デンニ王子 發表於 2010-5-12 21:10:27

上海廢博出現意想不到的「危機」?

10-5-2010

香港《明報》

潘小濤﹕上海世博出現 意想不到的「危機」?

【明報專訊】上海當局籌備世界博覽會時投放很多資源在硬件:興建全新的交通網絡、一棟棟嶄新的高樓大廈,園區內的場館更是美輪美奐。目的不外乎藉此國際矚目時刻,展國力、揚國威,顯示中國的崛起。北京當局最擔心就是錢花了,國威未揚,國醜反而先曝露出來。

試營運一個星期的經驗及事前評估,上海世博正式開幕後的最大隱患,應是入場人數過多,迫爆園區,並出現混亂及騷亂場面。次者,擔心入場的中國人,不排隊、隨地吐痰及扔垃圾、喧囂叫罵等不文明行徑,在國際傳媒鏡頭下,廣傳全世界,變成「抹黑中國」的明信片。其三,出現安全事故或示威抗議場面,令當局尷尬。

縱觀開幕第一個星期,雖然在中國館及少數幾個熱門國家館,出現不少混亂情况,但整體秩序還算正常;至於中國人的質素問題,則非朝夕能改,這也是中國政府過去只注重政治宣傳、不推行公民教育的後遺症。這些「國醜」將不可避免被放大、聚焦。

英文告示牌嚴重不足

相反,另外一些問題是當局事前意想不到,但有可能演變成「危機」。其一,英文告示牌嚴重不足。在非指定日子,小量外國遊客入到園內,變成「盲頭蒼蠅」,他們投訴,沒有英語告示說明進入中國館參觀的手續及程序,他們更不知道「預約券」為何物。這樣會令外國遊客卻步,大大減低今次世博的影響力。

其二,志願者質素參差,跟北京奧運    比較實有天淵之別。部分志願者面對外國遊客的查詢,只能不斷說「YES」、「NO」,無法提供有效的協助。本港電視台訪問其中一名志願者,問她遇到什麼麻煩問題,她說:有遊客問,北門在哪?這裏有很多北門嘛!言下之意,遊客該問「北1」、「北2」,而非簡單的問「北門」。她不詢問對方想去哪、再指出最近出口,反而嫌對方問得不好,這是什麼服務態度?更甚者,有志願者向本港電視台記者動粗,兩次拍打記者的攝影機。顯然,他們的培訓工作有很大問題,若不及時糾正,可能變成與遊客衝突的根源。

其三,中國館的混亂狀况,從試館開始竟持續兩星期而無法解決。中國館的入場問題一直困擾園方,一時派要預約券才能入館,一時又取消,朝令夕改,這些資訊又不能及時全面告知遊客,益添亂况。說到底,這是中國社會「特權性」的縮影。大部分中國館預約券落在旅行團及關係戶、後台戶手上,僅剩小量留給沒任何特權的散客,以致5至10分鐘便派完,令很多清晨來排在頭幾位的外地遊客,都拿不到預約券,自然怒火中燒。如果派發預約券時增加透明度,且公平、公開,不讓特權人士過分壟斷,則混亂及怨言會大減。

如冷場持續   將成世博「危機」

不過,最意想不到的還是入場人數竟然不及預定目標的一半。開幕頭7天,已有100萬遊客入場,平均每天近14.5萬人,數字似乎很可觀。但這個只是預期每天38萬人次的三成八,按此推算,184天展期,最終只得2600多萬人入場,與7000萬人的目標相去甚遠。事實上,除頭兩日每天入場人數超過20萬,其餘每日僅徘徊在8.5萬至15萬之間,而且愈來愈冷。

世博局長洪浩在記者會也表示,入園人數低於預期,他開始為遊客不足而擔憂。世博局分析原因有兩個:其一天氣炎熱;其二,頭三天是「五一」假期,遊客可能擔心人太多而推後參觀日期。但往後的發展說明,這些理由並不成立,普通日的入場人數反而跌得更低。

或許,最大問題還是當初設定的目標過高。據上海世博局研究中心主任季路德透露,上海申辦時透過一家美國公司調查,預計可吸引5000萬遊客,宣傳力度加大會進一步上升;後來國際展覽局到上海考察後,認為可達到7000萬人次以上。這個入場人數目標,成為上海申辦成功的主要原因。

由於「7000萬」已成為衡量上海世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如果冷場持續,將變成世博的「危機」。對北京而言,這事關中國的形象,必會採取措施去解決,屆時會否責令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居民,每人至少入場一次,以增世博人氣呢?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09/4/hwo8.html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廢博出現意想不到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