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659|回復: 3

[文化對對碰] 香港左报大公报:让普通话变得不再「普通」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0-28 21:29: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出处 百度粵语吧  帖主:218.14.227.发 表2009-10-28 20:00

http://tieba.baidu.com/f?kz=661214333

转贴】转贴声明:本帖观点 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香港左报大公报:让普通话变得不再「普通」

 

 

2009年10月28日 1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八月二十八日,香港教育学院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在香港签订「第五次合作协议」,在港携手推广普通话教育,致力提高香港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这是协定签署后,双方代表合影。 中新社发 郑祚声 摄

---------------------------------------------------------------------------------------------------------------------------------------------

 

中新网10月18日电 香港《大公报》近日刊文说,由于香港回归前社会对普通话存在着一种无形的抗拒感,令普通话一直无法在香港流行。即使在回归已经十二年多的今天,不少香港人说的普通话还十分「普通」。如何在提高普通话水准上下一把功夫,在目前社会对普通话的重要性已有了共识之下,应该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认识,并因此再引起市民的学习热潮,才能够体现出香港作为中国一颗明珠给予世界的良好形象。 
 

  文章摘录如下:

  在两文三语中,香港人最要学好的是普通话。广东话在香港已是一种通用语言,不存在学不好的问题,英语则是香港市民普遍注重的语言,坊间能说普通英语的人不少。因此,在两文三语中,普通话需要加大力度推广。由于香港回归前社会对普通话存在着一种无形的抗拒感,令普通话一直无法在香港流行。

 

普通话应用深入坊间

  普通话在香港流行是回归带出的新现象,现在由于绝大多数香港公共服务机构采用的两文三语,令社会出现一种全面性应用普通话的局面,值得高兴。首先,普通话作为国家语言,如果香港再游离于这种语言环境之外,不但对访港的外国人有难以理解的陌生感,也会令香港下一代无法更好融入国家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举例而言,深圳目前普通话的流通范围差不多已覆盖全城,改变了以前由广东话为主导语言的状况,如果香港人再不学好普通话,可能出现走出罗湖桥便无法与人沟通的尴尬情景。

  究实,香港营商语言倾斜于普通话,以及市民学习普通话趋于积极,可以从很多生活现象中领略到,譬如:铁路运输的报站除了粤语、英语之外,也一早加入了普通话;巴士、公共场所的指示除了不乏以繁体、简体中文和英文标明之外,巴士还会加上三语报站名;政丨府网站同时使用繁体、简体中文和英文版本;至于颇多市民接触到的是求职面试时,雇主一般都会提出会否说普通话的问题。

  如果剔除语言单就文字而言,香港蓬勃的中文报章杂志一直是社会的主流文化,由此可以看到中文在香港的应用范围广泛及深入民心,形成了香港一道亮丽的中西文化荟萃风景线。

  不过,即使在回归已经十二年多的今天,不少香港人说的普通话还十分「普通」,最常听到的是把九龙说成「狗笼」,把图书馆说成「桃书馆」。如何在提高普通话水准上下一把功夫,在目前社会对普通话的重要性已有了共识之下,应该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认识,并因此再引起市民的学习热潮,才能够体现出香港作为中国一颗明珠给予世界的良好形象。

 

两文三语乃处世手段

  无可否认,最先在香港掀起学习普通话风气的是商界,自从内地出现大量香港旅行团之后,商界为了适应这种生意良机,普通话于是得到大力推动,发展十分快。无论大商场还是小商店,甚至水果摊和茶餐厅,只要觉得顾客是内地来的人,服务员都会主动以不咸不淡的普通话与之沟通。现在大多数大型商场的雇员普通话水平已明显提高了好多。

  香港与内地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再论述学好普通话的意义已没有必要,事实上不但香港的营商者知道其重要性,就是一般市民在与内地发生的越来越多交往中也深刻体会到学好普通话的好处。年轻一辈未来的就业出路看好在内地市场,如果再不学好普通话,只会在面对庞大的就业机会时寸步难行。

  即使在世界的商业环境,看好普通话的应用也不断水涨船高,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焦点是世界认定学习中文的语言是普通话,而不是广东话,能够说中文的洋人差不多都使用普通话,由此可知普通话已成为世界认定的中文语言。因此,对于如何提升两文三语中的普通话水平,需要在明白这种意义之下,以自觉认真的态度学好。

  如何学好普通话,坊间最常用的方法是走进补习学校,或者请专门导师授课。这虽然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学习语言的捷径是融入到实际语言环境中。针对这样的特点,香港有三种对市民最有效的实际环境可以学习普通话:一是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主动走近内地游客,或者对他们的需求伸出援手,在必然需要沟通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最实际的普通话应用。二是有内地亲朋到香港,热情接待时不要忘记用普通话沟通,主动要求他们说普通话也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三是应利用经常返回内地旅游、探亲的机会,跨过罗湖桥便主动以普通话与人交谈,不要怕说的普通话不标准,怕的是对着最好的学习机会却要人家继续用广东话应对,这样不但自己学不到普通话,有时还会令对方穷于应对广东话而处于尴尬境地。

 

「说普」「推普」成香港文化

  从大道理上说,回归后的香港发展离不开祖国的支持和导向,香港与内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学好普通话,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小道理来说,学好普通话不论对自己的前途还是生活都有直接的帮助。据一些教授普通话机构所作的调查,能说普通话或说得好普通话的人,事业生活都获益很大。

  有人举了这样的例子,在广东省内说广东话时有时还受提示:「请说普通话。」香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便有人从事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到现在普通话已经受到市民的普遍接受,将之纳入香港的文化概念,视为一项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

  进一步看,在全球不断流行普通话和普通话地位不断提升之下,香港扮演的进入内地跳板角色必然会减弱,原因在于外国人可以不必依赖香港作为中介及翻译角色,他们在学好普通话之下,完全可以凭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自行与内地企业沟通,或者自行到内地旅游而没有障碍。

  香港必须看到这种处在世界掀起学习普通话热潮的夹缝中的语言困境,思考香港出现的语言优势减弱情况,并因此奋起直追,凭借本身的中文优越环境,加把劲把普通话学好。(杜可风)

 

.

 樓主| 發表於 2009-10-28 23:05:58 | 顯示全部樓層

-

出处 百度粵语吧  帖主:218.14.227. 发 表2009-10-28 20:16

http://tieba.baidu.com/f?kz=661221337

转贴】转贴声明:本帖观点 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推 普 写 手 评 粤 语 新 闻  ,   称

" 本土化不等于本地话 "

"要纯洁祖国语言"

 

来源:中山日报 2009-10-28 A2  作者:□ 罗 祥  本文字数:1061

 

本土化不等于「本地话」 
 
 
    日前,网友「中山马前炮」在中山论坛发帖说,中山一直都在推广普通话,这很好。其实推广普通话也不是要求用普通话全面代替「白话」,而是为了更好地和外界交流。但是推广普通话应从学校教育和电视新闻开始。现在学校教育方面已经做得很不错,很多学生的普通话非常标准,但中山电视新闻一直保持用「白话」播新闻,建议每晚7 点播放普通话版 《中山新闻》,8 点播放粤语版 《中山新闻》。

    应该肯定,中山电视新闻是一档采用「白话」播报的个性化、娱乐性、趣味性极强的新闻节目。贴近草根、报道市井新闻,以方言为媒介拉近了与本土观众的距离,而不少中山市民对该节目的追捧,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家乡和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土文化的亲切感与自豪感。然而这种解读新闻的方式,却因天然狭窄的地域性往往把相当大批的移民排除在外。如果只是方便本地居民,那听不懂方言土语的「外来人」只能放弃,尤其是对于中山这座人口流动性很大的新兴城市,用「白话」播新闻绝非明智之举。「窄播小众」并不意味着刻意摒弃大多数受众,新闻本土化也并不等同于「本地话」。

 
    众所周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持久,中山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涌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天南地北的人来这里淘金,南腔北调在这里汇聚,外来人口的增加也给中山添加了发展动力和活力。在城乡边际被打破,新移民涌入城市的背景下,语言文化也随之交融。如果中山偏执粤语白话,新移民无法生存,中山就不会成为中国最开放的经济重镇之一。同样,中山,这个博爱之城的魅力就在于开放、包容,接纳普通话不会动摇本地方言的根基,只要它有足够的历史传承,文化积淀。实际上,我国对地方台使用方言进行播音有严格要求,例如播报新闻不能使用方言,使用方言类的节目的播出时间,时长和占节目总数的比例也都有严格要求。

    笔者认为,作为公共媒体,纯洁祖国的语言是其神圣的责任,理应是执行语言规范的表率。新闻的目的是什么?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就是要使受众面越大越好,使用的语言工具当然是懂的人越多越好。就我市而言,这个语言工具便是普通话。经过几十年普及推广,现在中山人不懂普通话的已经很少了。因此,理所当然,我们坚决赞成用普通话播报新闻节目。因为用普通话播报,能使新闻传播效益最大化。如果真要考虑一些本地的听不懂普通话观众需要,不妨使用方言,但也应控制为好,或者在播放方言节目时应该加配规范的普通话字幕,这样可以使受众都能够看得懂,听得懂。同时,其他方言节目也不能跟风,只有走精品化道路,在节目内涵的挖掘、文化表现力和贴近百姓生活等方面下功夫,才是办好方言节目的根本所在。

.

 樓主| 發表於 2009-10-31 15:09:29 | 顯示全部樓層

-

出处 百度粵语吧  作者:maketherule  发 表2009-10-31 11:14

http://tieba.baidu.com/f?kz=662270490

转贴】转贴声明:本帖观点 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驳中山日报「本土化不等於本地话」

 

 

睇到颠倒是非黑白、咁无水平嘅文章,真系火滚!
1、本土化梗系唔等於「本土话」,但作者唔应该否认粤语对实现本土化嘅重要性。粤语系中山本土文化嘅载体,系基础。如果脱离粤语又有何「本土化」可言?
2、作者认为普通话系为咗同外界交流,但另一方面亦都承认中山人嘅普通话已不错,其实系完全唔影响交流,请问重有必要如此推普吗?再者,沟通交流系双方面嘅,嚟到中山嘅外地人亦应该学识本土粤语同我哋交流,噉系尊重本土文化嘅表现!
3、我想请问一下作者,何为「祖国语言」?粤语唔系祖国语言咩?照你噉讲,粤语系会污染「祖国语言」嘅下等方言吗?
4、作者有提到「接纳普通话不会动摇本地方言的根基,只要它有足够的历史传承,文化积淀」。换言之,就系话:就算动摇咗方言嘅根基,亦都系因为方言无足够嘅历史传承,文化沉淀。噉即系将责任推喺我哋身上?
5、如果系要受众面越广越好嘅话,我建议用英语!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4-24 05:05 , Processed in 0.0591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