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 發表於 2008-12-28 23:56:03

转载广州日报:白话儿歌还有几多细路哥识唱?

时间: 2008-12-28 来源: 广州日报
<P>  点题读者:大洋网友麦小姐</P>
<P>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广州人,记得小时候上幼儿园时,每个小朋友经常会哼上几句广州童谣,像《月光光》《落雨大》等。这几年亲戚朋友聚会,却发现孩子们都不会唱广州童谣,甚至听都没听过,有些朋友的小孩甚至连粤语也不会说,反而英文儿歌大家都会唱,到了我们孩子那一辈,广州童谣会不会消失,哪里还能听得到?</P>
<P>  跑腿:包括广州童谣在内的本土民俗在少儿教育中被忽视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幼教人士和家长的重视,部分幼儿园在普通话教学的基础上,在课外活动和兴趣课上专门教授粤语和广州民俗,将流传多年的老童谣编上具有现今时代特点的新歌词,让小朋友能听得懂容易记住。专家指出,传统广州童谣中的内容离现在社会有些距离,小朋友不容易接受理解,只有通过改编才能使其普及发展。</P>
<P>  <B>当年:童谣陪伴几代人成长</B></P>
<P>  「《落雨大》《凼凼转》当然熟悉,还有《排排坐》《鸡公仔》《点虫虫》……这些童谣现在几乎听不到小朋友唱了。」提起广州童谣,1977年出生的陈嘉敏马上说出了十几首:从牙牙学语时起,外婆就握着她的小手唱「点虫虫,虫虫飞,飞去荔枝基」,或者逗着她唱「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唔系企(不在家),自己舂米自己食」,妈妈也经常唱「嗳姑乖,嗳姑大,嗳大姑仔去后街」的摇篮曲哄她。</P>
<P>  待大一点时,巷子里七八个小孩子一起玩耍,隔壁家的姐姐就领着大家唱「排排坐,吃粉果,猪拉柴,狗烧火,猫儿担凳比姑婆坐」,后来上了幼儿园,几十个孩子在一起,有了改编的童谣,像「河边有只羊,河边有只象,河边有只马骝仔(小猴子),好似你■(那)样……」直到长大后,嘉敏才知道这是国外的圣诞歌。</P>
<P>  而男孩子喜欢的童谣就有「战斗」色彩,1982年出生的莫志彬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如「大笨象,楂枝枪,去打仗,打完仗,返嚟食碗辣椒酱」,「点指兵兵,点着谁人做大兵,点指贼贼,点着谁人做大贼」等等,儿童游戏「猜呈沉」、「伏垒垒」、估手指、骑牛牛、打波子、跳橡筋、飞麻鹰等都配有童谣,为游戏增添了不少趣味,「小时候我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哼着,十分好玩」。</P>
<P>  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曾应枫表示,在民间流传的本土童谣经过专家整理发现有上千首,其中广为流传的也有三十多首,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出生的广州小朋友都是哼着童谣长大的,或多或少都通晓几首地道的粤语童谣,可以说童谣陪伴了几代人成长。</P>
<P>  <B>如今:粤语都不溜 更别说童谣</B></P>
<P>  原因1:家庭语言环境</P>
<P>  梁小姐夫妇都是地道的广州人,今年4岁的儿子东东去年到较场东路一家省一级幼儿园上学,结果东东全托一个多月后完全习惯了用普通话交流,回家里说粤语反而不流利了,这让梁小姐有些忧虑。 </P>
<P>  广东著名老播音员缪燕飞也对年轻一代的粤语水平感到忧虑,「母语要从小就开始培养,普通话固然很重要,但以粤语为母语的孩子与长辈交流还是应该说粤语。」</P>
<P>  原因2:幼儿园学校普通话教学</P>
<P>  记者咨询了市内越秀区(原东山区)、海珠区、天河区五所省一级幼儿园和小区幼儿园的家长,上述幼儿园均实行普通话或中英双语教学,大部分小朋友都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语言。</P>
<P>  原因3:有的童谣远离当代生活</P>
<P>  除了语言因素外,传统童谣的内容和词汇令现今小朋友不容易理解。以传唱最广的童谣《落雨大》、《月光光》为例,很多家长都教过孩子。5岁女孩菁菁的妈妈郑女士就表示,虽然菁菁会唱这两首童谣,但搞不明「珍珠蝴蝶两边排」是什么意思。而传统童谣里面有些内容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或者比较庸俗,很多家长往往不愿意让孩子学,而孩子也无法理解从前的时代背景,使本土的大部分童谣逐渐式微。</P>
<P>
<P>  <B>重生:童谣推陈出新 孩子琅琅上口</B></P>
<P>  「广州童谣是有顽强生命力的」,曾应枫认为,与现在小朋友生活脱节的现象完全可以扭转。广州童谣的显著特点是源自民间,根据社会特点而创作,一首童谣可以改编出不同的歌词,随时代而发展,以《鸡公仔》为例就有二十多个版本。 </P>
<P>  近年社会上对本土文化、「集体回忆」越来越关注,包括童谣在内的传统民俗也重新得到了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在荔湾区和越秀区等老城区的幼儿园,相对更重视向孩子熏陶本土文化。沙面幼儿园的冯主任告诉记者,专门请幼教老前辈李坤仪老师编写了一本《广东童谣》的教材,将十首传统童谣进行改编,赋上适合社会发展和小朋友容易理解的内容,像《月光光照珠江》《摇啊摇,摇到海珠桥》《上下九步行街》等等。</P>
<P>  著名的「落雨大水浸街」改成「落雨大冇浸街,落雨出街着水鞋,宜家出街好方便,巴士、的士、地铁任你去安排」。由小朋友不明白的「珍珠蝴蝶两边排」变成人人都乘坐的交通工具,小朋友自然琅琅上口。冯主任表示,改编后的粤语童谣令外地小朋友都学得津津有味,家长的反映也非常好,要求幼儿园多教孩子说粤语。</P>
<P><BR></P>

ray 發表於 2008-12-29 20:54:18

<P>嗯嗯..哩篇野我都睇咗</P>
<P>真喺悲涼</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广州日报:白话儿歌还有几多细路哥识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