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316|回復: 23

[其它] 將Mandarin作為"國語"是對漢文化的嚴重侮辱。Mandarin是滿族人學講北京話而出現的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4-13 22:12: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把滿清製造的語言作為國語是全體漢人的恥辱!

Mandarin的由來


[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些特徵。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話的歷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的官話(考證為吳語)。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小區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裏之內的漢人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裏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的,當時北京的兩種語言的地域差別是:內城說滿話,外城說明朝官話。
  
[滿語的分化——滿式漢語]
由於滿語是一種北方民族的語言,滿人草原、叢林的原始生活以及滿族短暫的歷史文化局限了滿語的成熟水平。可以說,滿語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語言,不論它的發音、詞彙以及語法等都十分的原始和不成熟。即使在北京,滿語也難以滿足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北京的動植物、建築、日常用品等很多東西都是滿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這些東西用滿語都很難描述和交流。在滿人和漢人之間是這樣,在滿人跟滿人之間也同樣無法把日常生活所碰到的東西表達清楚,至於象漢人的建築工程用語、藝術語言、醫學及其它科技用語等高級語言使用則更加無法表達,當時的形勢是滿語在北京面臨無法交流的危機。面對有幾千年曆史的千錘百煉而成的漢語,滿人雖然奪取了中國的政權,然而其語言卻難以勝任統治中國的使命。但是滿人作為中國的統治者卻不得不面對要使用語言的生活政治現實。小至為了自己日常生活的表達,大至為了統治中國的政治需要,滿人都迫切需要一種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周圍生活的語言。改造滿語已經是來不及了,滿人除了學習和模仿漢語之外別無他法,因此,套用北京漢人的語言(包括詞彙和語音)成了唯一的選擇,於是第三種北京話出現了——滿人學講的蹩腳漢語(暫且把這種語言叫做滿式漢語)
  
[第三種北京話的形成——內城北京話(mandarin)]
北京城裏的一棵小樹、廚房裏的一件工具,用滿語都無法表達!因為滿族人的祖先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植物,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工具,這就是當時統治中國的滿族人所遇到的嚴酷的語言現實。滿語要繼續說下去,除了直接使用北京外城漢人的語言的詞彙和模仿他們的語音之外再也沒有第二種可能!就像日本皇軍學說中國話:「你的,八路的,幹活?」一樣,北京內城的滿人開始了他們艱難的模仿漢語的歷程。

但是滿語對比漢語有它先天的殘疾,首先,入聲字一下子就全丟了,這就是漢語同音字增多最根本的歷史原因,用滿語套學漢語的發音更是不倫不類,可以肯定地說,這是發音最糟糕的漢語。但是,歷史就是這麼殘酷,滿人的這種蹩腳漢語比起日本皇軍的蹩腳漢語要幸運得多了,隨著使用人口的增加,這種讓當時的漢人老百姓笑掉牙的蹩腳漢語成了清朝統治階級的「共同語言」——這就是早期的普通話(暫時使用英語的稱謂把這種語言稱為mandarin)。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走出北京內城,形成「官話」]
隨著北京內城的「mandarin」這種蹩腳漢語的形成,在北京內城形成一個固定的說「mandarin」的人群。這個人群就是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團體——八旗貴族。「mandarin」成為地地道道的清朝統治者的官方語言——「滿清官話」。

具體的時間有待考證,在《康熙字典》中的語音跟今天的普通話的語音還是一定的差別的,但是跟其它漢語方言相比已經更接近今天的普通話了。

從「滿清官話」的形成史看,「滿清官話」受滿語的影響主要在語音方面,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蹩腳的漢語語音系統,而在詞彙和語法方面的影響則十分有限,從語言的本質上將,「滿清官話」還是應該歸屬於漢語的一種方言而不應該歸屬於滿語的一種方言,不過這是最糟糕的一種漢語方言。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落地生根,形成「國語」]
「滿清官話」形成後,隨著滿清政權在地域上的延伸,操著「滿清官話」的八旗貴族也就從北京的皇家內城走向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於是各地的第一行政長官的口音又成了當地的標準口音。並在當地的上流社會向平民社會不斷地滲透壯大,最終使「滿清官話」成為中國的「國語」。

從地域上來講,中國的北方是滿人活動的主要地區,也是滿語化程度最高的地區。而南方的個別地區,象兩廣、福建等地則由於「山高皇帝遠」而受到較少的影響,這也是南方諸語言讀唐詩宋詞比普通話更押韻更親切的根本原因,也是清代中國沒有著名詩人的根本原因。

有一點要說明的是,mandarin是從北京內城繞過北京外城直接向全中國滲透而形成滿清的「國語」的,所以,北京的外城話並不是真正的「國語」——普通話,雖然「外城北京話」一直受「內城北京話」的影響並不斷演變,但是,正如北京的內城貴族和外城平民百姓是兩個互不兼容的兩個社群一樣,「外城北京話」和「內城北京話」是跟階級差別一致的互不相同的兩種語言。所謂的「北京話」一直是兩種:「外城話」和「內城話」,而各地方所稱謂的「北京話」實際是指「內城話(即mandarin)而不是外城漢人所說的「北京話」。外城漢人所說的「北京話」實際是對中國其它方言沒有影響的小語種。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漢語代表語言地位的確立]
mandarin經過滿清王朝200多年在中國的統治,再經過孫中山政權以一票之優勢對「國語」地位的表決,再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憲法上「國家代表語言」條文製訂,普通話——漢語代表語言地位已經是堅不可摧。
  
[內城話北京話在北京的消失]
從語言史上講,普通話不是北京話,而衹是北京的內城話,隨著滿清王朝的解體,北京內城的貴族群體也就在北京城裏消失了,因而普通話的真正母體在北京城也已經不復存在了。把普通話硬說成是什麼北京話,這在100多年以前可能還有一半正確,但是在今天還這樣說大錯特錯了,因為「北京話」這個概念變了,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北京話」了。

 樓主| 發表於 2009-4-13 22:13:56 | 顯示全部樓層
漢語方言之滿語借詞

很多來源於滿語的辭彙仍然存在於北方漢語特別是東北方言和北京方言中。在口語中,末字常改為輕聲。

埋汰(髒)
嘎噠/疙瘩(地方)
嘎拉哈(羊拐骨或豬拐骨,用於遊戲)
恩那(是、對、好)
餑餑(糕點,後亦指餅乾)
個應(g? ying)(使反感)
薩其馬:來源於滿語sacima,原意為「狗奶子糖蘸(狗奶子為野果名)」
白(b?i):來源於滿語baibi,意為「徒然」、「空」
嬤嬤:來源於滿語meme,意為「乳」、「奶」,轉意為「乳母」
剋扣(k? k?u):來源於滿語keike,意同漢語
哈喇(h? la):來源於滿語har,意為「刺鼻」,今意為食用油變質
呵斥(h? ch?):來源於滿語hacihiyambi,意為「責備」
勒勒(l? le):北京、東北方言,來源於滿語leolembi,意為「談論」,現轉義為「空談」
抹擦(m? sa):北京方言,來源於滿語macimbi,意為「舒展」,今意為將有褶皺的東西抹平
磨搓(m? ceng),北京,東北方言,來源於滿語moco,原意為「遲鈍」,今意為「繁瑣緩慢」
撞克(zhu?ng ke):北京方言,來源於滿語jangkulembi,意為「撞上邪祟」
咋呼(zh? hu):北京、東北方言,來源於滿語cahu,意為「潑婦」,現在意為不沈穩,喜歡大呼小叫
胳肢(g? zhi):北京、東北方言,來源於滿語gejihesembi,意為「搔腋下使發癢」
邋遢(北京話發音為l? te):來源於滿語lekde lakda,原意為「胖人隨行」、「衣襬下垂」,形容人穿戴不整齊,不利索
哨叨(sh?o dao):北京方言,來源於滿語sodombi,原意為「馬步行不穩」,轉義為「輕佻、不穩重」
挺(t?ng):北方方言,來源於滿語ten,意為「很」、「甚」
剋(k?i):北京、東北方言,來源於滿語koikasambi,原意為「打架」,轉義為「批評」
敞開兒(ch?ng k?ir):北京方言,來源於滿語changkai,意為「儘量」、「任意」、「隨意」
塊兒亮(ku?ir li?ng):北京方言,來源於滿語kuwarling,意為「漂亮」、「美麗」
摘歪(z?i wai):北京、東北方言,來源於滿語jailambi,意為「躲」、「避」,轉意為「閃身讓開」、「歪」、「斜」、「斜靠」。
該漏(g?i lou):北京方言,來源於滿語gaimbi,意為「要、取」,轉意為「揩油」
得色(d? se):東北方言,意思是輕佻,賣弄
馬馬虎虎:北方方言,來自滿語lalahuhu,意思是辦事不認真,毛糙
磨即:東北,北京方言,即磨蹭,來自滿語moji,moduo
個色(g? sh?i):東北方言,北京亦稱g?lu,來自滿語,意思是人(性格)特殊
 樓主| 發表於 2009-4-13 22:14:40 | 顯示全部樓層
東北話裏的滿語

東北(滿洲)是滿人的「龍興之地」,北京是滿人在「關內」的聚居地,因而在現在的東北和北京方言中存在著大量的滿語詞彙,衹是大家夥兒沒意識到罷了。我聽過的最有影響的滿語詞彙是「薩其馬」,這是一種享譽世界的點心。不過中國南方人說的「薩其馬」都跟北京話裏的音兒差得太遠,而普通話裏的「薩其馬」和北京話的差距則體現在輕聲上(北京話裏多輕聲也是來自滿語)。南方人說這三個字的時候跟新聞聯播裏說的一樣,很規矩的將三個字說出來。而北京話裏把「薩」的音加重,「其」和「馬」都是輕聲。現代漢語裏的滿語詞彙消失的很多,如清史小說裏面的滿語詞彙很多都不用了。「軍機章京」,「筆帖式」,「達拉密」,「戈什哈」等都已消失,但有些確留下來不單成為東北話和北京話,而且是現代漢語裏的標準詞彙,如「耷拉」。   

比如北京話的這樣一句:「這小蜜挺棒, 牌兒亮啊,哪兒拍來的?人長的帥,喜歡你的女孩兒就是多。」 「小蜜」自然是來自英文的miss,但「挺」,「牌兒亮和「拍」「帥」都是滿語詞彙的音譯。   

還有普通話裏的「馬馬虎虎」來自滿語的「lalahuhu。   

東北話的「磨即」、「磨蹭」(北京話裏也有「磨蹭」),是來自滿語的「moji或moduo」。  

滿語裏的「cahu」本是潑婦的意思,到了東北話和北京話裏成了詐唬或咋呼,是瞎喊,不禮貌或不文明的意思。比如「你在這瞎咋呼什麽?」。   

東北人和北京人管腋下叫做gazhiwo,開玩笑時撓人家腋下叫「gezhi」或「geji」,這也是滿語腋下和撓腋下的音譯。   

北京人或趙本山當指責別人胡說的時候一般說「你別跟我瞎勒勒」,滿語裏「勒勒」是說的意思。  

漢語裏的「巴不得」也是來自滿語,只不過稍微變化一下。   

漢語裏的央告,央求裏的央也是滿語,歷史上沒這麽用的,多用乞求或請求,央來自滿語裏的「yangge.  

漢語裏的邋蹋來自滿語的「lete」,比如我小的時候喜歡穿軍裝和大蓋帽,出去玩身上弄的很髒,我媽就說我像lete兵。   

「這人辦事乾淨,利索,麻利」中的「利索」和「麻利」來自滿語中的「lali」.   

漢語裏「褲襠」一詞來自滿語,也就是東北話的「kabudang」,中國明朝以前的黃色小說裏說那個地方都是用「胯下之物」,褲襠的叫法是後來才流行的。   

東北或北京形容人家窮時,說「窮的叮噹響」,「叮噹」來自滿語,也是窮的意思。響則是後加的。  

「那個人脾氣可真是個色(gesai),不好打交道」,這裏的個色也是來自滿語,意思是特殊。   

東北和北京話的打有一種叫法為kei,比如「再不滾蛋我可要kei你了」,kei就是滿語打的意思。   

「這人說話怎麽這麽羅嗦」裏的羅嗦也是來自滿語,與shaodao或絮叨一樣。   

「幾天不喝酒,我就渾身彆扭」,「彆扭」來自滿語的「ganiu。其在滿語中是特殊的意思。台灣管媚日,媚德叫做哈日,哈德,這個用法在台灣BBS或世界日報上很多見。北京話裏也有類似的用法,「你可別老讓我哈著你」,「你看看,你看看,他見到領導就知道點頭哈腰」。這個哈字也來自滿語,滿語裏管拍馬屁,獻媚叫做「hadaba.   

XXX潤膚露細心喝護您的健康」,護字沾漢語的邊,可這「喝」是從哪來的?古漢語並無此用法,原來是滿語「hekur」,那是照顧,看管的意思。   

北京人管做生意叫「倒騰」(東北話為「倒登」),做生意的人叫「倒爺」。「倒」這個字在這裏不是漢語裏的本意,應是滿語裏表示「挪來挪去」的「taodem」。   

東北有一種用羊或豬的骨關節來玩兒的遊戲,叫「galeha」,當然也是滿語。   

以上是挑了幾個影響比較大的詞兒,東北話和北京話裏的滿語詞彙還有很多。他們也沒有進到普通話的範圍內,比如說食物變質後的氣味在北京叫做」hala味兒」,白襯衫領子上的黑色痕跡叫做「elin,那是滿語裏波紋的意思
 樓主| 發表於 2009-4-13 22: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南北方言如此不同,究竟誰代表了傳統的漢話? 這我們不能不回顧到歷史事實。遠的不說,漢族語言文化中心本在黃河流域,東晉的南渡和南宋的偏安,兩度將文化中心遷往南方。頭一次東晉繼而宋、齊、梁、陳五朝北方完全在鮮卑族北魏,以後是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的統治之下。北魏孝文帝曾禁止胡服胡語,可見胡語即鮮卑語在華北必甚普遍。北齊又因鮮卑人反對情緒,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大加提倡。則今山東、河南以北幾乎都成了鮮卑語通行的地區。第二次南宋南遷,淮河以北成了金朝女真人的統治區域。據宋人記載當時河南地區,競到了「廬人盡能女真語」的地步。說白了就是「連飯鋪夥計都能說女真話」。

鮮卑語詞在《二十四史》中大量地保存著,仔細對比,和今天蒙古語幾乎一模一樣。女真語是滿洲語的古語,對比女真語詞與滿洲語詞競「十同六七」。

......

鮮卑語既同於蒙古語,女真語又同於滿洲語,而滿蒙語言不管從語詞、語法或語調方面又非常近似。那麼,這兩種阿爾泰語系的語言在華北前後竟統治有千年之久。儘管隋唐統一於前、元朝統一於後,隋唐和元都是帶有極濃重北方民族色彩的王朝,不但沒能完全恢復漢官威儀,所說的漢話也早成了胡人的腔調,與南方截然不同。南方語言中至今保存著的「來哉!來哉!」等極近似古漢語的語言,在北方就沒有。北方自《元曲》以來記錄的極近似今天白話的語言,南方也沒有。總體來說南方語言近似文言,北方語言近似白話。任何文字記錄語言都是記錄當時說話的實況。因此文言所記當是中國古時的語言。南方語言既近似文言,可見南方語言代表的是傳統的漢話。北方語言則是新加入的北語(叫「胡語」也沒關係),北人說漢語也是「漢語胡音」,這是早有人說過的。因此北京的語音是「胡音」無疑,決非原來的漢音。北京語音調既是「胡音」,語言也是漢胡語言的「大雜燴」、「大融合」。例如下面這一句話:

「我帶著哇單客了一趟車站旁邊的那條胡同,想買點東西」。

這句話是北京年老的老太太還說的活語言,其中「哇單」(wadnn)乃滿語「包袱皮」(兜東西用的),「客」是滿語「去」(gene)的篩稱,「站」是蒙古語的「站赤」(jam),「胡同」即蒙古語的「浩特」或「河屯」(hoton)。短短的—句話,包含了漢、滿、蒙三種語詞,語法是漢語法。詔·音和語調卻是滿蒙的胡音。誰曾料想到一句北京話會這樣的複雜,它本身既是民族融合的產物,又是象徵著民族大團結。當然,現在有些少數民族語詞在漢語中表面上看不出來了。例如:我在內蒙去過一個村子參觀「水土保持」,這個村子名叫「東擀杖」。甚為不解。後來,蒙古族同志告訴我原來叫「東甘珠爾」(「甘珠爾」系藏語),竟訛成了「東擀杖」。「擀杖」者「擀而杖」也。「擀麵杖」家家有之,易懂。「甘珠爾」難懂,老百姓且不知其含意,所以按具音近,訛成「擀杖」了。這種情形在語詞中不知凡兒?多數已難復原,競被人認為是漢語詞了。其實不是。

......

所以,清代以京音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官話,為「胡音」無疑。官話通行的範圍,即「漢語胡音」擴展的範圍。據語言學家的意見,漢語官話方言可分為華北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宮話。而北京官話即為華北官話的根據和基礎,它的範圍包括今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河北、河南和安徽北部的一角。我上述自己實踐所得,正和專家所分華北官話區域特點一致。若是從宏觀來看,上述四種漢話中的官話方言,那就除去東南閩、浙、贛、湘、粵少數省份和青、藏外,都屬於官話方言區。其面積之大更可以想像。

說到這裏我再舉一例:我在內蒙執教20多年,所教蒙古族學生本來不會漢話的,學會漢話之後,一講即是正確的北京音。此事令我十分奇怪。南方學生就不行,總帶鄉音。外國學生更不行,四聲就弄不好。此決非蒙古學生聰穎過於南方學生和留學生,必有一定的道理。現有的惟一解釋就是蒙古語音與北京語音相近。

......
這反過來證明,北京話的語音不是漢族(保留在江南的)傳統的語音,而是滿蒙語音佔主導地位的「胡音」。

摘自金啟孮先生著《京旗的滿族》
 樓主| 發表於 2009-4-13 22:17:3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從"入聲字"的消亡談滿清對漢語言的摧殘(摘錄)


古詩詞講究格律,目的在於朗讀時音律迴旋優美合乎語言節奏,它對每字每句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從律詩的對仗相粘等規定處可見一斑,該用仄聲字時必須用仄聲,該用平聲字時必須用平聲,否則就是出格,為詩家大忌,概括的說就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然而,我們在用普通話朗讀古詩時出格的現象卻俯拾即是.例如:杜牧那首著名的七絕<贈別>  之二

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
替人垂淚到天明.

還有李商隱的七律<無題>  後四句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按照絕句和律詩的格律,不管是首句入韻還是首句不入韻,絕句中的第三句和律詩中的第三句七句末字都應該是仄聲字,而"別"字和"發字"在普通話裏分別讀陽平和陰平,都屬於平聲字,顯然是出格了.但在古漢語裏"別"和"發"是入聲字,即屬於仄聲字,因此它是完全符合格律的.由此可見,惟有古調讀古詩才能感到順暢和諧,從這點上看,老叟非常羨慕操方言的南方朋友,他們可以很自如的讀出古詩這種音調鏗鏘之美.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入聲字消亡的呢?

漢語同世界上其它語言一樣,都是從原始語言逐步進化成長起來的,入聲字自漢語言誕生之日起,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在元朝曾一度衰竭出現危機,元人周德清編寫<中原音韻>  一書時,曾將入聲字併入其它聲調,但隨著元朝的土崩瓦解,入聲字又重現了勃勃生機,但真正使它走向衰亡的卻是滿清統治者.

讓我們再看看滿清的語言,滿語在滿清時期也稱清語和國語,其形成的過程中受蒙語和漢語的影響,具有顯著的粘著語的特點,它屬於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滿語支,輔音25個,其中3個只用於拼寫漢語藉詞,元音有六個,無長短之分,有復元音.人類語言按語法結構大致劃分為三種類型:孤立語粘著語和屈折語.孤立語如漢語等等,屈折語如英語德語等等,粘著語如滿語日語等等,而孤立語和屈折語顯然要比粘著語先進,屬於粘著語的滿語和日語有著共同的特點,比如意思表達上不夠精確,且語法雜亂煩瑣等.而獨立語和屈折語則豐富多彩,可以非常確切的對某種事物進行直觀形象表達,這也是漢語民族德語民族英語民族都出現過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的原因之一.反觀那些粘著語民族,鮮有里程碑式的大家出現,大多是些拾人牙慧,無足輕重的人物.

眾所周知,現在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實際上現在的北京話卻是一種被摧殘過的漢語,即滿式漢語,其前身是滿清官話,其重要特徵就是沒有入聲發音.也就是說現在的北京話並非滿清以前的北京話,而滿清入關前,北京人使用的是古漢語的一種--吳語,也稱明朝官話,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訪華時曾對此做過記錄,他用羅馬拼音記錄了當時的北京話,此記錄至今仍在,後經專家考證為吳語,這是一種具有入聲發音的比較完善的漢語方言.

滿清在入主中原的初期,曾將保持"國語騎射"作為維護統治的一項基本國策,要求滿人說滿語寫滿文,並在北京城內設立學校,意在推廣滿語滿文,但由於滿人遊牧民族的本性和其短暫的歷史文化局限了滿語的發展水平,至入關時滿語仍舊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語言,它的發音和語法不成熟,詞彙量更是少的可憐.對於常年纍月生活在深山老林的滿人,初入北京時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般大開眼界,很多普通平常的東西對他們來說也成了新鮮事物,小到一種普通花卉和日常用具,大到宏偉建築和旖旎風景,用滿語都無法表達.而象漢人的某些高級語言比如醫學用語科技用語文化用語等滿語更是無法表達,此時,面臨著如何統治中國奴役漢人這個大難題的八旗貴族,又遇到了一個比漢人的抵抗更為頭痛的問題--語言危機.征服可以使用屠刀,統治就不能只用屠刀了,為了鞏固黑暗統治滿足其政治需要乃至生活需要,滿人迫切的需要一種能夠很好的表述自己想法的語言,想在短時間內改良豐富滿語顯然不現實,至此,學講漢語成了滿人唯一的選擇,於是八旗貴族們開始他們邯鄲學步的模仿歷程.滿清這種虛心學習,絕對不是他們所鼓吹的推崇漢文化,實在是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無奈之舉,是一種"工作需要",完全屬於不得已而為之.

由於滿語較漢語有著先天性的不足,再加上生理上的差異,滿人無法很流利的說講漢語,尤其是對發音短促不能延長的入聲字,滿人無法真正的掌握它的發音,衹能是用滿語生搬硬套漢語的發音,這樣一來入聲字也就消失了,這種情形非常類似日本皇軍說漢語:"你滴,良心滴,大大滴壞了",而當時"滿清皇軍"說的漢語並不比日本皇軍強.這種滿式漢語首先在八旗貴族中出現,經過數年的使用和發展,使用人口不斷壯大,在北京城內逐漸形成了操滿式漢語的群體,並且形成了一種新的北京話--滿清官話,即普通話的前身.

從語言的本質上看,儘管入聲字消失了,但是滿清官話還應該屬於漢語方言的一種,它畢竟較大部分保留了古漢語的發音,但這無疑是一種最難聽的漢語方言.由於滿清官話是八旗貴族的官方語言,自然影響著中國的每一地區,從統治階層逐步滲透到平民百姓,由北京城推廣到周邊地區,名正言順的成為了中國的國語.但是中國幅員遼闊,從地域上來講,滿清官話在北方幾乎達到普及的程度.而在南方的部分地區,例如江浙兩廣福建等地由於地處偏遠,則受到影響較少,入聲字在這幾個地區也得到了較好的保留並直至今日,這就是操方言的南方朋友朗讀古詩詞時順暢壓韻的原因.

滿清官話這種蹩腳的新漢語方言產生的同時,漢語的精髓也隨之而去,這也是落後文明取代先進文明付出的慘重代價,作為入聲字消亡的罪魁禍首,滿清的暴殄天物使現代漢語失去了特有的韻律和語音魅力,也使現代漢語失去了正統性,伴隨著文字獄和剃髮易服的暴行,滿清實現了對漢文化從頭到腳的抹殺和摧殘,使滿清成為中國文化的荒漠時代,這也是滿清時期中國沒有著名詩人和思想家出現的根本原因,故滿清時期被XX稱之為"無聲的中國".
 樓主| 發表於 2009-4-13 22:19:30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平天國《討滿清詔》

夫中國有中國之形像,今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犬也。

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

中國有中國之人倫,前偽妖康熙,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婬亂中國之女子,是欲中國之人盡為胡種也。

中國有中國之配偶,今滿洲妖魔,悉收中國之美姬,為奴為妾,三千粉黛,皆為羯狗所污;百萬紅顏,竟與騷狐同寢,言之慟心,談之污舌,是盡中國之女子而玷辱之也。

中國有中國之制度,今滿洲造為妖魔條律,使我中國之人無能脫其網羅,無所措其手足,是盡中國之男兒而脅制之也。

中國有中國之語言,今滿洲造為京腔,更中國音,是欲以胡言胡語惑中國也。

 樓主| 發表於 2009-4-13 22:20:21 | 顯示全部樓層
談談普通話的缺陷(摘錄)

1,同音字太多
......

普 通 話 聲 母 韻 母 表

聲母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訥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h 知 ch 喫 sh 詩 r 日   z 資 c 雌 s 思  

韻母
  a 阿 o 喔 e 鵝 i 衣 u 烏 ü 迂   ê 誒 er 兒
  ai 哀 ei 欸 ao 熬 ou 歐   an 安 en 恩 in 因  
  ang 昂 eng (亨) ing 英 ong (轟)   ia 呀 ie 耶 iao 腰 iu 憂
  ian 煙 iang 央 iong 雍   ua 蛙 uo 窩 uai 歪 ui 威  
  uan 彎 un 溫 uang 汪 ueng 翁   üe 約 üan 冤 ün 暈

我們可以用數字來說明問題
  理論上普通話可以生成37*21*4=3108個不同的音,但實際上象「ê 誒」「 er 兒」這樣的音是不能用乘法計算的。實際普通話的音要少得多。

再來看看廣州話
  完全粵語教程之 二:【廣州話拼音方案】
  由於此版本廣州話拼音全部可以用26個拉丁字母表示,所以表達更方便,故今後本網頁以此方案為準。

聲母
  b波 p婆 m摸 f科 d多 t拖 n挪 l羅 g家 k卡 h哈
  ng牙 z支 c雌 s思 j衣 gw瓜 kw誇 w蛙

韻母
  aa 椏 aai 挨 aau 坳 aam *三 aan *山 aang *盲 aap 鴨 aat *壓
  aak 軛 ai 矮 au 歐 am 庵 an *分 ang *盟 ap *急 at *不
  ak 厄
  e *爹 ei *你 eng *贏 ek *尺
   eoy *居 eon *津 eot *卒
  oe *靴 oeng *香 oek *腳
  o 柯 oi 愛 ou 澳 on 安 ong *喪 ot *渴 ok 惡
  i 衣 iu 腰 im 豔 in 燕 ing 英 ip 葉 it 熱 ik 式
  u ui *杯 un *碗 ung 甕 ut *闊 uk 屋
  y 於 yn 冤 yt 月
  鼻韻 m 唔 ng 吳

聲調
名稱: 陰平 陰上 陰去 陽平 陽上 陽去 陰入 中入 陽入
符號: 1 2 3 4 5 6 7 8 9
例字: 分 粉 訓 墳 憤 份 忽 發 佛
數字訣 三 九 四 零 五 二 七 八 十

  理論上廣州話可以生成19*54*9=9234個不同的音,這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概念,但9234和3108代表的是不同檔次的話種優劣級別。這是因為漢字是一字一音,可以想象,準確區別3108個字是小學不畢業的要求,而準確區別9234個字那可是念博士都基本夠用。


2,普通話的相似音太多

  八十_罷市 白薯_柏樹 班車_板車 頒發_辦法 包袱_抱負~報復 包圍_保衛 包子_雹子_豹子~刨子 報酬~報仇 報到~報道 杯子_被子 筆記~筆跡 必須~必需 碧空_鼻孔 編導_便道 編輯_遍及_邊際 表哥_表格 玻璃_薄禮_薄利 剝削_博學 播種1_播種2 簸箕_波及 不比_不必 不單_不但 不對_部隊 不可_補課 不如_哺乳 不適_捕食_不時_不是 不行~步行_不幸 不知_不止~不只_不致_佈置 不周_步驟 部分_不忿 參觀_餐館 插頁_茶葉 長袍_長跑 長篇_唱片_唱片兒 腸子_廠子~場子 常識_廠史_嘗試 朝陽_照樣 襯衣_稱意 成分~成份 成人_承認 成衣_誠意 誠實_城市~程式 城裏_成立 乘機~乘積_成績 匙子~池子_尺子_赤字 出發_觸發_處罰 出去_除去 出身_出神 出息_除夕_出席 鋤頭_出頭 串通_傳統 春節_純潔 純熟_椿樹 疵點_詞典 刺刀_磁道 刺激_磁極_次級 答辯_大便 打倒_達到_大道 打聽_大廳 大半_打扮 大都_大豆 大家_打架 大街_大姐 大衣_大意 呆子_袋子~帶子 戴上~帶上 當中_當眾 刀子_稻子 等級_登記 笛子_底子 底版_地板
  ......
  以為_一味_意味 議員_醫院_意願 因子_銀子 陰險_引線 音響_印象 隱約_音樂 英勇_應用 影響_影像 擁護_用戶 優點_有點兒 由於_憂鬱_猶豫 猶疑_優異_友誼~有意 油漆_尤其 游泳_有用 魚網_欲望 雨衣_予以 語言_預言~寓言 玉石_浴室_於是 預見~遇見 預期_與其_語氣 預先_遇險 冤枉_願望 園藝_願意 原稿_原告 原因~元音 遠古_緣故~原故 院子_原子 鑰匙_要是 雜誌~雜質 早就_造就 造反_早飯 戰時_展示_戰士 招集_著急_召集 照片_照片兒 哲理_這裏 爭鳴_證明 爭執_正直_政治 征服_政府_正負 整齊_蒸汽~爭氣_正氣 證實_正式 支出_指出 支援_職員_志願 枝葉_職業 知識_指使_指示~衹是_志士 織物_植物~職務 蜘蛛_支柱 直角_指教 只得_值得 指導_直到_知道 指揮_智慧 至於_智育 制服_支付 中心~衷心_重心 中藥_重要 種子_中子 珠子_竹子_柱子 主觀_主管 主人_主任 主意_主義_注意 主張_助長 祝福_囑咐 滋味_自衛 字母_字幕 自己~自給_字跡 自習_仔細 組織_阻止



這是普通話裏非常令人困惑的地方。從 3000 常用詞裏取出的雙音節詞中,竟有三分之一以上部分彼此之間有同音或近音關係。這也說明,精確使用普通話是有點難的。如果把科學技術各行各業的詞彙都拿進來,那種困惑肯定更大。


3,發音器官過於偏近
  
  j 基 q 欺 x 希 zh 知 ch 喫 sh 詩 r 日   z 資 c 雌 s 思
  在21個聲母當中竟然有幾乎佔其中一半的聲母集中在齒舌音的發音位置,象「四十七隻雞死去是事實」這樣的句子說它有趣還不如說它荒唐可笑!


4,[上不承千古中華文明]——古典韻學的銜接障礙
  
  中華古典文化,從詩經、楚歌、漢樂府、魏賦、唐詩、宋詞、元曲等無不與韻律混為一體,語音與語義,精微互為因果。

如對古典文學理解特別是對詩歌的韻律障礙:

怒nu發fat沖song冠guan,憑fing欄lan處dvei瀟diao瀟diao雨whou歇whe。
抬whai望whuang眼mak,仰niang天yi長dvo嘯diao,壯duang懷whuai激gik烈lit。
三da十dap功gang名mia塵xin與ri土whou,
八bi千sai裏li路lou雲whun和whua月ruat。
莫vo等dving閑ai白be了liao少xiao年yi頭whao,空hang悲boi切xit。
靖jing康hang恥ji,猶riu未mun雪duat;
臣din子gia恨whun,何who時di滅mit!
駕gia長dvo車xia踏dva破fua賀who蘭lan山dua缺hoi。
壯duang志ji饑ji餐san胡whu虜lu肉yiok,
笑xio談wham渴hua飲im匈yong奴nou血whoi。
待dvai從song頭whao收拾dap舊gu山dua河who,朝xiao天yi闕hit。
注:該詞使用了大量的入聲字(閉音節)於句尾,語氣急促而有力,恰當地表達了作者的英雄壯志

討論:
  1,這首詞現在的普通話如何讀,如何理解作品韻律上的精妙之處?由於普通話喪失了「入聲字」,用普通話閱讀理解它已經是不可能!
  2,唐詩宋詞的幾乎每一首都使用了入聲字(閉音節)和六聲(不服的指出5首來,俺拜他為師),現在的普通話又如何讀,又如何理解古典文學作品韻律上的精妙之處?
  而用海南話或廣州話等閱讀,精妙之處歷歷在現。毫無疑問的,從閱讀的效果上看,普通話是無法跟廣州話或海南話等話種相比的。
  從承接中華文明的角度看,普通話是無法跟廣州話或海南話等話種相比的。


5,[下不啟互學交流後人]——交流學習上的缺陷
  a,外國人學漢語
  外國人學漢語有一個快速學習方法,就是不用去記費時費事的複雜的漢字,而單單用拼音標記漢字,這對於拼音語言的民族是很容易作到的事。
  有一次在美國領事館就看到這樣學習漢語的一位女士,她僅用了3個月就能跟中國人會話,不過它告訴我普通話的同音字太多,很容易搞混淆和遺忘。她還開個玩笑說「如果有8000個不同讀音的基本漢字就夠用了」,雖然是開玩笑,但冷靜想一想卻正是問題的結症所在。
  b,中國人學各國語言  
  衹要看看英語等西方語言中的閉音節(就是粵方言、閩方言和古漢語中的入聲字)比開音節還要多得好幾倍十幾倍就知道說沒有閉音節話種(如普通話)的人要準確讀准英語等西方語言中的閉音節的發音是多麼費時費事的事,如果漢語從來就沒有過閉音節(入聲字)也就不用想了,然而漢語在清朝之前的幾千年和這之後的南方一直在使用著閉音節(入聲字),這就不得不令人思考了。


6,[內不通各地方言習俗]——標準語言的函蓋缺陷
  
  世界各國的標準語言都有包含國內其他方言的功能,能對國內其他方言的發音起指導規範作用。要作到這一點,首先作為標準語言的因素要比其他方言更齊全,然而,普通話卻恰好相反,其他方言比它更齊全。
  
一,普通話音調不全,而且含混不清
丟失了古音中的六聲:陽:陽平、陽上、陽去(如海南話:視(陽平)、世(陽上)、是(陽去));陰:陰平、陰上、陰去(如海南話:死(陰平)、詩(陰上)、時(陰去))
現代的普通話的四聲(有稱1平、2上、3去、4入)實在是不倫不類,一讀起來馬上就知道我的觀點正確還是《漢語拼音方案》正確了

平聲實際為:di是(陽去)
2上聲實際為:di世(陽上)
3去聲實際為:di死(陰平)+是(陽去),一個音兩段變化聽覺上會產生兩個音節的感覺,而且也影響發音速度;
4入聲實際為:di視(陽平)
道理一說馬上明白:世界上所有語言的音調變化不外乎三種情況:昇調、降調和不變調;
平者,不變也;上者,昇也;去者,降也。世界上那有什麼四聲?除了『平』『昇』『降』還能有什麼聲?分三聲還可以,分四聲顯然不科學。古人分成六聲那又高明多了,陽者,高也;陰者,低也。一下子分成高低兩種變化,音調又清楚又明朗,又擴大了音域,實在高明!(有人問音域闊有什麼用,請看一下普通話全是同音字就知道了)
    
二,普通話發音器官不全
普通話的很多聲母殘缺:
如:』v』(不vo);』dv』(大dvua);』nk』(五nkou) 等這些聲母普通話裏都沒有
又如:普通話的鼻韻母n,ng稱為前鼻韻母,後鼻韻母兩種,其實應為:唇鼻韻母(m)、齒鼻韻母(n)、腭鼻韻母(nk)、喉鼻韻母(nh)四種
    
三,普通話發音方式不全
世界上的發音方式不外四種:
1,韻母 2,聲母+韻母 3,韻母+聲母 4,聲母+韻母+聲母。但普通話衹有前1、2兩種(n/ng除外),而後3、4兩種在英法德俄等語叫『閉音節』,日韓語叫『拗音』,中國古漢語叫『入聲』海南話(大dvua陸lok包bao識bat讀whak入rip聲dia字du不vo)
    
四,其它如韻母普通話同樣不全 等......
如e 海南話:軛e,這是一個重要的元音,又清晰又靈活,世界各國都有,古漢語有,海南話有,普通話偏偏沒有。毫無疑問的,從因素和發音方式的齊全要求上看,普通話是無法跟廣州話或閩南語系等話種相比的。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9-4-13 22:21:39 | 顯示全部樓層
7,[外不達各國語言文化]——翻譯上的缺陷

  翻譯上有個反翻譯,不是反對翻譯的意思,而是把翻譯好的又翻譯回去,這樣能很好地驗證最初的翻譯的科學性。比如英國人把「北京」「上海」「廣州」翻譯成「peking」「shanghai」「guangzhou」,而大多數中國人幾乎都能聽出來,那就算英國人翻譯成功了。
  現在再來看看普通話的翻譯能力

例一:「shadam」的翻譯效果對比
  _莎達姆(普通話)
  _沙膽(廣州話)
  _殺斬(海南話)
  由於普通話把2個音節讀成3個音節,不用想,反翻的結果是伊拉克人民肯定是不知所云,這是因為普通話喪失了好多音素,如:唇韻母m,聲母v等

例二:「Rumsfeld」的翻譯效果對比
  _拉姆斯費爾德(普通話)
  _藍斯匹(廣州話)
  _藍斯避(海南話)
  由於普通話把2個音節讀成6個音節,不用想,反翻的結果是美國人民肯定是不知所云。這是因為普通話喪失了好多發音方式,如:閉音節(就是漢語的入聲字),毫無疑問的,從翻譯的效果上看,普通話是無法跟廣州話或海南話等話種相比的。

8, [恐怖的歷史困惑]

問:
  1,為什麼中國歷史在普通話出現之前的幾千年的中國一直都是世界科技和文化之最?

  2,為什麼中國歷史恰好是在普通話出現的同時中國的科技文化也逐漸被世界各國所超越?

  3,為什麼中國歷史恰好是中國科技文化的衰落和普通話在中國的普及成正比?

  4,為什麼中國歷史恰好是普通話在中國的普及到了佔絕對統治地位的時候中國的國力也同時到了「東亞病夫」的地步?

  5,為什麼中國的近代史中的各種維新變革都是從南方的非普通話語系地區開始?(洪秀全、孫中山等)而這之前的中國各個偉大變革卻幾乎完全不是?

  6,為什麼到現在為止的同為中國人的進入先進發達國家和地區行列的地區和人群都是非普通話語系的地區和人群(台灣[閩南語]、香港[粵語]、新加坡[英語])?

  7,為什麼佔世界人口1/5的中國到現在為止沒有一位諾貝爾獎?
  科技文化的成就是跟作為思維思考工具的語言息息相關的。作為中國人主要的科技文化思維工具的普通話跟中國的技術文化落後有沒有關係?不用俺皮紮諾討論,有良知的中國人不妨自己去思考思考。

從唐朝到明朝,中國GDP佔世界經濟的總量一直是30%左右。
自從乾隆十七年(1752年)入聲自囯語中消失以後,中國GDP的比例從20%直落至1%,至今也沒有超過4% ??

ps:普通話理論可用音:3108
普通話實際可用音:2500
普通話實際利用音:1200

TOP

發表於 2009-4-14 06:43:0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neogeo 於 2009-4-13 22:13 發表 漢語方言之滿語借詞很多來源於滿語的辭彙仍然存在於北方漢語特別是東北方言和北京方言中。在口語中,末字常改為輕聲。薩其馬:來源於滿語sacima,原意為「狗奶子糖蘸(狗奶子為野果名)」

原來係噉

發表於 2009-4-14 06:53:1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neogeo 於 2009-4-13 22:14 發表 東北話裏的滿語東北(滿洲)是滿人的「龍興之地」,北京是滿人在「關內」的聚居地,因而在現在的東北和北京方言中存在著大量的滿語詞彙,衹是大家夥兒沒意識到罷了。我聽過的最有影響的滿語詞彙是「薩其馬」,這是一種享譽世界的 ...

東三省係旗下佬嘅祖家,好多人都放棄咗Mandarin嘅印記(譬如姓氏、民族等),溝埋落漢人度......

發表於 2009-4-14 07: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neogeo 於 2009-4-13 22:21 發表 7,[外不達各國語言文化]——翻譯上的缺陷  翻譯上有個反翻譯,不是反對翻譯的意思,而是把翻譯好的又翻譯回去,這樣能很好地驗證最初的翻譯的科學性。比如英國人把「北京」「上海」「廣州」翻譯成「peking」「shangh ...

8, [恐怖的歷史困惑]

問:
  1,為什麼中國歷史在普通話出現之前的幾千年的中國一直都是世界科技和文化之最?

  2,為什麼中國歷史恰好是在普通話出現的同時中國的科技文化也逐漸被世界各國所超越?

  3,為什麼中國歷史恰好是中國科技文化的衰落和普通話在中國的普及成正比?

  4,為什麼中國歷史恰好是普通話在中國的普及到了佔絕對統治地位的時候中國的國力也同時到了「東亞病夫」的地步?

  5,為什麼中國的近代史中的各種維新變革都是從南方的非普通話語系地區開始?(洪秀全、孫中山等)而這之前的中國各個偉大變革卻幾乎完全不是?

  6,為什麼到現在為止的同為中國人的進入先進發達國家和地區行列的地區和人群都是非普通話語系的地區和人群(台灣[閩南語]、香港[粵語]、新加坡[英語])?

  7,為什麼佔世界人口1/5的中國到現在為止沒有一位諾貝爾獎?
  科技文化的成就是跟作為思維思考工具的語言息息相關的。作為中國人主要的科技文化思維工具的普通話跟中國的技術文化落後有沒有關係?不用俺皮紮諾討論,有良知的中國人不妨自己去思考思考。

從唐朝到明朝,中國GDP佔世界經濟的總量一直是30%左右。
自從乾隆十七年(1752年)入聲自囯語中消失以後,中國GDP的比例從20%直落至1%,至今也沒有超過4% ??

ps:普通話理論可用音:3108
普通話實際可用音:2500
普通話實際利用音:1200

一種低級語言居然用嚟統治咁多種高級語言,肯定畀嗰啲Mandarin嘅遺老遺少笑到肚痛。

發表於 2009-4-14 07: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engjun 於 2009-3-20 21:35 發表       在《简明广州音字典》中调号出现的统计

总数9087

阴平和阴入   (带调号- 的) 2436
阴上              (带调号/ 的) 1118
阴去和阳入  (带调号` 的 )1640
中平和中入  (带调号. 的 )1576
                   6776 (75%)


阳平(带调号* 的 )1797
阳上(带调号" )的  517
                   2314 (25%)

http://bbs.cantonese.asia/viewthread.php?tid=15563&page=1&fromuid=7215#pid135770

發表於 2009-4-15 13:23:17 | 顯示全部樓層
除咗支持之外唔知講乜!
發表於 2009-11-15 13:0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隋唐·司空圖《河湟有感》:

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
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發表於 2009-11-15 13:02:1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大學者章太炎說:「國語」有十分之幾是滿洲人的音韻,好多字音都不是漢人所有!


我在上海章太炎老師家中,向來是早晨六時或六時半必定到他家。他早已起身,我為他打理一切雜務之外,常立在他旁邊聽訓。他喜歡問長問短,讀些什麼書?寫些什麼稿?接著便問外面有什麼新聞,要我講給他聽。因為他只看幾種報紙,其他書刊概不過目,因此我常常講些時事或文藝界消息給他聽,他聽後覺得津津有味。

我常到四馬路一帶去買些書籍,此外還靠著書櫃把不買的書免費翻閱一過,雖不能說一目十行,但是記憶力甚強,看過總能記得,所以我對文壇軼事,常能認得歷歷如繪,章師很是愛聽。那時候,五四風潮已過,文藝界掀起了一陣「科學與玄學」之戰,各種書刊,各方面的學者都參加,章師聽到這個消息,只笑而並不發表意見,我原想遊說他也參加,可是他不為所動。

北京大學的白話文運動之中,還有一位教授,也是此中健將,名劉復,字半農,他發出一種論調說:「文言文是死的文字,什麼人再寫文言文,就是死人;白話文是活的文字,凡是寫白話文的,就是活人。」這幾句話,簡單明白,竟然流傳全國,認為是劉半農的名言,劉半農的名氣也從此舉世皆知。

其實我看這種書,也歷有年數,而且喜歡搜購舊書,找到早年劉半農舊作,原來他也是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家。那時署名「劉半儂」,這個「儂」字,一望而知是有濃厚的鴛鴦蝴蝶派的氣息,不過,此人留學法國回來之後,進了北京大學,竟然舉起白話文運動的大旗,算是此一運動中的急先鋒了。

我就把劉半農的情況告訴章師。章師聽了連說:「你講下去,講下去,這個劉半農是什麼出身?」我答說:「那倒不知其詳,不過在一些鴛鴦蝴蝶派刊物中看到的,他的見解也未見突出。」章師說:「啊,那麼他的國學根蒂也有限得很,比了我的門生周樹人(即魯迅)、周作人(即知堂)差得遠了,他們兩人早年譯《域外小說集》,雖是白話,但是一望而知對文言文是有相當根基的,劉半農有什麼出版的著作物,你找些來給我看看。」我說:「要知道劉半農,他衹是在北方報紙上寫些短評,濫罵文言文是有的,正式的著作物,衹有一本《賽金花本事》,還沒有出版(按:此書在劉半農逝世後,始由其弟子商鴻逵出版),報上有些零星的記載,我曾剪存下來,可以請老師過目。」隔了三天,老師看了這些剪報,對我哈哈大笑說:「賽金花說的話,許多都是胡說,全是編造出來的,不能稱為第一手資料,不過劉半農他想利用賽金花的名字,來炫耀自己而已。」

隔了不多時,劉半農到上海,報紙上的新聞說他要訪問章太炎。這個消息,我看到了之後,正想到劉半農又想借重訪問國學大師來出風頭。過去他罵過文言文是死的文字,誰寫文言文即是死人;他居然以活人代表自命,到上海來訪問若干寫文言文的名士。據報紙消息傳出,他的最大目的是要訪問專寫文言文的名人章太炎老師。

我一早就把這個消息告訴老師,師母湯國梨女士也在旁邊,她對老師說:「如果劉半農真的來訪問你,你千萬不要生氣,更不要執杖以擊之。」章師點頭微笑,好像是山人自有妙計一般,只說:「要是劉半農來的話,你(指筆者)要陪著我,即使你在丁甘仁老師家寫藥方,師母也會打電話給你,你一定要請假馬上就來,因為師母畢竟是婦道人家,有些地方是不便出面的。」我說:「好。」到了次晨,我在章師家盤桓了一陣,就到丁老師家寫藥方,丁老師一邊唱藥,我一邊寫方,同學們稱我為飛快手,因為我懂得丁老師的常州話,從來沒有寫錯脈案和藥名,別的同學衹是在傍側錄方,輕易不會坐在丁老師旁邊開藥方的。

這天早晨十時,章師母的電話果然來了,我就請上一班的錢師兄代我寫方,便急急趕去聽電話。師母說:「姓劉的來了,你快向丁先生請假,即刻來我家。」我擱下電話,向丁師請假,丁老師面有慍色。我說:「這是章太炎老師家來的電話。」丁師聽見「章太炎」三字,也不再出聲,叫我快去快來。

我從白克路趕到同孚路,不過十分鐘,進門已見到劉半農陪同三個人,帶了附有鎂光燈的三腳架照相機坐在客廳中,章老師在閣樓書齋,尚未下樓。我一到之後,就接了劉半農等的卡片去請章老師下樓,我一看這天章老師的衣衫,甚為整潔,施施然緩步而下,坐定之後,很客氣地與訪者寒暄,他說:「我鼻部有病,聞到鎂光的氣息,鼻病必大發,最好請你們將照相機收好。」劉半農本想和章師同拍一張照,經章師這樣一說,我立即著他把照相機收拾起來,劉半農不得不從命,這是劉半農大失所望的第一件事。

接著劉半農就問章師對白話文的見解如何,章師說:「白話文不自今日始,我國的《毛詩》就是白話詩。歷代以來,有白話性的小說,都是以當時的言語寫出來的,寫得最好的是《水滸》、《老殘遊記》等,甚至有用蘇州話寫的《海上花列傳》。但是你們寫的白話文,是根據什麼言語做標準?」劉半農侃侃而談說:「白話文是以國語為標準,國語即是北京話。」章師聽了哈哈大笑,問劉半農:「你知不知道北京話是什麼話?」劉半農不假思索答說:「是中國明清以來,京城里人所說的話。」

章師就以質問的口吻問劉半農:「明朝的話你有什麼考據?」劉半農呆著無詞以對。章師就用明朝的音韻,背誦了十幾句文天祥的正氣歌,其發音與北京話完全不同,接著就說:「現在的國語,嚴格地說來,含有十分之幾是滿洲人的音韻,好多字音都不是漢人所有。」這番話說出,劉半農更呆住了好久,說不出一句話來應付。

章師又說:「如果漢人要用漢音,我也可以背誦一段漢代音韻的文字。」說完他就背了兩首漢詩,許多字的音韻都與現代不同。他又問:「你知不知道現在還有人用漢代音韻或唐代音韻來講話的?」

這時,劉半農已聽得呆若木雞,這一問他倒振作起來,便說:「現在哪裏有人用漢音來說話?」他說得好像振振有詞的模樣。

章師說:「現在的高麗話,主要語是漢音,加上了唐朝的唐音、朝鮮的土話和外來話,即是今日的高麗話。」接著他說:「還有日本話,主要的中國字,稱為漢字,即是漢音,其餘的聯綴詞,日本各地的土音,又加上了近代各國外來語,就成為現在的日本話。日本人的發音,各處不同,以東京為正宗,漢音也最准。各道各縣的發音,連東京人也聽不懂,這是你劉半農先生不研究『小學』,不研究『音訓』,不曾研究過《說文》,所以你聽了我的話,可能會覺得很奇怪。」

劉半農面有赧色,無詞以對。

章師在這時,像老師訓導小學生一般問他:「中國曆來有種種科學發明,都是用文言文來記述的,我先問你天文知識,中國有些什麼?」

劉半農想了半天,他的同來者也都面有難色,不敢插嘴,知道今天的訪問有些下不了臺了。

他果然答不出一句話,便低聲下氣地請教章師。章師說:「中國的天文學大家祖沖之,你知不知道他是哪一朝代的人?他是南北朝人,著《周髀算經》,精確地推算出地球的圓周率是3.1415926,與一千年後德國渥托發明地球圓徑數字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符合。」劉半農在旁唯唯傾聽。

接著章師又說:「天文你不知道,我再和你講講地理,美洲新大陸的發現者是誰?」劉半農訥訥其詞地說:「當然是哥倫布。」章師擊桌大笑說:「最先踏到新大陸的人,是一個中國和尚,叫做『法顯』,想來你是從未聽到的。」劉半農又無詞以對,只說:「願聞其詳。」

章師說:「你有時間訪問賽金花,記述她的胡言亂語,何不多看些文言文線裝書,充實自己。」劉半農只得點頭稱是。章師又按著桌子一拍說:「請你查一查,《章氏叢書》別錄之三,有篇《法顯發見西半球說》,就知道一切了。」劉半農聽了這幾句話,好像大大的受了一頓教訓。究竟後來劉半農回去查不查過《章氏叢書》,我可不知道了。

劉半農傾聽章師的話,一句也插不上嘴,同來的人與劉氏面面相覷,想快快脫身,不料這時劉半農卻又說了一句:「北方學術界,正在考據敦煌石窟及周口店『北京人』,以及甲骨文、流沙墜簡等。」想借此掩飾自己,誇大北方學術界的工作,來平抑章師的氣焰,一面就起身想走。章師這時勃然大怒,說:「中國政府對你們不知道花了多少錢,設立了無數研究所研究院。敦煌石室的發現,第一個是西人斯坦因(在英國得爵士勛位),他從莫高窟以及西北流沙中竊去幾百箱文物。後來多少年之後,法國的伯希和又盜去幾百箱文物,直到他們在英法兩國發表之後,你們才知道,你們究竟在幹些什麼事情?」這時他又把手杖在桌上拍了一下。劉半農面孔紅到項間。章師說:「你知不知道近年來還有一個瑞典人斯文赫廷,又在西北發掘了許多文物,究竟中國科學家做些什麼事?劉半農訥訥其詞地說:「我們正在考證甲骨文。」章師說:「甲骨文沒有多大的考證價值,我願意同你各人做一部書,專門考據甲骨文,一言相約,二年之後,你在北方出版,我在上海出版,你用白話文,我用我的文言文,看誰寫的是活的。」當時劉半農不出一聲,就是不敢答應這一件事。

章師又說:「我知道你曾經在北方的報紙上,徵求過『國罵』的字句及各地方罵人的話,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到你學校中,在課堂上講出許多罵你老母的地方話。所以後來你就不敢再做這件工作,現在我來罵幾句給你聽。」接著就說漢代的罵人話,是×××出於何書,唐朝罵人的話,是×××出於何書,直說到上海人寧波人,以及廣東人的三字經,完全罵出來。看起來好像供給他資料,事實上把劉半農祖宗三代都罵到了。這時已超過午餐時間,劉半農同來的人就出來向章師作揖說:「我們麻煩老師很久,現在我們要告辭了。」章太炎老師只說一句話:「如果劉半農要寫訪問章太炎的話,我就要叫我的學生,寫一篇章太炎接見劉半農談話記。」接著指著我說:「就是要他寫。」劉半農就說:「不敢,不敢。」深深地鞠躬而去。章師教我代送,送出了門之後,章師坐在藤椅上縱聲大笑,好像其樂無窮,認為這次罵人是很得意的事情。
發表於 2010-2-3 07:57:49 | 顯示全部樓層
剪辑_10.jpg
發表於 2011-9-25 23:41:24 | 顯示全部樓層
很好的一帖。凡我中國人,對這段語言歷史,應抱嚴肅態度思考。個人而言,而今才較清楚地認識北方語言之來歷,有愧;對自己生長於南方,獲庇於廣府話蔭下,感幸。
發表於 2011-9-29 20:03:52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喺滿清統治中國之前,唔知大家記唔記得,元朝都同滿清達旦一樣統治中國幾百年,其語言都影響咗北方地區。。。。而且更甚於後者。。。。
發表於 2011-10-3 22:43:01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有一個疑問,就系,點解唔單只系北京地區,仲有四川、山東、山西、河北、河南、陝西等大片黃河兩岸幾乎全部地區都系講普通話?所以,我覺得粵語,甚至閩南語都唔系漢語,與中原無關。漢語就系漢語,粵語就系粵語,兩者並無任何關聯。真系唔知點解有啲人甘中意中個頭埋去漢語個度。
發表於 2011-10-3 22:43: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潮裔 於 2011-10-3 22:49 編輯

又唔知點解,甘大片地區竟被滿人用滿語滿化左,偏偏長江以南地區就無被佢地滿化到?!唔米我地自己太過中意沉迷響漢文化裏面,而唔識得出黎呢?所以,成日想方設法去攀附漢文化。唔該唔好自作多情好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2 23:28 , Processed in 0.087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