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jeng 發表於 2009-4-23 10:32:36

香港廣府建築元素對客家鄉村的影響

 吴伟鸿(吴伟鸿,香港考古学会,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 <BR><BR>  【中文摘要】本文以香港新界三个分别建于清干隆、道光和光绪年间的客家村为例,说明香港广府建筑元素对客家建筑的影响。 <BR><BR>  Abstract:This article applies 3 examples located in the New Territories of Hongkong.&nbsp;They are Hakka villages respectively of Quanlong Period,&nbsp;Daoguang Period and Guangxu Period,&nbsp;all in Qing Dynasty.&nbsp;These examples are applied to illustrate that elements from Guangfu architectures affected the Hakka buildings.&nbsp; <BR><BR>   <BR><BR>  两广自古是越族生息的地方,从秦始皇派五十万兵民南下起,这个地方的古越族开始了汉化。从秦代开始,岭北的汉族在不同时期向南迁移。岭北汉族也因此与古越族杂居、通婚。广府话保留有大量北方古汉语的词彚,也保留一些古越族的用语。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南下的汉人和古越族相邻而居,于是出现了土著(原住民)和新来的客族的对立。 <BR><BR>  广府人的来源应该是古越族和岭北汉人的混合;语言学家认为广府话在唐代已经形成。每当中国有动乱的时代,一批又一批的汉人从岭北南下。南宋珠玑巷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南宋南下的汉人是现在珠江三角洲广府人的祖先。后来到了清初,清政府为了断絶东南沿海与台湾郑成功的联系,在1662年颁布了迁海令,开始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直到1668年取消迁海令为止。这一个迁海令对广东汉族族群的分布地域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迁海令取消后,广东沿海经济没有恢复过来,于是清政府在1684年开始从广东东北部和福建西南部鼓励客家人南迁。客家人于是在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末的100多年里,向深圳、东莞、新会、开平、台山等地迁移。客家人迁入后。于是与当地先来的汉人,无论科举名额上,还是在土地、水利上都有竞争,最后产生了广东西部1856年至1867年的土客十年械斗。四邑人大量到美国当「卖猪仔」式劳工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BR><BR>  一、香港的三个方言族群 <BR><BR>  香港原属于宝安县(今深圳市,1912年之前称为新安县),经济和人口同样受清初迁海令的影响。1642年(明·祟祯十五年)新安县(今深圳和香港)男女人口17,871人,1662年(清·康熙元年)迁界之后男女人口只有2,172人;1672年复界后四年,男女人口才3,972人。香港现在的汉族族群以方言分为三个族群:广府(包括了珠三角和四邑广府人)、潮州和客家。在十七世纪初(即明末),香港的汉族族群以广府人社主,十七世纪末(即清初)才有大量客家人迁入。其后在1841年至1950年代,才有大量潮州人入香港。客家人迁来香港和两件大历史事件有关;第一件是1662年的迁海令;第二件是1841年的〈南京条约〉。当1841年2月英国占据香港岛之后,「维多利亚城」(即今天的上环和中环)&nbsp;的建筑需要大量客家人,这些客家人大部分来自广东五华。 <BR><BR>  在明代,香港居民是以广府人为主的,他们大部分是在宋代移居香港。这并不是在此之前香港没有居民。锦田在宋代称为「岑田」,原来在邓族移居锦田之前,这里已有岑姓一族在此开垦生息,相对于此,锦田邓氏只不过是后来迁入的「客家」——宋代的客家人。香港新界的广府人自称为「本地人」,他们一般都说带有东莞口音的粤语,称为「围头话」。以方言分类,他们都是广府人。宋、元、明三代的广府人的乡村分布在大平原上和大河谷里。当清初客家人迁来香港的时候,主要肥沃的平原和山谷,例如元朗、屯门、锦田、上水、粉岭、林村谷已经被广府人占据了。客家人来到之后,只可以在一些小山谷生活,例如沙头角、西贡、荃湾;又或者在广府人区域边缘立村,例如锦田平原东北部山边的横台山。 <BR><BR>  我们今天很容易分别广府建筑和客家建筑,珠江三角洲乡村就是典型的广府建筑。广东东北有典型的客家建筑,例如土楼、围屋、围垄屋等。在建筑物料、屋瓦的铺法、布局和装饰上广府和客家都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是,在香港现存乡村的建筑中,就不容易区分那些是广府,那些是客家建筑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课题,这课题反映了广府和客家互相影响,其中以广府人的影响力比较大。客家建筑有被广府建筑同化的情形。客家人迁来新安县100年后,他们合资派人到北京,才有能力在1802年争取到新安县客家人科举考试的名额,可见在十七和十八世纪,广府文化在新安县占据了主导地位。 <BR><BR>  既然广府文化在新安县占据了主导地位,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香港乡村建筑里没有典型的客家建筑。因为弱势族群一般是向强势社群学习和模仿的,这种学习和模仿包括方言、服饰乃至建筑。香港现存的客家乡村在建筑物料和装饰上和广府建筑差不多,但主要分别只是建筑布局。 <BR><BR>  二、广府围村的布局和修建原因 <BR><BR>  「土楼」是客家建筑的特色之一。清代土客械斗是广东普遍的问题。因为械斗,香港的广府村子在1688年复界之后,开始出现与客家土楼很类似的建筑,在香港称为「围村」。有学者认为广府围村是受客家土楼的影响而出现,因为二者同样有由房屋组成的四面围墙和有四角炮楼。香港也有学者认为广府围村的修建式样是参照十七世纪末,清政府在中国沿海修建的炮台。当时的炮台都是方型或者长方型的,围墙有三至四米厚,上面可以架放大炮。炮台内有营房和火药库。布局上和围村类似。 <BR><BR>  但是他们的解释经不起口传历史的考验。据香港新界锦田邓族的说法,吉庆围、永隆围的修建与海盗侵扰有关,十五世纪倭寇侵扰中国沿海,那么,这两个围村的修建就可能在明代末年,即十五世纪。新界上水廖族的口传历史说他们祖先在村子外加建围墙的原因;是因为新安县在1650年广州南明朝廷覆亡后,义军四起,一时兵贼难分,所以修建围墙以资保卫。1650年以后的几年,清政府还没有完全控制中国东南沿海,台湾的明郑反清势力强。清政府当时也能力没有大量在海岸修建炮台。那么,只可以说香港广府的围村布局是学十七世纪澳门葡萄牙人的炮台了。 <BR><BR>  广府村的布局是由一排又一排的屋子,每排屋子以巷子纵横分隔;巷子有纵横走向的,一排排的屋子就这样组成一个方型或长方型的「棋盘式聚落」。棋盘式聚落在中国有长远历史,长安城就是典型的棋盘式聚落。只要在广府棋盘式村外面加上前后左右四面排屋(即围墙,或住人、或养猪、或储粮),然后在四角加上炮楼,村内挖一两口井,正面围墙中央开一门,四面围墙外挖护城河,就成为一个香港典型的广府围村了。这种围村可以说是棋盘式城市的袖珍版。由此可见,香港广府围村是在珠江三角洲广府棋盘式村落上,加上四面围墙和四角炮楼而成的。 <BR><BR>  广府围村内部房屋布局明显与客家的堂屋和横屋很不同。广府围村内的房屋是一排又一排的房屋,没有横屋,就像珠江三角洲的广府村,只不过在外面(前后左右四面)包上一个长方型,这长方型是由屋子组成的围墙和四角角楼。例如新界锦田的吉庆围、永隆围、粉岭的龙跃头、屯门的泥围、青砖围、上水的上水围等。 <BR><BR>  吉庆围内部的排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共有六排屋,五条巷,排屋外面的围墙(由房屋组成)和四角更楼则建于康熙年间(1662-1721年)。当1668年撤迁海令以彼,清政府鉴于广东沿海经济太差,于是招垦客家人南下。吉庆围围墙的建筑年代刚好正是大量客家人迁来新安县的时期,广府围村的修建说明当时新安县的确有很紧张的土客对立的情形。客家人南来之后,一般难于二三十年间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建立他们原居地常见的土楼。初期只能以散村形式建立村落。同时由于所处的土地不够肥沃,不可能像广府人建立围村。 <BR><BR>  香港新界元朗的南边围是典型的广府村子,是一个很大的村子,共有十条巷子,十排屋子,房屋共有240栋,以每屋四人计算,人口960人,但没有围墙和角楼。在南边围旁边的永隆围,房屋只有56栋,以每屋四人计算,人口不过224人。永隆围是有围墙和四角角楼的「围村」。南边围旁边有东头村,也没有围墙的。屏山的坑尾村依山傍水而建,布局上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的广府村子,立村于明代,也没有围墙。由此可见,香港只有一部分广府村子加建成为围村的。 <BR><BR>  为什么香港只有部分广府村加建为围村?这和该村与其四周村落的紧张关系有关的。锦田出现围村,反映康熙至道光年间的188年里,当地广府人与客家人有很紧张关系,甚至在广府人村子之间的也存在这种惨烈的紧张关系。所以围村的修建不止是对付海盗和游兵散勇,更多的是对付隔邻的村子。广府人和客家人在香港有过死伤惨重的村落械斗,例如锦田八乡的村民多是锦田邓氏家族的佃户,在干隆中期八乡村民集体向锦田邓族抗租,最后发展为锦田邓族和八乡村民的多次的村落械斗,大家动用火炮攻击,死伤惨重。此外,香港新界北部在清代也有同样有过惨无人道的村落械斗,例如,深圳黄贝岭村是张氏宗族居住的地方,1898年人口有2000多人,之前不断向深圳河以南的小乡村压迫,于是香港新界深圳河以南的打鼓岭区的乡村组成「升平约」,联合反抗黄贝岭村张族的压迫。 <BR><BR>  三、客家围村的布局和广府元素 <BR><BR>  我们以香港新界三个客家村为例,说明香港广府建筑元素对客家建筑的影响。这三个客家村建于三个时期:干隆、道光和光绪年(即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中期和二十世纪初)。 <BR><BR>  1.&nbsp;三栋屋:干隆五十一年(1786年); <BR><BR>  2.&nbsp;曾大屋(山下围)&nbsp;:道光三十年(1850年); <BR><BR>  3.&nbsp;客家围:光绪三十年(1904年)。 <BR><BR>  香港的客家乡村仍然有一部分保存客家「围屋」的布局,例如荃湾的三栋屋和沙田的曾大屋。三栋屋建于1786年,曾大屋建于1850年。三栋屋的陈姓客家人是十八世纪迁入荃湾。其外墙仍然保存客家民居常用的白色,但是在山墙已经使用了广府建筑的尖型山墙。在布局上,三栋屋保存了客家「围垄屋」的形态。三栋屋的布局外层是由屋子组成一个长方型的平面,在这个长方型的内层有一组房屋是由「堂屋」和「横屋」组成的,屋与屋之间有天井。但三栋屋四角没有客家土楼常见角楼(更楼/炮楼)。 <BR><BR>  曾大屋是广东五华借的香港石行商人曾贯万建成的。1841年2月英国占据香港岛之后,广东五华客家人来港从事打石和开采花岗石。其中的曾贯万发迹之后,在新界沙田买地建筑客家围屋。曾大屋的布局也是内外两层的,外层是一个长方型,由前后左右四面屋子组成的,四角有角楼的围墙。内层屋子是一组由堂屋和横屋构成的;横屋和堂屋之间有天井。整个曾大屋高两层,其平面有局有着与广东东北,江西南部和福建西南部客家土楼类似的布局,但是在物料上却大量选用广府建筑常用青砖、花岗石,在装饰上更袭用广府建筑的镬耳墙,镬耳墙上更有风水挡煞用的三义。 <BR><BR>  及至清末民初,至于一些人数比较少的客家村,其建筑布局、建筑物料和装饰与广府村子没有太大的分别了。例如上水松柏朗的客家围,建于1904至1905年,村子整体和个别房屋的布局,已经和广府村没有分别,只不过多了一座单独更楼,单独的更楼在广府村也是常见的。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府村子里也有很多。四邑地区例如开平、台山、新会等地的独立更楼演变为一家一户的民居。从上述三组客家村子的布局、建筑物料和装饰来看,愈是后期,客家建筑成分愈少;广府成分愈多。这个同化现象也见于其它方面。例如,从1960年代开始,由于香港都市化进程加快,而且港英政府大力推行广州话教学,迫使客家人放弃客家话,于是香港新界的客家人日渐被广府人同化,而客家话和客家风俗也开始在香港乡村消失。 <BR><BR>  根据从上述三个客家村子,香港客家建筑的广府元素有以下四种: <BR><BR>  1.&nbsp;建筑物料:外墙使用青砖,墙脚使用花岗石。 <BR><BR>  2.&nbsp;山墙:尖型山墙和镬耳墙。 <BR><BR>  3.&nbsp;屋脊:镬耳屋脊。 <BR><BR>  4.&nbsp;房屋布局:客家的堂屋和横屋的布局被广府的排屋(二进一天井)取代。 <BR><BR>   关于广府围村究竟有没有受客家土楼建筑的影响?比较二者的布局、用料、造工和装饰来看,广府围村是没有受客家土楼影响的。这一方面与客家在香港新界处于劣势有关;也和二者的历史渊源有关。唐代长安城的平面布局格式,是以街巷分隔出一块块的长居住区(称为「坊」,「街坊」一词是目前广州话常用词之一),长安城的棋盘式布局亦见于广府村子和广府围村,但不见于客家土楼;可见二者的历史渊源有别。加上其它因素,广府村依旧使用棋盘式有局,客家依旧使用其横堂屋布局(即围垄屋),只不过在横屋和堂屋的外面,加上由屋子组成的围墙;和更多使用广府屋的用料、造工和装饰。 <BR><BR>   <BR><BR>  参考文献: <BR><BR>  (1)香港大学建筑系:《测绘图集,上,香港历史中式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BR><BR>  (2)深圳市博物馆:《南粤客家围》,北京,文物出版社,&nbsp;2003年。 <BR><BR>  (3)汤国华编:&nbsp;&nbsp;《岭南历史建筑测绘图选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BR><BR>  (4)刘义章编:&nbsp;《香港客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BR><BR>  (5)濑川昌久&nbsp;着&nbsp;钱杭&nbsp;译:《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教、风水、移居》,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nbsp;1999年。 <BR><BR>  (6)Lung,&nbsp;David and Ann Friedman 1995 &nbsp;Hong Kong’s Wai: Deference Architecture of the New Territories,&nbsp;in P.H.&nbsp;Hase and E.&nbsp;Sin ed.&nbsp;1995 Beyond the Metropolises: Village in Hong Kong,&nbsp;Hong Kong,&nbsp;Joint Publication Ltd.&nbsp; <BR>

馬萬千 發表於 2009-4-23 12:03:29

<P>原帖由 <I>leon-jeng</I> 於 2009-4-23 10:32 發表 <A href="http://bbs.cantonese.asia/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38494&amp;ptid=15976" target=_blank><IMG onclick=zoom(this) border=0 alt="" src="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common/back.gif"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A>  吴伟鸿(吴伟鸿,香港考古学会,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文摘要】本文以香港新界三个分别建于清<FONT color=red size=6><STRONG>干隆</STRONG></FONT>、道光和光绪年间的客家村为例,说明香港广府建筑元素对客家建筑的影响。   Abstract:This article applies ... </P>
<P>&nbsp;</P>
<P>&nbsp;</P>
<P></P>
<P>我估「<FONT color=darkred>干隆</FONT>」皇帝見到篇野都要吐血數升而死。</P>
<P></P>

jacky123 發表於 2009-9-18 22:15:58

<FONT color=darkred size=5 face=仿宋_GB2312>啲簡體字,真係咕死人,睇到眼都花!<IMG border=0 alt="" src="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smilies/default/sweat.gif" smilieid="10"> </FONT>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廣府建築元素對客家鄉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