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47|回復: 2

西藏纪录片让西方叫好 达赖成消遣对象(图)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8-8 20:33: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欧洲时报网】用独特视角展示西藏社会的纪录片《西藏一年》,上周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引起强烈反响。这部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地平线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制作的5集电视纪录片在2006年立项,同年夏季,摄制组成员及专家赶赴西藏自治区古镇江孜拍摄。经过长达一年的实地生活,摄制组记录下了8个普通西藏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原貌。

这部由中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反映了真实的西藏,曾在BBC连播3遍

在登陆央视前,《西藏一年》已于2008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过3次,创造了收视佳绩,之后又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映。是什么让这部纪录片打动了西方人呢?

收视率直追黄金栏目

2008年,采取西方独立制片模式制作的《西藏一年》,通过BBC电视四台,在全英国范围内播出。《世界新闻报》驻英国特约记者就这部纪录片当时的播出情况,专访了BBC电视中心知识节目部经理艾玛·德艾尔迈达。

艾玛从自己的电脑里调出了《西藏一年》的收视报表。这部纪录片在2008年3月到4月间的五个星期里安排播出,平均收视率为1.7%,每集收视人数平均高达36.8万人。她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收视曲线图解释说:「对于英国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来说,1.7%的收视率都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即使是BBC电视一台最引以为豪的新闻调查节目《广角镜》,在周一晚间8点档的黄金时间播出,收视率也不过如此。相比之下,一部来自中国的纪录片能够获得这样的收视佳绩,是相当值得肯定的。」

艾玛介绍说,英国的媒体产业竞争很激烈,看过太多优秀电视节目的英国观众,口味被越调越高,一般性的作品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收看。英国目前总人口不到7000万,而《西藏一年》每集的收视人群超过36万,也就是说,每两百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个忠实的观众。

艾玛说,更值得一提的是,BBC电视四台主要面向具有高知教育背景的观众,《西藏一年》能够在这个频道获得收视佳绩,说明在英国有大批的高知人群对于这部电视作品是感兴趣的。「我们也拍过一些西藏的纪录片,但是一直很想播放一些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体现西藏真实风貌的纪录片,几经比较和预看之后,英国广播公司电视中心最终选择了《西藏一年》,事实证明,英国的观众很满意。」

英国观众连夸「真实」

《西藏一年》在英国播出后,英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对该片进行了深刻而积极的报道。英国《卫报》说:「《西藏一年》以罕见的深度、惊魂动魄的力量,公正地记录了当今世界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观察家报》称「这部纪录片是站在人类学角度观察西藏,而非一部具政治色彩的纪录片。」

在英国热映之后,《西藏一年》迅速被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阿根廷、伊朗、南非、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订购和播放。

为了知道英国观众对于《西藏一年》的真实观感,《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走访了多户英国家庭。在北伦敦居住的伦敦大学教授维特斯对记者说,他完整地看了两遍。「我喜欢这部纪录片的最主要原因是,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让我了解到西藏尚不发达但充满魅力的古镇生活。」

维特斯说,从纪录片里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西藏所处的现实,其中夹杂着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的冲突。「片中一个西藏妇女马上要生孩子了,但她却不愿意接受城里医生的建议,而是更相信民间法师。还有一个牙疼的妇女寻求法师的治疗,法师在她脸上吐了好几口唾沫,说是可以驱除邪魔。这些活生生的事实让我感到,西藏的发展是必要的。」

而家住西伦敦的乔维尔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英国的媒体也曾经拍过不少关于西藏的纪录片,但总是围绕当地少数民族在民族宗教问题上的困扰、当地遭遇现代化冲击的个案说个没完。她说,聪明的英国人知道,要真实地了解西藏,还是要长时间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西藏一年》带给她的就是这样的体会。

「香格里拉」只是西方臆想

用真实的故事打动人,正是《西藏一年》制作方希望达到的效果。担任该片总监制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格勒,本身就是一位人类学者。他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这部片子的拍摄采用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即调查者融入到被调查者当中,反映他们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人类学调查不能有大纲,不能预设立场,所以我们的拍摄也没有任何脚本,完全是跟着摄像机的镜头在走。」

身为藏族学者的格勒,长年以来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未来保持着持续关注,他一直都想借助大众传媒,让更多人了解西藏,特别是对西藏抱有偏见的西方人。

格勒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这部纪录片集中展示了现代西藏社会形形色色的冲突,这正是当前真实的西藏,变化中也有不足。藏族作为人类的组成部分,具有人类的共性,也需要发展。但同时,藏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有她自己的文化习惯和生活习俗,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相适应的部分,也有不相适应的部分。但总的来说,西藏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落后不是当代西藏的全貌,将西藏定性为原始封闭的『香格里拉』,只是西方社会的一厢情愿」。

达赖访瑞士只剩作秀

不久前开始新一轮欧洲窜访的达赖喇嘛于本月4日抵达瑞士洛桑,开始了为期3天的所谓「弘法活动」。这是达赖第22次瑞士之旅,但却是他近10年来第一次未获得瑞士官方接见的访问。

成为媒体消遣对象

在达赖抵达瑞士之前,瑞士外交部长卡尔米—雷伊就曾表示,自己和其他几位联邦委员都没有时间会见达赖。瑞士外交部发言人还表示,瑞士并未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然而,如此正常的表态却触动了达赖驻欧洲「特使」格桑坚赞的神经。他在日前接受采访时说,对瑞士政府不接见达赖感到「非常失望」。尽管达赖还会受到瑞士下议院议长的接见,并与个别州、市官员进行非正式会面,但对于怀揣政治目的的达赖来说,此次瑞士之行可谓遭遇失败。

瑞士媒体此次也没有给达赖留出太多版面,大部分当地报纸只是简单介绍了达赖的行程,有些稍长的报道也都是以猎奇为主,关注起了达赖的生活起居。比如,达赖每天3点起床,达赖从不吃晚饭等等。

达赖此次在瑞士期间的活动是由瑞士一家演出公司负责组织的。这家公司的主席罗塞拉在接受瑞士媒体采访时说,虽然达赖是宗教人士,但他在瑞士的访问更像是一场演出秀。罗塞拉说,利用西方民众对藏传佛教和西藏文化的向往,达赖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但与其说达赖是明星,倒不如说他已经成了到处作秀、供人消遣的娱乐人物。

瑞士重视对华关系

瑞士从1960年便开始接收西藏「难民」,目前境内大约有4000名「流亡藏人」,是欧洲「流亡藏人」最多的国家。达赖集团在瑞士设有常驻代表。可以说,「撞毒」分子在瑞士有着较大的生存空间,达赖本人也总是能在这里受到礼遇。

但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瑞关系发展迅速,特别是去年年底温家宝总理访瑞,开创了中瑞友好合作的新局面。而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也确实是瑞士这个内陆小国在经济危机下最迫切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士在面对「西藏问题」时自然会有所收敛。这也是为什么达赖遭到10年来瑞士政府首次冷遇的主要原因。

达赖此次访瑞的政治目的受挫,与欧洲国家近年来对「西藏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也有很大关系。随着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外国民众对于西藏的真实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达赖的政治诉求也就不那么感冒了。

瑞士《晨报》日前采访了曾创作西藏题材小说的法国作家余丹,请他谈一谈对达赖喇嘛的看法。余丹说,西方人普遍认为西藏是美丽的天堂,藏传佛教是救世的真理,但实际上并不尽然。旧西藏的统治形式是最落后的统治形式之一,僧侣压迫人民,这与欧洲的中世纪一样,毫无自由可言。他还说,达赖对于道德和个人自由等问题的态度并不开放,但当有些西方人发现这一点时,便要求他弱化这一立场,因为这将妨碍他的「西藏自由」事业。他认为,达赖喇嘛的行为并未、也从未给西藏人民带来好处。

發表於 2009-8-9 12:01:19 | 顯示全部樓層
阿星仔點解突然間同CCTV口徑咁一致嘅?啱啱入咗檔?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4-23 21:38 , Processed in 0.0763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