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 發表於 2008-11-29 19:42:58

正对方言、网言、字词、繁字等内容写入我国教材

<P>.</P>
<P>.</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体"><FONT color=blue>转贴者声明:本帖观点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转贴目的是给大家观看/评论</FONT><BR>.<BR>.<BR>帖文原名:<STRONG><FONT face=新細明體 color=red>正确对待方言、网络语言、字母词、繁体字等内容首次写入我国的大学教材</FONT></STRONG><BR>.</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体">.</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体"></SPAN>&nbsp;</P>
<P><SPAN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体">钱乃荣主编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汉语》2008年6月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正确对待方言、网络语言、字母词、繁体字等首次写入教材,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中国语文》副主编刘丹青等参与编写。参加这次重订的人员按重订工作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如下:钱乃荣(主编,上海大学)、李宇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刘丹青(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易洪川(副主编,湖北大学)、石汝杰(日本熊本学园大学)、陆丙甫(南昌大学)、陈义群(江南大学)。<BR><BR>  第一章总论第四节「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和学习现代汉语」中专设1.4.1节「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以下是《现代汉语》(重订本)第一章总论第四节第一小节全文:<BR><BR>第四节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运用和学习现代汉语<BR><BR>1.4.1 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BR><BR>21世纪世界进入了信息社会,中国的语言生活生机盎然,语言文字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BR><BR>  当今的社会,新事物如雨后春笋,新观念不断涌现,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思想的空前活跃,带来了大量新词语和词语的新用法,带来了话语表达方式的不断更新变化,围绕社会热点常常形成新的流行语。新词语是语言充满活力、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伴随着通讯、交通和大众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语言现象空前快速地向四方传播,词语「波浪式」的传统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科技术语大量渗入语文生活,大众语文生活的百科性成分剧烈增加。虚拟空间形成了网络语言生活,中国网民数量升至世界第二位。2006年号称为中国的「博客元年」,全世界约7000万博客中,除日语、英语之外,汉语博客已位列第三。博客和网络新闻、电子邮件、电子公告(BBS)及手机短信等,正成为各类信息新的集散地、新词语的发生源。语言作为国家的文化资源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获重视。语文速录师、语言工程师、语言治疗师等一批新的语言职业,或已形成或正在孕育。国民的母语意识不断增强,外语学习持续火爆。海外华文教育更加进步,汉语在世界各地快速传播。<BR><BR>  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应成为社会新理念和新世纪语言文字生活的新目标。我们要树立动态的语言观,要从尊重和发展语言资源的角度看待语言、方言和外语,以科学的态度、宽容的气度看待当前出现的各种语言和文字的问题。<BR><BR>  <B>1.正确看待新词语</B><BR>  当代在汉语中因为有了那么多的新词语,我们才能自由表述新生活、新理念。促使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很多,最基本的有两个:一是新事物、新观念的产生或引进,必须创造新词语(包括给老词语增加新意义),比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磁浮列车、理财规划师、超女、反恐、愿景、粉丝」等等。二是改变已有词语的形式,最常见的是词语缩简,比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磁悬浮」简称「磁浮」。也有为适应不同领域、不同风情趣而改变说法的,比如在网络的BBS(电子公告牌)上,用「笨三」表示「奔腾Ⅲ」。有的仅是群众活跃生活中的「语言游戏」,在网上聊得愉快时随时产生随即传播。新词语反映着社会发展,促进着社会进步,不应视为要采取措施来对付的麻烦,新词语的停产,意味着社会的停滞和思想的窒息,那倒是令人担忧,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择优除劣、自我调节机能,日日吐故纳新,一些大家都觉得不怎么好的词语,会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剔除,或是得到改良。<BR><BR>  <B>2.正确认识中国各民族语言之间和汉语中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B><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各种语言都是平等的。<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BR>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人类的文化资产。我们要在尊重各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开展好民族语和汉语的双语教育。<BR>  汉语和各民族语言都存在着方言。各个民族、地域的语言文化都是自己一方水土独自的创造,都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失去了个性特征乃至一种精神,从人类文化整体上说,也就失去了其中一个独特的文化个性。<BR>  主张语言文化的单一化,追求语言文化的片面强权是不切实际和有害的。语言的平等、多样化与和谐共处应当成为基于人类良知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目标。多语言才能多视角,多文化才能多色彩,多包容才能多理解。<BR><BR>  国家在尊重各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同时努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BR><BR>  随着普通话的深入学习,普通话的使用范围也日趋扩大,慢慢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很多角落,首先是使用在公共语言、会议语言、官方语言、教育语言、媒体语言中,我们在电视上、收音机里听到的都是标准的普通话,会议上特别是全国会议上说的都是普通话。普通话被逐步列入公务员录用和考核内容之中,每年全国都有众多公务员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教育系统是学习普通话的第一基地,应该使中小学生从小在传承方言的同时,努力学会使用普通话,继续有效地推广普通话,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准,把普通话说得更流利更标准。<BR><BR>  一种历史悠久的方言,必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语词,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种种方言可以反映出各个地域各有差异的文化的事物行为和人情风貌,和各地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方言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的民俗文化。中华文化的多元和丰富多彩,是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BR><BR>  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比如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普及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使公民在说方言的同时,学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从而在语言的社会应用中实现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BR><BR>  不同的语言与方言都是国家的语言资源,是构成中华民族多元博采的文化的基础。要树立语言资源观,珍爱人类的语言和方言,珍爱和保护这些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产。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仍是当今语言生活的一个严峻的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BR><BR>  <B>3.正确对待在虚拟空间中的语言文字问题</B><BR>  语言文字出现新的载体,就会发展出新的文体,推动着语言向前发展。网络和手机是当代最新的语言载体,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所以对网络语言手机语言应当抱积极的态度。<BR><BR>  由于文字载体质料和书写的工具的不同,文字的表现模样必然也是不同的。在龟甲和兽骨载体上形成了甲骨文,在坚硬的铜器上形成精练的钟鼎文和圆形笔画的篆体字,这个时期的「文章」必然只能是精短的。到使用毛笔和竹简的时代,汉字就转成了秦朝、汉朝盛行的隶书了,汉字也由古文字变化成了今文字。尽管秦始皇令李斯去「书同文」统一汉字为「小篆」,但是从近年来出土的秦简上成万个汉字及再以前的秦国睡虎地竹简上的汉字证明,当时汉字都已经是向着隶书进化的字体。这种改变是阻挡不住的,因为当时的书写工具已经变成了毛笔。后来在纸帛载体上即形成了楷、草、行汉字书法艺术的全盛时期。活字排版的发明把语言文字推向到平民,大大促进了文学的俗化和繁荣,纸面文化有了极其辉煌的发展,白话文语体形成了,使语言面貌发生了及其深刻的变化。小说在民间的手抄和书坊中长篇地刻印,使汉字在正体印刷中又产生了简体字。后来影视文化对纸面文化已经开始了一定的冲击。到了20世纪末,世界文字出现了网络这个载体,新科技带来了新的文体和文字的变化。网络语言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是当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当代汉语的传播形态又正在发生着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变化,这是符合语言和文字发展规律的。<BR><BR>  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像网络新闻、评论等,与一般使用的语言没有较大差异;第二类是计算机、网络信息领域的常用术语,如「鼠标、主机、U盘、BBS、博客、主页、下载、内存、复制、木马病毒」等;第三类是网民即兴创造的一般人原来不用的特殊词语,或词语的特殊义项,如东东、菜鸟、235(爱上我,数字谐音)MM(妹妹)、lj(垃圾,「垃圾」的声母)、果酱(过奖,谐音)、表酱紫(不要这样子,快读合音而成)、走召弓虽(超强,拆字而成)、拍砖头(跟贴,含提意见之意)等。网络语言是一种网络媒体上的文体,它有一些与网络写作有关的特点,尤其在BBS和个人博客中的语言更有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是睿智和浅陋并存的地方。网络语言也是会在群众共同使用中择优除劣、约定俗成的,它的特殊规律值得我们研究。对待手机语言也应如此。<BR><BR>  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正在造就新文化,不断酝酿新技术,陆续形成新产业。学习现代汉语的人要关注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不要被网络边缘化,不要被信息边缘化。<BR><BR>  <B>4.正确理解和对待汉字标准化</B><BR>  我们说语言是开放性的,但是文字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在划定的现代通用汉字的范围内,应该做到汉字的标准化。每个汉字应该有其标准的字体,一般的场合,正确使用标准字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尊重人的表现。我们应该做到: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都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尤其是正规醒目的公众场合,如城市乡村的交通路牌、地铁站名和各种指示牌,必须出现规范的汉字和庄重的字体,表达形式与使用颜色划一,符合国际惯例。在使用汉语拼音表示地名的地方,拼写要准确,实行词儿连写。为了方便外国人,必要的场合要有英语的标示,英文一定要使用正确。在公众场合随心所欲写字、乱写错别字是文化素质低下的表现。汉字的标准化对文化教育的普及、普通话的推广都有重大意义。汉语汉字是联合国工作语文之一。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学习汉语汉字的人日益增多,对汉字的标准化要求越来越迫切。汉字标准化是现代化生活对文字的要求,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汉字的标准化有助于电脑中文化,解决中文信息处理中的种种问题,对汉字文化圈中的使用汉字也会有积极影响。要处理好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关系。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汉字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人民群众(包括知识阶层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瑰宝,我们应该对之怀有敬畏之心。我们要尊重历史文化,繁体字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使用简化字的人,最好要能够认识繁体字,阅读繁体字文献,以亲近经典,并同使用繁体字的华人交际。文言文有很多文化精品,而且一个人文言文的素养不高,也不容易写出漂亮的现代汉语书面语。除了在公共场所通常使用汉字,汉字还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使用场合,区分「社会通用」和「社会特用」两大层面,实行分层管理。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在文物古迹,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情况下,在经批准的特殊情况下,繁体字、异体字在大陆可以使用。<BR><BR>  此外,在翻印古书旧书中还要处理好异体字和俗字、旧字形和新字形问题,在书写和印刷方言词典和书面语时整理和解决方言字的问题,……所以,制订分级分层面的通用字表也是必要的。<BR><BR>  对于港澳台地区,对于全球的华人,要因地制宜,尊重现实,妥善对待用字问题。<BR><BR>  对2006年10亿量级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真实文本语料库的统计显示:2006年度使用汉字9 231个,591字可覆盖语料的80%,958字可覆盖90%,2 377字可覆盖99%。2006年度使用词语2百多万条,专有名词占94.86%。12 207条高频词语可覆盖90%的语料,这些高频词语用字2 663个,二字词语占绝大多数,三字以内词语占高频词语的97.25%。<BR><BR>  字母词语已成为汉语不可缺少组成部分,「VS、NBA、GDP、AC、IT、MP3、QQ、AMD、DVD、CEO」等2006年已进入前5000高频词语。字母词语多数为专业用语,来自新科技的引进,少数是群众的新创造,如:「PK、MM」。<BR><BR>  网络是新生的媒体,不同于纸面传媒。对网络用字,也要进行研究。过好现代语文生活的能力,就是当代人需要的语文能力,其中就包括使用好网络、使用好汉语拼音、认识繁体字等。<BR><BR>  <B>5.处理好濒危语言的保护问题</B><BR>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语言、方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语言、方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BR><BR>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小语言、小方言正在急剧萎缩甚至消亡。全面科学地描写、展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传统面貌,及时记录和保存语言、方言(尤其是那些弱势甚至濒危的语言、方言)资料,抢救、保护民族语言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国症苦和学术界一项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国际关注的热点之一。<BR><BR>  语言一旦丧失,就不可能再找回来。一个民族富强了,发展了,但如果语言失掉了,文化失落了,实际上等于这个民族消失了。 <BR><BR>  要使语言不濒危,必须要有使用的空间。我们在认识语言是一种人类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国家语言和方言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濒危的语言与方言。注意总结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历史成果,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努力学习和研究现代汉语的人,都要面对我国语言、方言的现实,提倡务实学风,支持和参加对本土语言的田野调查,支持和参加对社会各领域语言生活的调查研究,积极为保护和发展中国语言作出贡献。<BR><BR>  <B>6.正确处理汉语教育和外语学习的关系</B><BR>  学习外语是现代人的一个语文素质,是人的语言权利。外语也是国家需要的语言资源。现代人要成为既会母语又懂外语的「双语人」。 我们要在尊重母语的前提下加强外语学习。<BR><BR>  英语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国际上的通用语。世界上的科技文化著作论文绝大多数是用英文写成,世界性的经济或学术会议都使用英语。当世界上四分之三的邮件用英语书写,三分之二的科学家能读懂英文资料的时候,英语更像是一个数据库或图书馆。我国要在国际上学得和交流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要阅读和讨论大量的国际上的新文献,自如地运用英语获取信息,我们还要把我国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建树很快地传播开去,让世界各国更多的人了解。总之,我们国家要富强,我们国家要改革开放,我们应该学好和用好英语。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从我国发达富强的长远利益作世纪性高瞻远瞩和考虑问题。在一个国际性的社会里生活的人,学会双语或多语是正常现象,多语能力对提高一个人的智力和学习工作的适应能力,只有好处。多语完全可以在社会CCP存通用和谐相处。对于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学习外语可以运用语言的对比增进对汉语和世界语言的认识。<BR>  外语包括各种语种,要做好国内外语语种的发展规划。除了英语之外,许多外语种对于国家的发展、个人的成长也很重要。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定要求人人学好外语,外语不是人人都能学好的,不要把外语水平作为衡量人发展的指标,更不能学了外语而减弱母语的学习。<BR><BR>  <B>7.努力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的语言权利,营造「多语多言」的和谐语言生活</B><BR>  除了解决学习使用中的语言问题和把语言当作资源以外,我们还要关注和考虑个人和社团的语言权利问题。过去,我们已经在一些法律和文件中规定了「各民族语言平等,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北京语音是普通话的标准音,北方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的地位,但是还没有规定其他方言、繁体字、外国语在中国的法定地位。我们要在语言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功能规划,规划各功能层次的语言作用,或者说是规划各种语言(包括文字)及其变体在各功能层次的价值与作用。<BR><BR>  应当研究现实语言生活的状况,用法律法规来规划汉语方言的地位,规划在中国使用的外国语的地位,以使我国语言的地位规划更加完善。<BR><BR>  我们要树立科学的语言发展观,要提倡「多言多语」生活,科学处理语言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语言多样性是世界语言生活的特点,维护和实现个人的语言自由和民族的语言平等,应当成为人类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指各国或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共处与繁荣,也包括同一种族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语言文化的互相认可和共处。<BR><BR>  建立和谐的语言生活,首先要对语言多样性有充分的认识,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要尊重各种方言,包括尊重繁体字等历史上的文字,因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做文化的守护者,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继承下来,弘扬起来。通过尊重、保存、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真正达到对包括少数民族、各种方言使用者在内的群体的尊重。目前我们国家通过外语学习和推广普通话,在解决沟通方面有了很大成就,但是如何进行民族语言和方言的保护,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对此我们必须重视,必须进行研究,而不能像西方一些国家那样,在工业化进程中导致很多语言与方言的消失,给人类留下了不可弥补的过失。<BR><BR>  根据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理念,我们要对语言功能作出系统而科学的规划,如考虑到语言交际的通用性与正式性的问题,承载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问题,语言情感问题,语言知识传播的问题,理想化和现实性的问题等。通过语言的功能规划,使各种语言及其方言各安其位,各得其用,各展其长,将维护语言的多样性化为行动落到实处。<BR><BR>  一种语言,不仅有其地域上的变体,还必有社会的各种变体。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体已经日益发挥其重要的功能。必须关注各个社会领域的语言生活,要研究各社会领域的语言问题,发展「领域语言学」。<BR><BR>  <B>8.发展词典事业</B><BR>  辞书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在编纂词典的理念上,坚持说法和写法只有「对」和「错」之别,没有中间状态,严格遵照规定的说法和写法是对的,不遵照规定的说法和写法是错的,这就是「规定主义」。在「规定主义者」眼中,规范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遵守,语言的变化因为要突破规范,所以总是朝坏里变,语言的变化就是语言的衰败和退化,他们以遏制语言的变化为己任。<BR><BR>  「描写主义」则更多地关注浯言的事实而不是规定标准,认为对语言事实加以评判是做不到的,阻遏语言的变化是徒劳的,认为语言只有变化,没有什么退化、进化之说。「描写主义」是对词典编纂观念的更新。「描写主义」的词典编撰者在编撰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用偏重描写的「实用性」取代了「纯正性」。<BR><BR>  反顾17世纪以来的词典编纂史,「规定主义」已经是一个相对陈旧的观念,词典编纂的发展趋势是从规定性转向描写性,从强制性规范转向指导性规范。<BR><BR>  词典编撰者的观念更新主要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因为事实证明规范性是相对的,而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是绝对的;二是社会的发展总的趋势是越来越走向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化和平民化,而不是走向单元化和精英化。<BR><BR>  词典编纂的规范,应该在严格的「规定」和纯粹「描写」之间,那就是指导性的规范,适度的规范。词典的编纂的描写,一是要忠实记录民间约定俗成的词语及其意义和用法,二是要不断反映新词语,吐故纳新。<BR><BR>  在编写的方法上:一是用现代化的编纂手段,二是要超越纸质辞书,向电子化、多媒体的方向发展。<BR><BR>  构建好和谐的语言生活,我们还要努力沟通中国海峡两岸语言生活,处理好世界各地华人社区的语言交往问题,处理好汉语的国际传播同国内语言文字工作的关系,充分发挥现代汉语在国家和平发展和走向世界中的作用。<BR>.</SPAN></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对方言、网言、字词、繁字等内容写入我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