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 發表於 2008-8-7 03:25:42

七月初七[转]广州乞巧民俗的考察与研究

<P align=left><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ace=PMingLiU><STRONG>作者:张慧孜</STRONG></FONT></P><WBR>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 乞巧节,即七夕,在广州亦称作「七姐诞」。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人们便在凡间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和节庆活动,女性向织女乞求巧智,以求得美满得婚姻,故七夕亦称作乞巧节。</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宋人刘克庄诗语:「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粵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诗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时候广州人过乞巧节地隆重和热闹情景。时光荏苒,现今广州人过乞巧节的盛况已今非昔比。为弘扬传统文化,广州市天河区政府于1998年大规模公开恢复这一民间文化传统,至今基本上重现昔日风光。但在风光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忧患。如何保护与传承,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P>
<P align=left><B>一.乞巧节的由来与乞巧祭拜的心理动机</B></P>
<P align=left>(一)乞巧节的由来与形成</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乞巧节即七夕,但七夕远比乞巧节形成得早。明代罗颀《物源》说:「楚怀王初置七夕」。<SUP></SUP>而七夕的风俗与我们现在的乞巧风俗却大相庭径。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七日,遂作由及磨具,是日夜,可合蓝丸及蜀漆丸,曝晒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晋书》:「七月七日,北阮盛果衣服,皆绵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而耳’。」南朝刘艺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龙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SUP></SUP>各种古籍可见,魏晋之前的七夕只有晒书晒衣之俗,没有崇拜天上牛郎织女的祭祀活动,也没有乞巧的风俗,甚至与牛郎织女的故事丝毫没有联系。</P>
<P align=left>最初有关牛郎织女的记载,于《诗经》:「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中日七裹。虽有七囊,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中的牵牛织女只是人们为比兴而对两颗星辰的人性化,是人们的想象,牵牛跟织女没有任何感情上的纠葛。直到东汉,才有提及牛女的感情纠葛的文章。《风俗演义》写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魏曹植《九咏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还有后来的《迢迢牵牛星》,秦观的《鹊桥仙》……最初由《诗经》对两颗星辰的人格化想象,不断给历代文人予以想象发挥的空间,于是在历代文人的渲染、加工之下,在民间集体的创作累积之中,牛郎织女故事细节的逐渐丰满,故事日渐完整,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传说。</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而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直接影响到民间的节俗。南朝《荆楚岁时记》首先记载了七夕乞巧的情况:「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家妇女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SUP></SUP> 后周《开天遗事》「明皇与贵妃七夕宴华清宫,列酒果于庭,求恩于牛女星。各提蜘蛛,闭小盒中,主晓,以丝网稀密为巧侯。至今仕女效之……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天……嫔妃以九孔针,五色针向月穿之……」宋代《梦梁录》、《梦华录》均有对七夕乞巧加以记载。往后每年七月初七,妇女便以牛郎织女的相会之期为契机,举行各种各样的祭拜活动以乞巧。</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由此可见,可以说先有七夕,后有牛女传说,最后形成七夕乞巧。但前文所引述记载的,是古时中原地区的乞巧风俗,与岭南无关,更不用说广州乞巧的由来。那么广州乞巧、乃至岭南乞巧风俗又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古时作为百越之地的岭南,在每年七月初七盛行乞巧,这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大迁徙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秦始皇发卒五十万戍五岭;汉武帝遣十万大军南征并留守岭南九郡;北宋高宗南逃,隆佑太后与部分皇室散落珠三角;南宋末年大批中原移民逃难于珠三角……在民族迁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也把中原文化传播到岭南,包括了中原的乞巧节。在长年累月与百越文化交流当中,乞巧节在岭南的土壤里扎根,最终形成了岭南特色的乞巧节俗。</P>
<P align=left>(二)乞巧拜祭的心理动机</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乞巧,顾名思义「乞求巧智」,妇女们向天上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赐予巧妙的手艺。广州市市长朱光《广州好》词曰:「广州好,乞巧乞姻缘。巧艺年年祈夙愿,钟情红粉总堪怜。今日得团圆。」一语道破乞巧节妇女内在的心理动机——乞求姻缘,乞求美好的婚姻。但笔者认为,归根到底,这是妇女们乞求美满幸福的人生所作出的行为。</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乞巧节形成于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封建的社会中,当时社会的封建使女子地位低下,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把女性由里到外剥削得无比畸形。社会上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规条,因此女子不需要聪明才智,不需要伶牙俐齿,她们只需要心灵手巧、三从四德、把持家务、相夫教子。因此一个女子拥有一双巧手,不仅是家庭当中的荣耀,同时可以受到邻里的称赞,更加是寻觅如意郎君的最基本的条件——心灵手巧,便容易受到男子青睐。但是拥有一双巧手不能与美满婚姻划上等号,拥有美满婚姻的另外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够帮助夫家繁衍后代。因此乞巧节当天,女孩们乞求巧手,祈求得到如意郎君;已婚妇女乞求得子,乞求儿孙满堂,为求婚姻的美满,家庭的巩固。拥有美满家庭生活的妇女便乞富乞寿。就如《玉祝宝典·七月孟秋》所记:「七月俗重是日,……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SUP></SUP>于是拥有一双巧手,能够为丈夫添丁,为家族开枝散叶,妇女在夫家受到尊重,同时能巩固她在夫家的地位,这时妇女的婚姻才被认为是最圆满,最美好。</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而封建社会当总,婚姻的圆满就是人生的圆满。在封建的高压统治下,女性对自身的婚姻根本没有自主权,出嫁之后命运便完全掌握在丈夫手中。因此生育与手巧衡量着这位女子在夫家的待遇,她的待遇则直接影响着她的一生。俗语说「母凭子贵」,能够生育出男孩当然好,能够生更多的男孩更加会受到丈夫的尊重。但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假若不能生育出孩子,或者只能生出女儿的女子,必定受到丈夫的冷落,世俗所嫌弃,根本不能过上幸福生活,又何来美满的人生呢?</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在女性地位缺失的封建社会当中,能有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似乎是社会的进步。但这不过是男尊女卑思想下的产物,脱去其光鲜的外衣,内在不过隐藏着把女性作为生育工具的腐朽思想。乞巧、祈姻缘、求子的心理,潜移默化在每一位妇女的心中。觅巧手,寻夫君,求子嗣,她们没有意识到这是男权社会附加在她们身上的枷锁,没有意识到这是为自己的人生祈求,但正是这样种种现象的综合,说明乞巧最本质,最内在的心理动机,是妇女们求得美好人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与向往。妇女们通过乞巧拜祭,手工艺品献给织女,表现出广大妇女对人生的期盼,对生命的探究和内在心灵「向美」的追求。</P>
<P align=left><B>二.广州乞巧节特色</B></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位于中国南方的广州,古时为百越之地,经过长年累月的民族迁徙融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拥有独特的民俗。乞巧节习俗之独特,使广州乞巧拥有享誉中外的美好名声。</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广州被誉为花城,亦称作穗城,因此乞巧节当中必定与花跟穗(或者五谷)有着关联。据《广州岁时记》记载:「七月初七日,俗传牛女相会之期,一般待字女郎,联集为七巧会。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等,极钩心斗角之妙。」《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成为花艇。……信此日为‘仙女沐浴日’。」<SUP></SUP></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解放前,广州乞巧节之隆重,在节日来临之前便可被乞巧的气氛所感染。大概在农历四五月,姑娘们预先准备好上述的乞巧玩品,制作各种模型。节日来到之前,将禾苗和绿豆放在小盒里面浸泡,使之发芽,待芽苗长到二寸多长时,用于拜神,这小豆苗被称作「拜仙禾」、「拜神菜」。七夕当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带上新首饰,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瓜果以及脂粉等拜访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一盏油灯当值在仙禾或仙菜中间。当一切都安排稳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作「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姑娘们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还邀请邻里中相识或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祭,观赏巧艺与玩具。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若一次能穿过七枚针孔着被称作「得巧」,穿不过着则「输巧」。而后姑娘们便焚烧纸制的梳妆盒,里面装有纸制的衣服、鞋子、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以献给七仙女。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供姑娘们互相传方和参观。八仙台亦称作「摆七娘」或「贡案」。「摆七娘」上贡品摆放位置极其讲究:传统工艺放于台中间位置,包括拜仙禾、拜仙菜,五谷粘制的「斋塔」,三注芝麻梅花香,村庄的牌坊模型,鹊桥模型,牛郎织女和七仙女模型由前往后依次排列,最后挂上神圣的七娘盘和七娘衣(共九件衣服,其中一套男衣献给牛郎,八套女衣献给七姑八姐,相传七夕织女与牛郎相会,由八姐下凡代替织女接收贡品,故共九件七娘衣)。「摆七娘」的左右居后的位置拜访用泡沫珠片粘制的瓜果,用腊水溶制的梅花,用通草、色纸、芝麻、绿豆、米粒、瓜子壳、银杏壳粘制的花朵和泡沫制作的农舍宫室等等。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则相互赠送,以示友情。</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广州的七夕拜仙,还有一个特别之处,一般已婚女子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鸡蛋、酸姜等,还要加上梨子,表示与姑娘离别之意。<SUP></SUP></P>
<P align=left>爱国将领潘文治诗《七夕吟》:「琳琅光夺目,环佩响叮当。巧手纤纤绣,秋波顾盼长。」道出广州乞巧风俗当中最独特的风景线——手工艺品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制作细心认真和巧妙,这是属于广州人的自豪。</P>
<P align=left><B>三.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现状</B></P>
<P align=left>(一)乞巧节现状的不足</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乞巧的盛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在广州市内逐渐淡化,几十年来只在周边地区一些村落延续。有见及此,广州市天河区政府于1998年大规模公开恢复这一民间文化传统,经过十年的打造,基本上重现昔日风光。2007年。广州市天河区政府举行了第三届广州乞巧文化节,成功使乞巧节再一次走进广州市民的生活当中,但热闹繁华的乞巧节背后,存在着更多令人担忧的隐患。</P>
<P align=left>1.文化断层,传承青黄不接。</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自从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五千年的封建帝制后,中国传统农历历法亦随之废除,依靠农历纪年的中国传统节日随着年月的逝去,逐渐在民众意识中消逝。新的公历纪年法使民众(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历的印象越来越浅淡,以致除非在一些很特殊场合,人们几乎忘记农历的存在。<SUP></SUP>国民政府新建立的官方节日体系,把除春节之外的传统节日——如乞巧节——流放到草野间。长期被排挤在官方节日体系之外的乞巧节,地位显然无法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相比,也丧失了走向兴盛的一个重要动力。文革十年,「破四旧,立四新」,所有传统活动均被套上封建迷信色彩,七夕的祭拜也被禁止。在疯狂年月的摧残下,乞巧节的传承逝去了连续性。今天过乞巧节,只有农村里中老年妇人积极主动地筹备,参与制作,而乞巧节手工艺品制作的主体,已是头发斑白,年事已高的老人,而不是当年的青春少艾的女孩,当一位又一位的民间老艺人的离世,不单纯代表乞巧手工艺制作个体的消失,同时,他们带着乞巧民俗文化消逝于现代社会当中。将近一个世纪的过分排斥、批判,使乞巧文化在传承上遭到沉重打击,传承上断层、乞巧活动失去前进动力,成为明日黄花。</P>
<P align=left>2.乞巧活动原生态毁灭</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乞巧活动之所以成为明日黄花,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乞巧原生态的毁灭。乞巧文化乃农耕文明的产物,内在蕴含男耕女织的生活理想。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不断加快经济建设,城市化进程亦大大加快步伐。乞巧原生态村落、艺人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以及生活方式经过城市化的洗礼几乎荡然无存,「摆七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发生了根本性的突变<SUP></SUP>——祠堂灭失、耕地减少,乞巧节的活动空间大大缩少。同时农耕文化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减少了对人们的影响力。城市化的兴起、寸土赤金的广州,人们也没有必须空间在高楼大厦中泡拜仙禾、摆七娘;快餐式的生活,也让人无法腾出更多时间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原生态的毁灭,使乞巧节再受到更深一层的打击。</P>
<P align=left>3.节日信仰的消亡与文化功能的减退</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乞巧节在各种外在打击之下,已经走到近乎死亡的边缘,但乞巧节内在的、最根本最致命的缺点,在于节日信仰的小忙和文化功能的减退。一个民俗节日的形成,需要民众形成了集体无意识,依靠民众的信仰所支撑;一个民俗节日得以发展,需要满足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都一以贯之的人性需求功能。而乞巧节的信仰支持,偏偏是男耕女织的理想生活,乞求巧智的心理动机。但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男耕女织已经不再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和理想;科技发达的现在,七夕当天向两颗天体乞巧夙愿也成为无稽之谈。再者,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地位的提高让女性认识到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乞巧节内在所蕴含的乞求巧智求姻缘的文化功能不再满足现代社会女性的需求。传统的乞巧信仰已经被当今社会所遗弃,乞巧节文化功能亦消退得只剩下一个概念,乞巧节存在的根基已经受到动摇。</P>
<P align=left>(二)乞巧节的潜力</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尽管乞巧节在广州本地,甚至在中国国内处于劣势,种种弊端表明乞巧节似乎失去了前进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消亡。但是经过广州政府十年来的重视和支持,今天的盛况也表明乞巧节也能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凭借广州在地理上的优势,也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广州处于中国南方,古时候已是向外交流的重要交通枢纽。广州黄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在历代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清代,是外经济交往唯一开放的关口。广州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便是传扬乞巧文化的优势。民俗具有传承性和播布性的特点,其中播布性在和平环境当中表现为「关注-采借-置入-传播」的线型模式。如2005、2006连续举办广州乞巧文化节迎来了30万参观人次,其中不少为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乞巧节携同乞巧文化,通过乞巧文化节使海外侨胞关注,以侨胞为载体,通过「采借——置入」的方式,传播到东南亚,或者更远的地方。利用广州天然有利的地理位置,向外推广,让乞巧节走到国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关注乞巧节,让海外华人也过上乞巧节,从而激起人们制作乞巧工艺品的兴趣,培养更多乞巧工艺的接班人,至少可以让乞巧节在工艺品制作传承上得到延续,乞巧节在民间的生存多一分力量。</P>
<P align=left><B>四.乞巧节传承的方法</B></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乞巧民俗事像,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的一种审美观念,带来了中国四大传统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传说。如此珍贵的乞巧文化,我们必须加以保护,这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P>
<P align=left>(一)明确定位,切实可行</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由于信仰的消亡与文化功能萎缩,乞巧节逐渐走向衰亡,不符合社会人性功能的乞巧文化也开始遭到社会的遗弃。要拯救珍贵的乞巧节和乞巧文化,首先必须给乞巧节重新定位,重整乞巧节的功能和信仰。正其名,言则顺,则事必举。一个民间节日的形成,不外乎纪念、祝颂、风情、娱乐,既然在广州以及珠三角一代乞巧节亦被称作「七姐诞」,笔者认为,重新将七夕的重点放在「诞」字上,将纪念七仙女的诞辰作为七夕乞巧的新方向,就如农历四月初八的佛诞,公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圣诞节,把重祝颂的七夕转变为重娱乐功能的七姐诞,以乞巧祭祀七仙女中添加更多的娱乐因素,届时以拜祭七姐为纪念,制作精美工艺品作为娱乐,纪念与娱乐功能像合一,让喜爱娱乐欢庆的民众,尤其是让孩子从小浸润在七姐诞的欢乐当中,言传身教,让七夕乞巧带来薪火相传的可动性。</P>
<P align=left>(二)政府倡导,扶持老艺人,培养传承人</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明确定位之后,进一步确定乞巧民俗文化在传承的具体做法。在拯救乞巧节的过程当中,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扶持是必须的。让乞巧节重生,最重要的是培养传承人。要让乞巧文化活在民众生活中,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午,扎根在民间,生生不息。首先积极扶持乞巧老艺人向新一代年轻艺人的传承。政府必须投入资金,建立乞巧艺人经济保护机制,确保民间艺人在研究开发和传承上的经济来源,保障民间艺人传承的必要开资;建立乞巧艺人激励机制,对能够带徒传艺的艺人,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不仅是对艺人自身的艺术家住的肯定,更重要是起向导作用,体现政府保护乞巧节的鲜明态度,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SUP></SUP>在老艺人把毕生所学传授到新一代人的同时,政府还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把乞巧文化带进学校课堂,编写有关乞巧文化的教材,把乞巧艺术融入教学当中。广州珠村小学在教学传承上已经作出丰富成果:但笔者认为仅仅在珠村小学课堂当中应用是不够的。在培养学生对乞巧兴趣之余,必须将乞巧文化全面融入到市区其他学校,提高乞巧节各普及度。此外,必须纠正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一个民俗的消逝或更替,处理社会的发展和民俗心理的变迁之外,就民俗本身而言,就取决于它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具体可感事像是否能激发人们不同的审美机能。<SUP></SUP>因此必须转换主体意识的修养,注重客观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转换,让学生们认为传统是美,而不是土。让民众认为乞巧为善为美,把乞巧文化当作一种理想去追求,让学生成人自立以后继续以乞巧工艺制作为职业。因此,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P>
<P align=left>(三)建立民俗展览馆,推广民俗普及读物,增强民俗保护意识</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让乞巧节重新在民众心中扎根,另外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建立民俗博物馆,推广普及读物,从而增强我国民众对民俗的认识和民俗保护意识。2005年中韩争夺「端午祭」、川剧「变脸」濒临灭绝等情况看来,我国广大人民不但没有正确认识到我国民俗的由来风俗以及内在蕴含,更加缺少对民俗的保护意识。借鉴「端午祭」和「变脸」的教训,我们应当为我们的乞巧节建立博物馆,向市民免费派发普及读物。展览馆里运用先进的电脑技术还原旧时乞巧的风采,展示今天乞巧的盛况;普及读物不但向市民介绍我国乞巧节的由来、传说、各地风俗习惯,也介绍中国乞巧与日本七夕的分别,以免再次出现中韩争夺「端午祭」的闹剧。展览馆和普及读物的最终目的,是提醒人们需要保护我们珍贵民俗,不能等到乞巧民俗面临灭绝的时候才被动作出补救措施,不能等到乞巧真正灭亡之时才作出慨叹。</P>
<P align=left>(四)商业运作促进乞巧文化重生</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商业的运作,在处处商机展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也能使乞巧节的重生获得一条出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注册相关「乞巧」文化品牌商标,利用商业运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运用所得资金培养传承人、建立展览馆和编写普及读物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资和保护互相结合,双管齐下,让乞巧节发展多一份动力。同时,在乞巧节来临之际,各大小商家也运用乞巧节的盛况,作出各种各样以乞巧为名义的销售活动,又提醒着市民乞巧节的到来。不管这种做法对乞巧节的保护和传承是否带来好处,但在某程度上唤醒乞巧节在民众心中的记忆,大大增加乞巧节的「知名度」。</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但必须注意的是,政府的扶持,商业的打造,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太仓促。太仓促「打造」和「炒作」,让「城中村」的节日走进现代化都市,很可能使民俗意义被世俗的娱乐功能所淹没,甚至蜕变成纯粹商业化的「伪民俗」。我们需要的是让乞巧文化真正复活,需要市民真正认识我们的乞巧,而不是在市中心、大广场里面的一个纯粹的工艺摆设,不是在商业外衣之下的一个「空壳乞巧」。</P>
<P align=left><B>五.意义与展望</B></P>
<P align=left>(一)传承乞巧民俗文化的意义</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传承乞巧文化,不是我们一代人能完成的任务,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乞巧文化的传承,对于社会、人文素质、精神面貌、经济等各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1.「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同时,民俗文化还是一种技能,它具有可操作性、可生成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SUP></SUP>。乞巧工艺制作作为一种即能,可以创造文化品牌,城市品牌,从而在深层意义上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广州天河珠村在2005至2007年连续举办的三届全市性「广州乞巧文化节」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直接使广州天河珠村成为广州市的文化品牌,并受到全国高度关注,而且对东南亚产生一定影响,珠村亦因此被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所以,将乞巧节重新包装,推出市场,与旅游相结合为民俗旅游,吸引游客参观,在文化交流的同时,为广州创造经济效益。</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2.培养集体意识,发扬合作精神。每年的乞巧,各家各户的姑娘们便开始为乞巧节紧张张罗,为制作一台台精美的乞巧贡案,三个一群五个一组互相协作,充分表现集体合作意识。只有一人的力量,绝对不能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乞巧贡品。</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3.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民众素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发展」。传承乞巧民俗文化。使人们亲身参与其中,融入节庆当中,丰富了现代人千篇一律的生活。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灌输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制作乞巧工艺品时能够陶冶性情,专心、细心的工作态度应用到生活中各方面;七夕的爱情观念能提高现代人的爱情道德。年月累积,便铸造了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在更深层意义上提高民总的思想文化素质。</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4.激发创新思维。任何事物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必定遭到社会的淘汰。尤其对于自古沿袭下来的乞巧节,要重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更加必须加以改变。在发掘整理乞巧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致力于改革传统,推陈出新,使其不断至于完美。传承乞巧文化加以创新思维,保持固有美好内涵之外,在外在形式上添加现代化倾向,以适合时代巨轮的前进。「摆七姐」的制作添加点现代气息,例如制作微型现代化家具、房屋。创新的思维让传统与时俱进,做到在传承上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P>
<P align=left>(二)乞巧节的未来展望</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由七夕演变而来的乞巧民俗,经过时代的洗礼,由古时候的盛行,近现代的衰败,到今天的基本恢复古时状况,在传承上久经波折,最终需要重新寻觅一条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生存之道。拯救乞巧民俗,不仅成为民俗学者的研究重点,也是全社会民众所关心的话题。我们不但要珍惜宝贵的传统文化,亦要在珍惜当中,亲身参与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P>
<P align=left>&nbsp;<WBR>&nbsp;<WBR>&nbsp;<WBR> 展望未来,乞巧节能真正复活,就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不再需要政府的向导,老百姓自己感到乞巧节来临的气氛,让老百姓主动筹办乞巧节,风雨不改地庆祝乞巧节。同时也展望乞巧节能成功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外国的朋友也热闹地过上乞巧节。</P>
<P align=left>&nbsp;<WBR></P>
<P align=center><B>参考文献</B></P>
<P align=left>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0,120.</P>
<P align=left>李莹,七夕节考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6):97-99</P>
<P align=left> ]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上海可以教育出版社,1990,121.</P>
<P align=left>王天鹏,七夕节的民俗文化阐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5--29</P>
<P align=left>刘志文,广州民俗,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10</P>
<P align=left> 刘志文,广州民俗,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187</P>
<P align=left>张勃,以重构求生存——关于七夕节命运的思考,民间文化论坛,2004:74-80</P>
<P align=left>杨静,从珠村乞巧节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神州民俗,2007(8):49—52</P>
<P align=left> 杨静,从珠村乞巧节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神州民俗,2007(8):49—52</P>
<P align=left>叶春生,岭南民间文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9.</P>
<P align=left>&nbsp;<WBR>叶春生,活化民俗遗产,使其永保于民间,民间文化论坛,2004,84-86</P>

外外星人 發表於 2008-8-7 03:51:39

作者系边度人?

飛鳥 發表於 2008-8-7 12:00:48

唔系太清楚&nbsp; 似乎系潮汕个边

momoko727 發表於 2008-10-13 17:29:55

好肯定回答你,系土生土长不折不扣广州人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月初七[转]广州乞巧民俗的考察与研究