絷时。果然尊狱吏,悔不早舆尸。 
  执法人难恕,招犹我自知。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 



  《狱中对月》 
  天上月分明,看来感旧情。当年驰万马,半夜出长城。 
  锋镝曾求死,囹圄敢望生。心中无限事,宵柝击来惊。 



  《临刑口占》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4 22:40:31 | 顯示全部樓層

袁公死得好冤


袁公一心为着明朝,最后落得个被肢解的下场,哎……

现在看到,网上这几年来,大量的攻击袁公的言论,那些宣扬「大汉」的人士,真系顶唔顺……

就因为这件事(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我对「北国」彻底地死心了。

有个叫 阎崇年 的先生站出来,为袁公翻案,结果就是,被一个低学历的四眼仔「兜巴一掴」……

袁公生前得不到尊重,死后被「胡虏」满族皇室追封。就此点,我好欣赏满清早期几位皇帝。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5 14:52:01 | 顯示全部樓層

折射明亡清兴的一面镜子 线索在于袁崇焕






折射明亡清兴的一面镜子



informationtimes.dayoo.com 2006年09月18日来源:信息时报作者:丁纯




  阎崇年先生《明亡清兴六十年》的面市,让我忍不住埋首阅读,以我先前的知识经验,明亡的原因不甚复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写到,「二千几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朝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黄先生的话讲得似乎很明白,很长一段时间,我奉之为相对的真理,但读了阎先生的著作,发现他的学术的切口与黄先生大有不同,阎先生截取的时段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到清顺治元年(1644)整整六十年的历史,这六十年可谓国家动荡、风雨飘摇。所以,这六十年大有文章在。


  作者还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作为本书的线头,他就是袁崇焕,他为明帝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后竟冤死。黑格尔曾经讲过,伟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总是作为两次出现,一次作为悲剧出现,一次作为喜剧出现。袁崇焕,这个悲剧人物应该讲是悲惨到了极点。阎先生接受新浪网友提问时说,「袁崇焕震撼人的心灵,因为他心中有一股浩然正气,有种精神,就是爱国精神。」明朝有三次大战,袁崇焕亲自指挥,直接影响到、关系到明清的兴亡,但是最后还是惨遭酷刑,「崇祯皇帝磔死袁崇焕,可以说是自毁长城,而袁崇焕所上演的悲剧,也可以说是古代史上的旷世悲剧。」今天,我们重新温读历史,也只是把袁这个悲剧当作一个小小的历史事件来叙述,而在作者眼中,袁崇焕的命运就是折射明亡清兴的一面镜子。其实,对于袁本人来讲,生命只有一次,后人的纪念、缅怀,都只有一些戏剧化的意味了。


  在书中,还有一些占了一定篇幅的人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时间很短,但却举足轻重,比如,万历皇帝,在位几十年,「占了茅坑不拉屎」,只图自己的快乐,不管别人的死活;比如:「虏酋」努尔哈赤,有勇有谋,刚出道就露出了锋机,绝不可小觑……


  阎先生在讲述「明亡清兴」的六十年的历史,他追求历史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但,我们不可能亲历明清时代,如何科学研究呢?也无非是科学运用历史材料问题而已,尽量使史诗接近真相。然而,长期以来,文史结合紧密,历史难以脱离文学,文学也常空想历史,因此,对于历史的真相,也只能尽量接近事实本身,不可能还原。例如,阎先生讲到「铁岭陷落」一节,他陈述了历史事实,可是用的还是文学语言,如果不用文学语言,就会变得干巴生涩,不忍卒读。


  也许是为了配合「讲坛」这种形式的需要,这本书在每讲一个事件或者人物时,就会生发出一些道理、教训,有点类似语文课文中的「中心思想」,好像也是提醒大家注意,这些内容很重要(要注意听讲、做笔记)。袁崇焕是旷世悲剧的理由,他总结了八条;努尔哈赤取胜的经验有三条;万历怠政的原因有四条……清晰明了,言之成理。我猜想,阎先生若去做考研政治课辅导,肯定爆棚,他的讲课内容非常方便记忆。


  当然,我也会拿这本书与易先生的《品三国》相比较。我觉得易先生是用现代的眼光解构「三国」;而阎先生是以一个历史学者的眼光来研究历史,两者各有所长。易先生的话题是轻松的、幽默的;阎先生呢,多了份历史的厚重感,却缺少了一种学术研究的「当下」意识和情怀。


  明亡清兴,历史潮流使然,明朝虽然灭亡,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阎先生对明清史的研究无非也是一种探索和理解,诸如,他对袁崇焕的评价,也引起很多的争议,争议说明问题存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值得争议的,作为读者,我尊重他这种对历史研究的认真和执着。


丁纯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5 14:57:06 | 顯示全部樓層

阎崇年:为了讲袁崇焕,我准备了三十年!







阎崇年:为了讲袁崇焕,我准备了30年!

 
2006年09月24日
 
来源:广州日报
 


  阎崇年答记者问:


  我学习和研究清史应当有40多年了,我这40多年的东西不能最后带着走了,我要把我学的东西尽可能回报给社会,回报给民众,因为我上学是用助学金上的,大家的钱供我上学的,当然我要把知识回报给社会。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学者应该有的责任。为了讲袁崇焕,我想我准备了30年。


  第一,是资料的准备,我查了大量的袁崇焕的资料。可以说,能够找到的袁崇焕资料我都看了,因为我不停地跟踪查资料。


  第二,进行学术研究,因为必须站在一个学术高度上来看。为了这个呢,我出版了写袁崇焕的四本书。第一本书就是我提过的《袁崇焕研究论集》,第二本书就是《袁崇焕传》,第三本书是一个小册子叫《袁崇焕》,第四本书就是把袁崇焕有关资料辑在一起,叫《袁崇焕资料集录》。这些就是我研究的成果。


  第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进行实地考察,为了研究袁崇焕,我到了东莞的石碣镇,袁崇焕的祖籍;又到了梧州的藤县,袁崇焕的生长地;到了福建邵武,袁崇焕做知县的地方;到了辽宁的兴城,袁崇焕进行宁远之战的地方;到了辽宁的锦州,就是宁锦保卫战的地方;特别是北京,北京袁崇焕祠、墓、庙等等,不是一次,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可以这么讲吧,袁崇焕走过的主要地方,我都去过。


  第四,还进行了袁崇焕有关的学术研讨,一共举行四次袁崇焕的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1984年在广西藤县举行的,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袁崇焕的学术研讨会,我倡议的,我参与主持的,那个会规模很大,会后出了一个论文集,叫《袁崇焕研究论文集》。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5 15:04:14 | 顯示全部樓層

阎崇年:历史应当受到敬畏








历史应当受到敬畏

 
2006年09月24日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阎崇年


  ○阎崇年

  《明亡清兴六十年》(上)是我在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百家讲坛》主讲系列历史讲座前半部分24讲的讲稿。稍加润色,结集出版。其后半部分《明亡清兴六十年》(下),待适当时机,再出版面世。全书讲述的时间跨度,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到清顺治元年(1644年)福临定都北京,其间整整60年。这60年历史的特点是四个字——「明亡清兴」:乃胜乃败,斯兴斯亡;兴亦悲壮,亡亦悲壮。为什么呢?我想起了贤哲释迦牟尼。


  释家三世佛的哲学是,要用三双眼睛看世界——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智者的思维,也是贤者的思维。因为不了解过去,就不能科学地认知现在;而不了解现在,也就不能科学地认知未来。历史学正是认知过去的学问。所以,在文明的时代,智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智者;贤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贤者。那么,历史的江河,源远流长,曲折回旋,日夜不息,奔腾向前,为什么要选取明亡清兴这段历史来学习呢?


  明亡清兴的60年,是历史上天崩地解、山谷陵替、格局剧变、悲欢离合的时代。在明亡清兴的历史舞台上:格局,雄伟壮阔;人物,群星灿烂;事件,繁复跌宕;故事,生动有趣。人们都在表现,也都在表演:真与假、善与伪、美与丑,智与愚、勇与怯、廉与贪。明亡清兴的60年,又是近世社会的缩影。凡是近世社会的重要元素——贫与富、华与虏、官与民、东与西,都在这里展示;求民生、求自由、求平等、求民权,也都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明亡清兴的60年,亦如《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微,道心惟微。」就是说人心不安、道心不明。正义者不安其死,不义者鸡犬升天。而治国平天下,应当明道安民,道明则民安,民安则国泰。


  300多年来,人们在思考:明朝何以亡?清朝何以兴?其道其理,亦显亦隐。一个人、一个群体、一支军队、一个民族,其兴衰、其成败,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结论和答案、经验和教训、思考和启迪、聪明和智慧。所以,每位后来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国籍,都可以从明亡清兴60年的历史中,学到宝贵的智慧并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灿若星汉的人物中,我选取袁崇焕作为一面折射明亡清兴的历史镜子,是因为他所身历的大喜大悲:喜,惊天地;悲,泣鬼神。袁崇焕值得后人景仰的仁、智、勇、廉,及其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既是其时志士仁人的典范,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明亡清兴历史的背后,西方一些国家正在兴起。我们重新阅读这段历史时,应当既看到东方,又放眼世界。要避免两种认识上的误区:或持傲自矜,或过于悲观。应取的态度是,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既讲求历史的科学性,又力戒历史的片面性。


  真实是历史科学的生命,玄幻则是历史科学的肿瘤。历史的大众传授要深入浅出,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否则的「浅」是浅薄;历史的大众传授要雅俗共赏,只有大雅才能大俗,否则的「俗」是庸俗。观众和读者需要的是浅明而不是浅薄,是通俗而不是庸俗。表述史学的著作忌长——能省一个字,就不多一个字。知理虽易,实行则难。一部儒家经典《大学》才1546个字,字字推敲,句句雕琢。一部《史记》太史公司马迁说它不过526500字。无论历史的学术表述,还是历史的通俗表述,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它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我讲过,历史应当受到敬畏:为什么要「敬」?因为吸取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慧;为什么要「畏」?因为重蹈前人错误,要受到历史的惩罚。这里补充一句:对历史的传承与表述,也应当采取敬畏的态度。


  本书的旨趣在于同广大读者进行「求知、求真、求励、求愉、求鉴」的对话。


  ——求知,历史会提供丰富有趣的知识;

  ——求真,历史会提供江山风雨的真实;

  ——求励,历史会提供修齐励志的经验;

  ——求愉,历史会提供赏心丽目的愉悦;

  ——求鉴,历史会提供参政资治的通鉴。


  我们应从明亡清兴60年的历史中,学习胜利者的智慧与修养,记住失败者的愚蠢与骄纵。







 樓主| 發表於 2009-11-15 15:12:39 | 顯示全部樓層

朱由检(崇祯)——性格的悲剧









性格的悲剧

 
2006年11月24日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何顿

  何顿

  明末的朱由检,17岁继其兄朱由校的位做了皇帝,改年号为崇祯。崇祯皇帝一上台,大赦天下,惩办了奸臣魏忠贤及其党羽,重新取用遭奸党排挤的袁崇焕等等,一时给颓废的朝廷注入了新的血液。


   朱由检勤勉工作,事必躬亲。但崇祯皇帝不是个大度的人,他实在年轻,应该向老臣请教和学习,然而他刚愎自用,为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错了也不更正;年轻人不应该疑心,崇祯皇帝却疑心很重,且过分猜忌大臣们的忠心。崇祯元年,陕西闹饥荒,陕西官员请求免除赋税、购进粮食救灾,崇祯皇帝竟下诏不同意。的确,当时的国库空虚,银两都用到跟后金女真兵打仗上了,崇祯皇帝就不同意减免赋税,结果陕西的许多饥民便铤而走险,为能填饱肚子,聚集在一起抢劫官府。崇祯皇帝大怒,派兵剿杀。有大臣在朝堂上进谏,无需动兵,只需发放灾粮,灾民自会解散回家。崇祯皇帝不听,反而加重陕西赋税。这不是激化农民与朝廷对抗的矛盾吗?


  崇祯二年冬,后金改国号为清,皇太极攻入遵化,逼近京城德胜门。当时京城只有老弱残兵和不多的禁卫军,皇帝急了,号召全城百姓抗敌,承诺凡上城楼抗击清兵的百姓,事后每人赏五两白银。皇帝也亲自登上城楼,与官兵及百姓共同御敌,百姓深受鼓舞,奋勇杀敌,加上袁崇焕率部赶来救驾,清兵撤离了。事后,京城百姓向皇帝要钱,把上城楼抗击清兵的百姓造册呈上。皇银足以支付,皇帝竟舍不得那点皇银,居然反悔。皇帝都不讲信誉,失信于民,这皇帝不是做到头了?


  朱由检的小气使他犯了大忌。崇祯八年十月,皇帝下诏自责,布衣避居武英殿,减饮食去声乐,表示要与前方将士同甘共苦。然而,户部尚书侯恂请求用严厉的手段征收各地拖欠的新旧赋税时,他竟下诏同意,致使各地官员都张牙舞爪地扑向百姓收税,不交就当众羞辱、鞭打。崇祯七年,全国各地到处闹饥荒,山西滴雨未落,河北、山东蝗虫猖獗,次年农民刚缓一口气,就要农民把拖欠的新旧赋税一并交上,且采用严厉手段,这不更加把农民推向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部队?农民们因交不起赋税,又不愿受官兵拷打,纷纷投奔了农民军。我很疑惑,崇祯皇帝于煤山上上吊时,怎么会在衣上写「希望不伤害百姓一人」这样的话?难道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想到「要爱民如子」?


  崇祯皇帝疑心很重,又心胸狭隘。他听信宦官的谗言,非要杀抗清主帅袁崇焕。大敌当前,许多大臣请求皇帝三思。崇祯皇帝一意孤行,硬是把他的兵部尚书袁崇焕押到闹市处斩了。这种年纪(他当时还只20岁),就刚愎自用又一意孤行,谁不害怕?


  当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到京城门外时,由于朝廷长期拖欠军饷,京城的几万官兵不肯替崇祯卖命。崇祯皇帝要求王公大臣们拿出银两招募勇士抗击流贼,但到了这个时刻,却没几个王公大臣愿意出钱了,就连他的岳父国丈周奎也跟他讨价还价。当农民军打进京城时,大臣们都跑了,崇祯皇帝于激愤中杀了周皇后,自己逃到煤山上自杀了。然而,当李自成率兵攻入皇城,打开皇银库时,银库里居然有一千多万两白银!


  一个皇帝都不为自己的江山社稷掏钱,谁愿为你出钱?大臣们留钱还可以理解是给儿女留条后路,你一个皇帝留那么多钱是留给谁?这一连串的表现难道是一个皇帝所为?


  我茫然,忽然感到崇祯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4-19 02:40 , Processed in 0.0583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